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题目(一) 练习使用显微镜 课 时
年 级 七年级上册 版 本 人教版
【学习目标】 1.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 2.学会并规范使用显微镜。 3.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 【重点难点】 1.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难点:理解显微镜成像规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除病毒外,细胞都是由病毒构成的。细胞的大小通常用微米来表示。 1微米=0.001毫米。 细菌细胞大小约为1-2微米,动植物细胞大小约为20-30微米。 人的肉眼分辨率只有0.2毫米。 提问:那么细胞这么小,不能用肉眼观察到,请问我们该如何去观察细胞呢,观察细胞会用到哪种仪器? 学生回答:显微镜。 二、新课教学 1.显微镜的类型: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2.显微镜的结构:介绍显微镜主要有两部分构成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 机械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筒、倾斜关节、转换器、载物台) 显微镜 光学部分(目镜、物镜、遮光器、反光镜) 结合PPT内容分别讲授光学部分的每个结构以及对应在显微镜的哪个位置。 ①目镜:放大物象,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5×, 10×, 16×)。 ②物镜:放大物象,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10×,40×,100×)。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结合PPT内容分别讲授机械部分的每个结构以及对应在显微镜的哪个位置。 ①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大幅度升降。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②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小幅度升降。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③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连接转换器,把目镜和物镜聚合起来 ④镜座:稳定和支撑镜身。 ⑤镜臂:握镜部位。 ⑥镜柱:支撑载物台和镜臂。 结合PPT内容分别讲授照明部分的每个结构以及对应在显微镜的哪个位置。 ①遮光器:其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可调节光线的强弱 ②反光镜:反射光线。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活动:小组讨论,简述如何区分目镜与物镜,低倍镜与高倍镜的区别,完成表格填写。(PPT展示表格) 阅读教材,回答低倍镜的使用步骤,同时想一想低倍镜到高倍镜怎样转换。 低倍镜的使用:取镜→安放→ 对光 →压片→调焦 →观察。 提问:①如何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物体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②如何将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使用转换器转过高倍物镜 ) ③如何调节视野的清晰度?(使用细准焦螺旋来调焦)。 讲解显微镜成像的特点(倒立放大的虚像)。 作业布置 复习显微镜的结构以及使用规范。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