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6 单元《生命的延续》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生物学 八年级 第一学期 北师大版 生命的延续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1 第6单元第19章第一节 第1课时 新生命的孕育2 第6单元第19章第一节第2课时 人出生后的发育3 第6单元第19章第二节 第1课时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4 第6单元第19章第二节第2课时 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5 第6单元第19章第三节 植物的生殖方式6 第6单元第20章第一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7 第6单元第20章第二节 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8 第6单元第20章第三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 规律性9 第6单元第20章第四节 性别和性别决定10 第6单元第20章第五节 遗传与环境11 第6单元第20章第六节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第 6 单元的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 7 大主题的第 6 主题——遗传与进化。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生物通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产生后代。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具体内容和活动建议如下: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人体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体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植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观察和识别人的生殖系统模型。分析人体出生后发育的资料。 饲养家蚕、观看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录像、观察鸡卵的结构。 练习植物营养生殖的实际操作。 尝试种植一种植物。生物的遗传和遗传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性状、相对性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相关概念。 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简单的遗传规律,性别决定的道理。 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遗传病的危害与预防;近亲结婚及其原因。 个体间性状的比较。 调查家族内遗传性状的表现。 借助图示或模型阐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预测一对夫妇所生子女的性状表现。人的性别决定的模拟活动。 观察环境条件对生物性状表现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认识杂交育种促进了 农业发展。(二)教材分析 1.知识框架2.内容内在逻辑分析以北师大版教材第 6 单元“生命的延续”作为一个作业设计单元,聚焦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变异。第 6 单元第 19 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介绍了人、各种动物和植物生殖和发育,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设置了“观察鸡卵的结构”和“饲养家蚕等”实验活动。在第 19 章的学习中,认知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学习第 20 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了解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认知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在学习遗传的物质基础上,学习简单的遗传规律,为高中生物学习打下基础。(三)学情分析根据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本单元侧重运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并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八年级的学生,以上两方面核心素养已初步形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人体的生殖和发育充满好奇,作为小县城的学生,对各种动物及植物的生殖和发育均有些饲养经验和种植经验。因此19章的学习联系生活现象,结合生活经验,做专业学习。八年级的学生对于生物的观察、探究具有极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20章的学习中,对于一些遗传和变异现象有一定的认知但不会区分,对遗传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认识不够全面,更不会用理论知识去解释一些遗传和变异现象。需要多结合实例,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通过识别男女生殖系统,描述人体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能正确认知人的生长和发育。通过观看录像、学生经验分享和观察鸡卵的结构,说明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的特征,能区分各种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栽培一种常见植物,观察记录其生长发育过程,区分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了解这些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调查家族内遗传性状的表现,区分性状、相对性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相关概念。通过模型和视频,描述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并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理解成对基因分离随不同的配子传递给下一代;能在活动中推测父母和子女的基因型。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并能积极宣传男女平等的观念。举例说明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说出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并能积极宣传优生优育政策。