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4.3 真菌(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学习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隶属于“生物的多样性”这一主题,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彼此关系的多样化程度,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由他们形成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反映了地球上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内的一切生命都有各不相同的特征及生存环境,他们相互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生物的多样性”这一学习主题的知识结构由一个大概念“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和四个重要概念组成。本单元是从认识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开始的,然后分别介绍细菌和真菌,体现了从生物圈的角度认识细菌和真菌的思路。但是对于真菌区别于细菌的特点,真菌是怎样生活的这些问题却模糊不清。通过本节学习可以在学生心目中明确这一类型生物的特点,同时为学习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充分利用本地的生物资源,组织学生识别生物的特征,对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等进行比较,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生物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认识。2.学习者分析经过七年级生物学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生物的分类,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掌握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熟知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并使用显微镜观察了植物、动物、单细胞生物的细胞;通过比较和分析、归纳与演绎、模型和建模等方法,形成了一定的生物学核心素养,生物学学习的兴趣浓厚。但是,就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来讲,八牛级学生仍处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知识的重要阶段,尤其本节内容要求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等图文资料对酵母菌和霉菌的结构做到正确、全面认识,对学生的认识方式提出锻炼和挑战。3.核心素养目标生命观念:通过观察真菌图片和实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真菌,初步认识真菌的形态特点。探索实践:通过体验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青霉的形态、结构,能够总结归纳真菌的结构特点,认识到真菌结构与营养方式是相适应的。科学思维:通过观察酵母菌的生殖图片及孢子的视频,总结归纳真菌的生殖方式。态度责任:通过分析,结合真菌的营养方式和生存条件来防止食品发霉,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4.教学重难点1.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可以根据特征将生物进行分类;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类群;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观察酵母菌、霉菌;4.调查当地食用菌的种类及生产情况。5.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发酵技术,明白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恰当的方法保存食品。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观多维度对教学指导了方向。5.教学过程任务 问题串/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学习评价任务一自主学习 各种各样的真菌 各种各样的真菌图片和实物,“僵尸蚂蚁”,涉及到的生物属于哪个类群? 观察图片,实物和视频,思考讨论,思维被引入本节的课题上。 出示学生收集的实物等材料,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引发学生讨论思考。 关注学生是否能总结分析得出真菌的类群。明确真菌有不同的大小形状等。对小组内的讨论和总结能力进行评价任务二真菌的结构 子任务一观察酵母菌 有一些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真菌,蒸馒头的时候经常用到,它们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呢?。 带着问题去用显微镜观察,讨论交流,总结酵母菌的形态结构等知识点 巡视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及时去点拨引导 关注学生能否准确观察,表述是否清晰合理,能否说出酵母菌、青霉和蘑菇的结构。关注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否根据所观察现象进行准确的描述和推理。关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小组探究活动中的参与度以及配合程度。子任务二观察青霉 橘子或馒头上长了“毛,这些霉菌的结构是怎样的? 小组合作,观察青霉材料和永久装片,总结青霉的结构特点。 巡视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及时去点拨引导子任务三观察蘑菇 “采蘑菇的小姑娘”采到的蘑菇也属于真菌,它的结构组成呢? 小组合作,观察蘑菇,总结蘑菇的结构特点。 及时对学生的回答予以点评,多家鼓励任务三真菌的繁殖 总结真菌繁殖方式 他们作为生物圈的一员,如何使得这一群体繁衍下去的? 观察视频材料,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得出结论。 播放蘑菇的孢子繁殖视频,出示图片材料,引发学生思考。 关注学生总结分析能力。运用生物学知识来指导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任务四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辩证分析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利与弊,合理利用真菌 生活中我们怎么来避免馒头“长毛?如何正确辩证看待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合理利用真菌? 观察视频材料,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得出结论。 出示常见的利用真菌做成的食品等图片材料,引发学生分析思考。 关注学生总结分析能力。运用生物学知识来指导生活的意识和能力。6.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目标明确:从真菌的分类、细胞结构、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等知识目标,形成结构与功能观、局部与整体观的生命观念,培养用观察与思考、归纳与概括等方法阐释生命现象的科学思维,通过科学实验,树立科技兴国、服务社会的责任感的素养目标为精彩课堂定下准绳反馈练习: 目标一 1、下列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A、细菌B、酵母菌C、青霉D、曲霉 2、下列生物属于真菌的是() A、酵母菌B、结核杆菌C、乳酸菌D、牛肝菌E、青霉F、曲霉G、痢疾杆菌H、木耳I、大肠杆菌J、金针菇 目标二1、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稀碘液的是() 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B、观察叶片的结构 C、观察酵母菌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验 2、观察酵母菌的实验中,能被染成颜色的结构只有 3、观察青霉用的工具是() A、放大镜 B、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D、A和B都对 4、区别青霉和曲霉的可靠方法是观察其() A、营养方式 B、孢子的颜色C、菌丝的形态D、孢子着生的结构 5、真菌比细菌结构复杂,李洋同学认为复杂之处在于真菌() A、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B、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C、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D、都由多细胞组成 目标三 1、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这些霉菌是从哪里来的() A、这些物品中原来有的B、空气中的孢子 C、霉菌落到这些物品上D、物品中的某些物质变来的 2、如图所示,酵母菌正在进行的一项生理活动是( ) A、分裂生殖B、出芽生殖C、产生孢子D、形成芽[课后反思] 本节课采用“活动·感悟”教学法,把学生的过程评价、纸笔评价、趣味评价以及课外评价四个方面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促进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全面提高。本节课目标明确:从真菌的分类、细胞结构、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等知识目标,形成结构与功能观、局部与整体观的生命观念,培养用观察与思考、归纳与概括等方法阐释生命现象的科学思维,通过科学实验,树立科技兴国、服务社会的责任感的素养目标为精彩课堂定下准绳。亮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视观察实验。通过放大镜观察发霉的馒头的菌丝及孢子;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和提供青霉装片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相结合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引导学生完成观察实验。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学生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酵母菌、青霉菌与教材中提供的酵母菌和青霉菌的电镜照片并不完全一致,这是为了给学生找到光学显微镜下的酵母菌和霉菌提供参考,又补充光学显微镜观察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真菌的结构。课堂中,我采用畅言智慧课堂拍照投屏和与教材中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观察结果,总结出单细胞真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多细胞真菌霉菌的菌丝及细胞结构;深化无论是单细胞的酵母菌,还是多细胞的青霉菌,细胞的结构都有细胞核,真菌与动物、植物一样都属于真核生物。以及真菌没有叶绿体,总结出结构与其异养的营养方式是相适应的。 3.教学手法多样。观察实验、微课、拼图游戏、情景剧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及时的知识梳理与反馈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内容丰富,课程内容深度得当。但没有完美的课堂,通过反思,我认为存在以下不足∶青霉装片的选择确实起到了减小制作青霉菌临时装片的时间和难度,也提高了观察的准确率。 但是由于青霉装片后期处理经过了染色,学生无法看到青绿色的孢子,对学生正确认识青霉菌的菌丝和孢子存在一定的误解。不过,教学的魅力在于不断创新,在研究讨论中不断打磨课堂,通过不断的课堂实践发现那些宝贵的“点子”,记录那些灵光乍现的瞬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