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排泄的途径有哪些。
2.通过阅读课本,观察图片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3.通过观察图片,对比分析资料,观看动画等方式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尿液形成和排出过程。
4.通过观看资料和图片,能够认识排尿的意义并确立爱护身体,保护身体的意识。关注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教学重难点:
学习人体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尿素、水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其中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排出和意义内容简单,尿的形成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分析尿液和血液成分的对比,动脉、静脉血管中血液的变化,既注重了知识的衔接。又启发学生联系实际,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播放健康运动相关的歌曲视频,引导学生放松的同时,自然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
2.课件展示人体呼吸、出汗、排尿三个图片导入人体内废物排出的三条途径的学习,进而突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
人体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
任务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下面问题:2.泌尿系统主要由哪些器官组成?它们各有什么功能?你认为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什么?组成功能
任务二:尿的形成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观察图片以及教师自制肾单位教具,认识肾单位结构。
活动二:资料分析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课本P74表格中的数据。
请分析讨论:
1、比较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有哪些不同?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有什么作用?
2.比较肾小囊中液体成分和尿液哪些不同?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3、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活动三:通过阅读课本,观看动画,尿的形成过程视频等并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自己说说尿液是怎样形成的?
任务三:排尿的过程和意义
活动一:学生阅读课本结合以下资料,了解排尿的过程和意义。人为什么要排尿呢?排尿是我们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一部分。我们每天都要吃食物、喝水来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在体内随着血液循环,最后到达人体器官——肾。肾就像是一个过滤器,把血液中无害的物质重新送回到血管中,把有害的物质和一部分水留下来,形成含氮量很高的液体,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尿。尿液会被储存到人体的膀胱中,积累到一定容量时,就会刺激大脑,人就要进行排尿了。
活动二:通过课件展示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的有关建议;肾衰竭患者的图片;血液透析的视频;肾脏移植等知识点引导学生认识排尿的意义并确立爱护身体,保护身体的意识。关注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进而关注生命,珍爱生命。
【链接生活】
请同学们根据尿常规化验结果中的指标来判断此人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说明肾脏哪些结构发生病变?
【构建知识网络】
1.我收获我快乐,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2.板书设计: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按照学习顺序把本节课知识框架板书在黑板上,学生此时把写有知识点的彩色卡纸粘贴在相应的位置,构建本节课知识网络。
评测练习
1.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
A.二氧化碳由呼气排出B.汗液的排出
C.粪便的排出D.尿液的排出
2.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起到过滤作用的结构是( )。
A.肾小球B.肾小球和肾小管C.肾小球和肾小囊D.肾小囊和肾小管
3.下列物质中,能过滤又能全部被重吸收的是( )。
A.水B.葡萄糖C.无机盐D.尿素
4.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中流出的液体分别是( )
A.血浆、原尿、尿B.血液、尿、原尿
C.血液、原尿、原尿D.血液、原尿、尿
5.人体排出尿液的正确顺序是()
A.肾脏→尿道→膀胱→输尿管B.肾脏→膀胱→尿道→输尿管
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D.膀胱→输尿管→肾脏→尿道
6、右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_;
②是_________;③的液体是_________
(2)图中的_________具有重吸收作用,它能将全部的_________吸收回血液。
(3)尿的形成过程可概括为肾的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作用。
课后反思
本节课设计时本着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在教法的设计上,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主动理解“尿的形成过程”这一重难点。本节课图片资料丰富,学生很好地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肾单位的结构,结合多媒体动画,视频等运用,掌握了尿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效果比较不错。但是,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如语言表达再精炼一些,驾驭课堂能力再强一些,导课的视频再精致一些等等,这些都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认真学习努力拼搏,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生物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