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案教学目标1.说出传染病的病因,区分常见的传染病与非传染病;2.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3.说明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4.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5.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意识。6.注重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7.树立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尊重他人。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说明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教学难点】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说明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教法:问题引导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学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述说有关新冠肺炎的内容,回忆新冠肺炎的感受 听讲 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学习传染病知识的热情。讲授新课: 什么是传染病 1.出示“近视”和“结膜炎”图片对比分析两者的相同点和区别。 2.【学生活动】展示相应表格,请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下面哪些疾病属于传染病。 根据生活经验自查与判断。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很容易进入学习本节课的状态【提出问题】传染病和非传染病有什么区别呢? 尝试回答二者之间的区别。举例说明几种传染病的病因,引导学生归类病原体 尝试归类 明确病原体的种类【讲解】传染病。 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思考、回答 明确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视屏播放】播放传染病相关视屏 【提出问题】该视频中的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呢? 【资料分析】流行性感冒和甲肝的传播环节 【总结归纳】传染病的传播需要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师生互动】与学生一起参与完成小游戏“新冠病毒”的传播,让学生加强学生对于三个传播环节的理解 思考、回答 分析资料,总结归纳 通过小游戏加强学生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理解、区分三个环节【教师总结】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相关概念 重点区别:病原体和传染源的不同 阅读资料进行判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实例分析】以“班中三位同学患流感为例子”,让同学们分析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做好预防呢? 【师生总结】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环境消杀、勤洗手、戴口罩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加强体育锻炼等,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生活经验表达和交流。 提高学生卫生安全意识。理解、思考 归纳、总结总结 总结主要内容,梳理知识框架。 总结主要内容,梳理知识框架。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随堂练习 【例题讲解】讲解课堂练习。 完成随堂练习。 对主要内容进行考查,及时掌握学生情况。课后任务 【小组合作】调查当地常见的传染病 分工协作 提高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板书设计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染的疾病。2.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与流行性二、传染病的传染病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课后反思本节课首先以我们刚刚经历的新冠肺炎为例,通过我们的亲身感受引入本节课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传染病及、视屏、角色扮演,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从理性上掌握预防传染病的知识。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给学生探讨交流的时间较少,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