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析2022年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制订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定问题任务、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注重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将所学知识理论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倾向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宁国实情设计作业,同时设计一些自选性作业,供生物学习兴趣较浓或是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作业内容【基础组完成(1)(2),提高组完成(3)】学习了新生命的由来后,同学们讨论关于人类生殖的话题。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 B.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结合 C.一个卵细胞只能与一个精子结合 D.一个受精卵可以发育成双胞胎“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亲在怀我们的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下列关于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正确的是( )A.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B.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C.胎盘-脐带-母体-胎儿 D.脐带-胎盘-母体-胎儿图甲是有关人类生殖发育的概念图,图乙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请回答:([ ]内填序号):A是 ;B指图乙中的[ ]。C是 ,它在图乙中的[ ]内形成。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图乙中的[ ],该场所中,胎儿和母体通过 进行物质交换。a所指的过程叫 ,此过程,成熟的胎儿从图乙中的[ ]产出的。一般情况下,从C的形成到a过程的发生大约经历 周。时间要求:8 分钟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1)A (2)B(3)1)精子 ③ 2)受精卵 ① 3)② 胎盘 4)分娩 ④ 5)40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十九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我们学习了新生命的由来相关内容。上述试题设计目的就是考察学生对生殖系统结构的识别与功能的掌握,以及对人的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识图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课时作业内容【基础组完成(1)(2),提高组完成全部】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身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关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肺活量显著增大 B.第二性征发育显著C.脑的体积迅速增大 D.心脏收缩能力大大提高同学们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黄金时期-青春期,以下关于观点中,错误的是( ) A.要学会明辨是非,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B.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会与人交往 C.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 D.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要做任何家务劳动亲爱的同学们,你和你的同学正步入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青春期。在青春期,你是否发现,你和你的同学的身高、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等发生着显著变化,请用文字描述你感受到的变化及困惑。时间要求:10 分钟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1)C(2)D(3)结合自己的实际,用文字描述进入青春期后男女生理、心理的变化情况。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十九章第一节第二课时,我们学习了出人的发育,重点讲了青春期的发育的特点,以及控制生育的措施。上述试题设计目的主要考察学生对青春期特点的理解及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并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同时也提升学生文字书写能力。第三课时1.作业内容【基础组完成(1)(2)(3),提高组完成(3)(4)】老师经常用“涅磐重生、破茧成蝶”来激励我们从考试的失败中走出来,那你知道“破茧成蝶”描述了蝴蝶的( )?A.有性生殖 B.蜕皮现象 C.变异现象 D、变态现象下图为昆虫的发育模式图,已知B为蛹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则D为卵期,A为幼虫期 B .若此图表示蝉的不完全变态,则发育过程为D→A→BC .若此图表示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则C时期对植物的危害最大 D .若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C在安徽宣城 ,种桑养蚕,生产蚕丝,并用蚕丝织成美丽的绸缎,有着悠久的历史。家蚕的发育顺序是 → → → 。(填序号)这样的发育称为发育(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家蚕在生长过程中由于蜕皮现象,这是因为 不能随虫体长大的缘故。与家蚕相比,蝗虫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 。这样的发育称为 发育(填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针对蝗虫的生活史,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课外养蚕:1)蚕种的孵化:说出蚕卵孵化出蚁蚕大致时间 2)蚁蚕的收集:描述蚁蚕的形态特征饲养与观察: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内容方法2.时间要求:(1)(2)(3)题8分钟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1)D (2)A1)③④②① 完全变态 外骨骼 2)蛹 不完全变态 幼虫1)在适宜的温度下,大约需要2-5天。用文字描述义蚕的大小、颜色、体态、食性、行为等。采用拍摄照片或图画、文字的方式记录家蚕的生长情况,应能够反映和记录家蚕不同阶段的生长情况。实施建议:生物学长周期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客观记录的习惯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品格,培养学生管理时间、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付出努力和坚持的过程中发现生命现象的神奇、收获学习成果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完成长周期作业需要教师的督促指导,也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教师可以提供检核表等评价标准,指导学生按照要求分步骤完成。