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免疫调节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免疫调节》我将按以下流程说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一、教材分析人教版现行教材中这节内容所在章的标题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将免疫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分开来讲,把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为人和高等动物的主要调节方式,免疫则不是。而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将免疫调节的概念加入到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强调了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共同构成了机体的调节网络。一方面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了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二、学情分析1、认知方面: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学过免疫与计划免疫,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了解免疫的功能。并且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对艾滋病、过敏反应以及预防接种也有所了解,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疾病的原理、免疫学原理的应用方面还了解太少,这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2、情感与态度方面: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学生普遍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学中正好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意识,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根据课程标准以及该节的具体内容,我分2个课时进行教学,这里只分析第1个课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以下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3.能力方面分析本节的具体内容结合所定的三维目标,我将本节的重点定为: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组成依据:免疫系统是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要理解掌握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就必须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对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初中生物虽然有所涉及,但不够具体,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有些概念模糊,比如只知道抗体是一种抵抗病原体的蛋白质,不知道抗体由什么细胞产生;有些知识不全面,比如只知道有淋巴细胞,不知道淋巴细胞有T细胞和B细胞之分,更不知道T细胞和B细胞从何而来。所以我把它定为第一个重点,第二个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依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发生在机体内的一个微观、抽象、复杂的过程,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只有突破了它,学生才能了解特异性免疫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五、教法学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只有让学生以主角的身份加入到教学活动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教法资料搜集法、成果展示法、讨论学习法学法1.通过资料搜集、讨论的形式了解艾滋病及其防治;2.以图解、问题串讲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好,接下来谈谈我的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本节内容多而复杂,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比较困难。可以以艾滋病问题为切入口,围绕艾滋病问题的讨论而逐步展开。在学习本节内容前一周,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艾滋病及其防治方面的资料,准备上课时进行交流和讨论。为了避免收集的资料过多重复,活动时可将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搜集有关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主要病症及其危害等方面的资料,第二组生活在塑料泡泡中的男孩视频。(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导入层面上,我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温家宝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与艾滋病讨论会并发表讲话,这是9月22号温总理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与艾滋病讨论会上的一段讲话。在讲话中总理说艾滋病是我们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而我们又对艾滋病了解多少呢?接着展示资料搜集的成果。通过成果展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根据艾滋病资料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行讨论:(1) 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主要病症及其危害。(2) 目前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3) 艾滋病传播有哪些途径?(4) 我们应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面对艾滋病,我们能够做些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揭示艾滋病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导入对“免疫系统的组成”的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35-p36这一部分内容,目标指向就是“免疫系统的组成”,好,看完书过后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免疫器官?它包括哪些器官?(2)什么是免疫细胞?包括哪些细胞?它们有什么不同?(3)什么是免疫活性物质?包括哪些?老师在此可做适当的讲解和知识补充,为学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作基础。比如前面在教学重点中谈到的T细胞和B细胞从何而来?学生可能并不知道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有淋巴结、淋巴管、淋巴细胞的关系有些学生也不清楚。可打个比方:把淋巴结比作长城上的烽火台,驻扎着许多士兵,长城就像淋巴管,在长城上行走的士兵就相当于淋巴里的成分(白细胞等)。通过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有一种感性上的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关于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初中生物教材有详细的介绍,知识较浅显,这里只作简单回顾。第二个板块,难点——体液免疫的过程,我是这样处理的:1.先请学生阅读教材p37关于体液免疫的内容和图2-15,课件展示阅读提纲,提出思考:(1)什么是抗原?大多数抗原进入内环境后首先被什么细胞处理?(2)抗体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是如何起作用的?(3)最后一起归纳体液免疫的过程。引导学生联想注射疫苗的生活经验,思考记忆细胞引起的二次免疫有什么特点?2.请同学们用流程图的形式画出体液免疫的过程,然后相互交流。3.把构建较好的图片进行投影展示,并请相应的学生代表进行解说。4.演示多媒体:动态演示体液免疫的过程。在此活动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各小组情况,确认差异,及时纠正错误,激励参与,注重过程的评价。本活动意在训练学生归纳、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资源共享,欣赏他人,提高自己的意识。但体液免疫过程比较复杂,还需要教师给合体液免疫的flash动画进行讲解,化解难度。第三,细胞免疫的过程,又一个难点提问体液免疫机体只能消灭体液中的病原体,如果病原体侵入细胞,抗体就无能为力了,消灭这些病原体通过什么途径呢?通过设问平滑过渡。然后组织学生活动,活动的内容与体液免疫的活动大致相同。1.先演示多媒体:动态演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异同点。教师提示:(1)吞噬细胞在其中起什么作用?(2)效应T细胞有没有接触抗原?(3)你能说出记忆细胞的作用吗?(4)细胞免疫的结果是什么?最后抗原是如何消灭的?根据教材“图2-16 细胞免疫示意图”,对细胞免疫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指导学生把相应过程补充完整。2.请同学们用图表的形式画出细胞免疫的过程,然后相互交流。3.把构建较好的图片进行投影展示,请相应的学生代表进行解说。好到这里,两个主体内容的教学进行完毕,最后用信息密度比较好的课件形式总结本节课的主体的知识要点。总结如果时间控制合理的话,还可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知识训练。查找资料:骨髓移植适合哪些病?骨髓库里保存的是什么?获取造血干细胞的方法有哪些?你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吗?通过训练全面认识骨髓移植,消除因不了解带来的恐惧,唤起爱心。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的重难点知识,完成知识目标。同时也进一步训练了学生读图、识图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整合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