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我是 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本节课我试图运用“启发、引导、评价”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的教学思想。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课堂评价五个方面对我的说课进行详细阐述。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通过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认识,来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学习本节课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二、学情分析,分析了教材之后,下面我说一说学生的情况。这个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方面都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他们开始逐渐独立思考问题,并展现出了更高的学习自主性。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更明确的认识,并且愿意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以上的学情分析,我试图引导学生达成以下三维目标。1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2通过《我爱我家》角色扮演,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件制作,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3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以及爱护生物的情感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其中,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尝试采用组织引导和设疑解疑的教法,辅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学法。针对上面的教法和学法,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环节一 导入新课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那么谁能说说什么是生态系统?”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叫生态系统,在某一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这样的导入,拉近了课程与学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环节二 自学反馈这一环节,我会提前一天将录制好的微视频和本节课的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以便完成导学案中规定的任务。在课上,组织同桌二人进行互查,交流课前学习成果。为了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并切实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这样通过这一环节组织,不仅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通过课上及时的检查反馈,能够很好的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接下来是第三个环节 合作释疑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展示课件,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带着对揭开生物神秘面纱的渴望,请同学们一起走进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并结合P29面内容,根据生活常识来认识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同学们了解了许多生态系统,知道了他们的特点和作用,下面我们就来联系实际,以《我爱我家》为主题,分别扮演角色,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把各自所要扮演的生态系统表达出来,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的“家”。学生非常兴奋,积极行动,畅所欲言,将各自的“家”的分布类型特点作用都表达出来,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阅读课本P30资料分析,根据资料来分析、交流、讨论河流生态系统与那些生态系统有关联?最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河流生态系统与许多生态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得出生态系统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他们之间有非生物因素联系而且还有生物间的联系、地域间的联系,当某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其他的生态系统也会受到影响。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各种生物、还有水、光、大气等非生物,当某一部分发生变化时,就会影响整个生物圈。所以说我们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二、保护我们的生物圈: 播放环境污染课件,让学生讨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及如何保护生物圈。 1.同学们看完课件后,深有感触,内心非常震撼,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纷纷谴责人类的破坏活动,如白色塑料袋、滥捕滥伐、乱扔废电池和乱倒垃圾、过度开发和浪费水资源、工厂随意排放废气废水等....... 2.作为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我们该怎样做呢?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同学们之间展开讨论并达成共识:作为中学生,为了保护地球爱护环境,在生活中,我们要不随意乱扔垃圾,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要多种树和草花,绿化环境,多做板报和小册子,进行宣传和演讲。随后进入第四个环节 堂清检测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多媒体出示多层次的随堂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并且结合典型错例,“生帮生”纠错落实。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是最后一个环节 总结延伸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过程下面我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所谓板书设计就是一节微型教案,而本节课的板书,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生成的。并借助了多媒体,直观而形象。课堂没有绝对完美的课堂,只有不断创新的课堂,这将是我以后为之努力的方向。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倾听(鞠躬)(擦黑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