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十九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我们学习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内容,上述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特点的掌握情况。通过观察家蚕生长,学生养成连续观察、客观记录的习惯。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形成尊重生命的意识。第四课时作业内容【基础组完成(1)(2),提高组完成(2)(3)】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校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 B.爬行动物是卵生,卵外有坚硬的卵壳 C.鸟的卵壳有利于鸟在陆地上繁殖后代 D.哺乳动物的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我们都知道蝴蝶、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下图分别是蝴蝶、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家蚕发育的顺序 。这样的发育称为 发育。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进行,青蛙进行 (填“体内”或“体外”)受精。②是青蛙的幼体用 呼吸,用 运动。④时期的青蛙用 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用 运动。请同学们在家按照课本P84活动步骤自行观察鸟卵的结构并画出鸟卵的结构。时间要求:15分钟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1)A (2)1)②③④① 完全变态 2)体外 3)鳃 尾 肺 四肢(3)学生对照课本,结合自己动手情况,画出鸟卵的结构图,并标注各自功能。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十九章第二节第二课时,我们学习了两栖动物、鸟的生殖和发育内容,上述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两栖类、鸟类生殖发育发育特点及鸟卵结构与功能的掌握情况。同时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绘图能力。第五课时1、作业内容【基础组完成(1)(2),提高组(3)或(4)完成一个】水稻和油菜是宁国市大面积种植的两种农作物,水稻和油菜的繁殖方式属于( )扦插 B.嫁接 C.压条 D.有性生殖宁国部分山区生有大量野生板栗,果实很小产量很低,可以采用什么繁殖方式,快速改变这些野生板栗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 )扦插 B.嫁接 C.压条 D.植物组织培养请从(3)、(4)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两题都完成。在家尝试种植大蒜,思考这属于植物的哪种生殖方式?观察并记录大蒜苗生长的情况,填于下表中。在家尝试播种绿豆或红豆或花生等,思考这属于植物的哪种生殖方式?观察并记录豆苗生长的情况,填于下表中。植物 名称 繁殖 方式 播种 时间 生长情况、幼苗高度等第 3 天 第 6 天 第 10 天 第 15 天 第 20 天时间要求:(1) (2)两题2分钟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1)D(2)B(3)(4)结合自己的实践种植,填写表格。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十九章第三节,我们区分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在回顾植物的有性生殖基础上,学习植物的无性生殖。上述试题设计目的主要考察学生如何区分植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并通过自己的实践种植、观察、记录,了解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过程,培养探索精神,提高观察能力。第六课时1、作业内容请利用以下性状调查表,对家庭成员的性状进行调查。区分遗传和变异现象。性状 子代 本人 兄妹 父辈 父亲 母亲 祖辈 祖父 祖母 外祖父 外祖母卷舌 能卷舌不能卷舌耳垂 有耳垂无耳垂眼睑 单眼皮双眼皮前额发际 一字形V 字形酒窝 有酒窝无酒窝惯用手 左手右手时间要求:10分钟评价设计调查家庭成员的相关性状,据实填写表格。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二十章第一节,学习并区分性状和相对性状、遗传和变异。本作业设计主要考查学生对家庭成员性状的观察和区分,通过调查记录,提高观察能力,区分遗传和变异现象,理解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现象。第七课时1、作业内容【基础组完成(1),提高组完成(2)】(1)2021 年 12 月 6 日,电影《亲爱的》原型孙海洋失散多年的儿子孙卓被找到。公安人员可通过检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基因关系来确定亲缘关系。下列关于基因、染色体、DNA、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的数目和 DNA 的数目一样多 B.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的数目一样多 C.染色体的数目和性状的数目一样多 D.染色体的数目比基因的数目多很多(2)选做作业:手工作业,请用两根白色长绳,不同颜色的彩笔,串珠等材料,制作一条染色体的模型,要求在模型上能区分出 DNA、蛋白质、基因。时间要求:10分钟评价设计(1)A (2)尝试制作模型,能标志出DNA、蛋白质、基因。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二十章第二节,学习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区分几种遗传物质并理解相互关系。考查学生对生物的基因、染色体、DNA、性状的数目和关系的区别掌握,并通过模型制作,进一步理解基因、染色体、DNA、蛋白质的关系。第八课时作业内容【基础组完成(1)(2),提高组完成(3)】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E控制的,单眼皮是由隐性基因e控制的.一对夫妇父亲为单眼皮,母亲为双眼皮,第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第二个孩子是双眼皮,第二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A.EE或Ee B.EE或ee C.ee D.Ee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女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男孩的可能性为( )A.100% B.50% C.25% D.12.5%请根据第一节的调查表,选择一家三口的某组性状,尝试用图解的方式分析判断这一家三口的基因型。时间要求:10分钟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1)D (2)D (3)查阅遗传图解的书写之后推理分析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二十章第三节,学习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了解等位基因之间、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作业考查学生分析遗传规律,并用遗传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九课时1. 作业内容 【基础组完成(2)(3)(4),提高组完成全部】请设计一个倡导男女平等的宣传标语。“儿女双全”是很多家庭的愿望。