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初中生物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1
授课地点:学校
授课类型:新授课
1、内容分析:
本节《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生物圈是生态系统,二是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关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材首先通过资料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河流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相互关联,接着从不同生态系统在地域上的相互关联,生物跨越不同的生态系统,非生物因素如大气、水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说明生物圈中的各类生态系 统实际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且要掌握的名词较多,好在同学们接受和知识的能力较强,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们寻找各名词之间的关系及联系,以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①说出生物圈的概念;②能区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③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④理解对照实验的作用和意义
能力目标:①搜集资料的能力;②训练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③用自己语言清晰表述;④小组式分工合作能力,提高探究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及其他网站媒体和课本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圈的奥秘,让学生产生思考,观看教学视频,看关于生物圈的图片,丰富对生物圈环境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的认识,知道自己也是生物圈中的一员,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保护生物圈;②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4、教学重点: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5、解决策略:
利用教材“想一想,议一议”中的素材,引发学生思考,初步引出概念——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6、教学难点:
让学生搜集和分析资料。
7、解决策略:
在学生搜集和分析资料时,教师应在一旁帮助引导学生。
8、信息化手段及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等信息化手段,呈现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利用电子设备、 教育软件等信息化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信息化手段及教学资源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个性化的教学资源,以及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教师和学生应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教学 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
9、教学方法:
讲授法、收集资料法、讨论法、阅读法、多媒体法相结合
10、教学策略:
对“生物圈范围”的学习,组织学生对生物圈的层次结构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弄清楚地球上的哪些地方有生物,然后认识到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本节的重点, 这对诠释“家”的含义很重要。通过教科书上的图片,再结合课前师生收集到的一些图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资料的处理能力。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认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目前人类只有生物圈一个家,我们应该爱护它,进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图片
★ 二、教学实施过程 ★
课前
1、教师布置课前预习内容(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学生开始课前预习
3、设计课前预习的设计意图/信息化手段:课前预习可增强学生听课的目的性, 提高听课效率。让学生初步了解要学习的新课内容, 听课时就有了针对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中
课程实施:
1、环节一(五分钟):
(1)教师导入:地球上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很多,分布也非常广泛。
教师提问: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有生命的存在吗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天空的最顶部,海洋的最底部,地球的最内部。
(3)设计环节一的设计意图/信息化手段:教师通过图片形象对比生物圈的大致范围,并引出“生物圈”的概念,通过与“生态系统”的概念进行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引出本节课主题。
2、环节二(15分钟):
(1)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并回答问题。学生阅读思考问题,并回答教师提问,教师及时纠正和总结。
(2)学生阅读书中26--29页内容思考问题:
a、生物圈的范围是什么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哪些部分
c、生态系统的种类包括哪些
d、每一种生态系统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3)设计环节二的设计意图/信息化手段:让学生自主的去阅读课本上的内容,获取信息,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老师在过程中给学生答疑解惑,这样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新知识。
3、环节三(15分钟):
(1)教师让学生分析课本30页上的阅读资料。
(2)学生讨论:
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些生态系统相关联?
每个小组按照顺序阐述出本小组探讨过后的观点。
(3)设计环节三的设计意图/信息化手段:我们学习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这一则材料让学生来分析讨论,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活跃起来,积极的参与讨论,这样也不会出现学生上课打瞌睡的情况。
4、环节四(10分钟):
(1)教师给学生布置三道巩固知识的习题,一个小组一个题。
(2)学生分为三个组,每个小组讨论过后派代表说出答案。
(3)设计环节四的设计意图/信息化手段:学完这一节课,让学生充分了解本堂课的内容,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
课后
课后拓展:
1、呼吁学生保护生物圈
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图片。
3、学生思考,讨论。
4、设计课后拓展的设计意图/信息化手段:生物圈不但是人类的家,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必须保护好生物圈,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