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表格式)(无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4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表格式)(无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资源简介

7.2.4《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的性别遗传》是八年级生物第七单元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学生在前三节中已经学习过“基因与性状”及“基因如何由亲代传给子代”并掌握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等到相关知识,这些都为学习本节中“男女染色体的差异”及“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垫定了基础。因此在本节课上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人性别的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再由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最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科学对待生男生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来体验性别决定的过程,学会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性别遗传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性别差异由性染色体决定。
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教学难点: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三、学生特征分析
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生男生女的奥秘又是一个十分敏感而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八年级的学生对此有浓厚的兴趣。学生以前学过人的生殖和发育以及生物的遗传知识,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会有帮助,根据学生的特点,本课适当安排学生活动,让他们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并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为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并结合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观察与思考过程中学习知识。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法、观察、讨论、分析法,逐渐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并通过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试探究学习带来的乐趣。
五、教具准备:
1、黑白棋子、纸盒子、导学案。
2、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宝宝的图片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提问:生男生女是怎么回事? 激发学习兴趣。 欣赏。思考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课(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组织学生参照整理后男女体细胞内染色体排序图,阅读课本 P39第二段完成导学案探究一有关男女染色的问题。 2、指导理解性染色体、常染色体概念。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合作完成,教师巡视并参与,答疑解难。 1、人的体细胞及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 2、性染色体的发现 3、性染色体、常染色体的概念; 4、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
(二)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先带领学生通过遗传图解分析“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2、再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完成课本p41的模拟实验进一步验证“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实验前教师要明确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部分教师巡视、观察、指导 3、让学生把实验结果统计到导学案的表格内 4、带领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总结 1、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人的性别决定3、画遗传图解 4、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5、人的性别决定不但与性染色体有关,也与基因有关。促进知识构建,锻炼学生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读书思考、理解 观察、讨论、交流。 实验、思考思考、分析填写 思考阅读、自学合作 交流回答
三、拓展与延伸 展示有关重男轻女的小视频正确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思考、议论、发言
板书设计: (一)、男女性染色体的表示 (二)、男女体细胞内染色体的表示 (三)、男女生殖细胞内染色体的表示 (四)、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练习: 1、人体细胞里,染色体共有 23对,被称为性染色体的一对是 ( ) A 、第一对 B、第十一对 C、第十三对 D、第二十三对 2、一对夫妇生出的儿子体内性染色体为( ) A、XX B、XY C、YY 3、人的性染色体存在于_______ A、体细胞中B、生殖细胞中C、受精卵中D、以上所有细胞中 4、女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 A、22条常染色体和 XX性染色体 B、22对常染色体和 XY性染色体 C、22条常染色体和 XY性染色体 D、22对常染色体和 XX性染色体 5、人的体细胞中,决定男女性别的染色体有多少?____ A、一条 B、一对 C、22对 D、23对 6、人的性别决定是在( ) A.胎儿出生时 B.胎儿发育时 C.形成受精卵时 D.受精卵分裂时 7、一个男子 Y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是( ) A.100% B.75% C.50% D.25% 8、人的外耳道多毛症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然后又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 A、X染色体 B、Y染色体 C、常染色体 D、细胞质 9、某夫妇第一胎生了个女孩,若允许他们再生第二胎的话,生男孩的几率是_____ A、100 % B、75% C、50% D、0 10、如果精子里所含的性染色体为 X染色体,那么它与卵细胞相融合后, 受精卵将会发育成( ) A、男孩 B、女孩 C、不能确定
《人的性别遗传》课后反思 《人的性别遗传》这一节课主要讲述了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并要求学生知道生男生女的原因,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教学内容不多,时间较充裕,可以穿插学生活动,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结论,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本节课我做了以下安排:首先,是从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其次,学生自主预习教材内容,并认真观察多媒体展示的“男女染色体排序图”的对比,完成导学案的学习提纲部分,再分小组讨论,明确男女染色体的区别。接着,小组成员用白棋子和黑棋子模拟探究实验,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从理论上了解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所以后代男、女的理论比例为 1:1。再通过一段小视频展现当今社会重男轻女的现象,让学生举出一些成功女性的例子,使他们明白女性也顶半边天,教育学生要摒弃重男轻女的思想,正确对待生男生女问题。这节课总体来说,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效果较好。一节课在观察、探究分析、模拟操作、尝试、交流合作等活动过程中,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也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