一对新婚夫妇计划生两个小孩,那么他们实现该愿望的概率是( )A.100% B.75% C.50% D.25%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正常男性精子中染色体组成的是( )A.22 对+X 或 22 对+Y B.11 对+X 或 11 对+YC.22 条+X 或 22 条+Y D.X 或 Y人的性染色体存在于( )A.肌肉细胞 B.精子细胞 C.卵细胞 D.以上所有细胞 2.时间要求:8分钟3.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1)标语简洁、朗朗上口 (2)C (3)C (4)D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二十章第四节,学习性别和性别决定,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组成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作业目的在于让学生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考查学生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理解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明白人体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第十课时作业内容【基础组完成(1)(2),提高组完成(3)】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通过手术变成双眼皮 B.风吹日晒后皮肤变黑 C.贫瘠土壤中的庄稼瘦弱 D.选育的太空番茄品质好下列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的患色盲的儿子 B.大蒜在无光条件下长成的蒜黄C.一窝家兔中白色、黑色、灰色的个体 D.甜玉米的果穗上出现的非甜玉米籽粒为什么每次神舟飞天都要携带种子?(可查阅网络资料)时间要求:8分钟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1)C (2)B (3)查阅网络资料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二十章第五节,学习遗传与环境。作业考查学生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让学生主动去了解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精神。第十一课时1.作业内容【基础组完成(1)(2)(3),提高组完成(3)(4)】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①夜盲症 ②色盲 ③呆小症④沙眼 ⑤先天愚型 ⑥白化病 ⑦胃炎 ⑧血友病 A.①②④⑤ B.②⑤⑥⑧ C.②③⑤⑧ D.②③⑤⑥某男可以与他下列各亲戚中的哪一位结婚( )A.他舅舅的女儿 B.他姨妈的女儿 C.他姑妈的女儿 D.他嫂嫂的妹妹《红楼梦》中的人物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他们的爱情悲剧让读者唏嘘不已,请你根据上述事实,从生物学的角度谈谈你对下列问题的看法。根据我国的《婚姻法》,你认为林黛玉和贾宝玉能结婚吗?你这种观点的理由是: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就越相似,婚后所生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就 。(4)请为一个预防遗传病的公益广告设计一条广告语。 2.时间要求:8分钟3.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1)B (2)D (3)不能;越大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二十章第六节,学习遗传病和人类健康。作业考查学生了解遗传病的特征学生识别近亲并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认同优生优育。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基础组完成1.2.3.4(1)(2)(3),提高组完成全部】 1.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猪的黑毛和狗的白毛人的双眼皮和能卷舌棉花的白色和青椒的绿色人有耳垂和无耳垂某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图解中正确的是( )A. B. C. D.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图为部分生物的生殖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观察A、B、C的发育过程,它们都是 由发育成新个体的;在发育过程中反映的动物的发育方式是 ,其中图B发育经历了四个阶段,比图A多了一个(填写结构名称)的发育阶段。D、E两图所示结构反映了两种生殖方式,分别是 和 ;在D结构中,鸟卵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 。对比ABCDE和F的生殖方式,F为 生殖,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揭示了欧亚国家发展的新篇章。我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古老国家,养蚕织丝有着有救的历史。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下图家蚕的不同发育时期,请据图回答问题。(1)家蚕属于昆虫,外骨骼会限制其发育和长大,因此在发育过程中有 现象。 (2)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 片段。家蚕以 方式将双亲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3)家蚕结绿色茧与结白色茧是一对相对性状。若结绿色茧的雌家蚕与结绿色茧的雄家蚕交配,后代中有结绿色茧的,也有结白色茧的,可判断显性性状是 ,结白色茧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显性基因用G表示,隐性基因用g表示)。我国的桑蚕养育专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桑蚕的体内,培育出能吐色荧光蚕丝新品种。吐绿色荧光蚕丝这种性状能够遗传吗? 说出理由 。5、比较下列生物有性生殖及发育过程名称 受精及生殖方式 发育过程人昆虫 家蚕蝗虫两栖动物鸟类(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 对应单元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了解 理解 应用1 4 √ 易 选编 30 分钟2 5 √ 易 选编3 1、2、3 √ 较难 创编4 2、4、5、6、7 √ 较难 创编5 1、2 √ 难 原创(三)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1、D 2、C3、(1)受精卵 变态发育 蛹 (2)卵生 胎生 [a]胚盘 (3)无性生殖 形成层4、(1)蜕皮 (2)DNA 有性生殖 (3)绿色 gg(4)能 这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 5、名称 受精及生殖方式 发育过程人 体内受精、胎生 受精卵-胚胎-胎儿-新生儿昆虫 家蚕 体内受精、卵生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完全变态)蝗虫 体内受精、卵生 受精卵-幼虫-成虫(不完全变态)两栖动物 体外受精、卵生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变态发育)鸟类 体内受精、卵生 受精卵-胚盘-雏鸟-成鸟实施建议:学生自测,教师点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