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生物学《预防传染病》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生物学 七年级 第二学期 北师大版 预防传染病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1 八上第五单元第十八章第一课时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病毒部分2 七下第四单元第十三章第二课时 预防传染病3 七下第四单元第十三章第三课时 人体免疫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单元内容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中属于第五主题“ 人体生理与健康”中的“概念6 :人体健康受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外部伤害的威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措施是健康的重要保障”。本单元的设计基于深度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下,进行了部分内容整合和资源分配。具体内容、学习活动、学业要求如下:具体内容 学习活动建议 学业要求病毒性传染病(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通过模型的制作活动,引 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人、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 导学生归纳病毒的结构特 体免疫功能对机体内外炎等)是人体健康的威胁; 点; 环境变化所作出的反应病毒无细胞结构,需要在活细 ,阐释其重要意义;胞内完成增殖 关注有关传染病的社会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性科学议题,举例说明传染病可通过空气、食物、血 相关材料的调查活动,以 传染病的危害,辨别信液、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 及疫情应对措施的分析, 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 引导学生认识传染病的三 作出合理判断,并与他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可以控制 道防线,理解预防传染病 人进行交流讨论。尝试传染病的流行 措施的原理。 提出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方法。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 关注常见疾病对人体和人体能够通过特异性免疫和非 过材料分析、科学视频观 社会产生的危害;养成特异性免疫抵抗病原微生物; 看等活动形式,梳理人体 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接种疫苗能够提高人体对特定 免疫系统面对新冠病毒侵 ,增强机体健康。传染病的免疫力; 害时作出的反应,并归纳某些传染病,如新型冠状病毒 出三道防线。通过新冠病肺炎,会对社会、经济和科技 毒疫苗对疫情的控制作用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引导学生认识有效预防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够影响 传染病的重要性,并以此人体健康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二)教材分析知识框架内容内在逻辑分析以上海再次爆发新冠疫情为背景结合教学内容的理解后,以及授课学校教学进度和学情特点,打破教材顺序组成的课时(自然)单元,重新组合教材内容形成的新单元结构。 “新冠肺炎”是贯穿 三课时的主线。本单元以新冠肺炎导入,带领学生分析当疫情爆发时,新冠病毒是如何一步步入侵人体的,进而学习人体的三大防线及其作用,区分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将单元目标转化为单元问题:①如何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②如何辨别传染病?③传染病的定义是什么?④传染病如何进行传播?⑤人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抵抗病原体?⑥怎么预防传染病?将以上这些问题分解到各个课时,明确出3个课时承担的任务:第一课时承担统领的作用,直接抛出主题“预防传染病”,接着围绕单元主题引出本单元的问题,建构单元基本框架,分析传染病的定义,认识导致传染病的罪魁祸首——病原体,结合三四月份上海新冠疫情卷土重来的契机,学习病毒的相关知识。第二课时在承接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展开关于传染病的学习。第三课时则在第二课时的基础上,优化提升——结合人体免疫深化理解预防传染病的实质。另外还增加了“能够正确认识传染病,做好传染病的宣传,并在传染病爆发时能够科学的照顾好自己”的相关内容。(三)学情分析处于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免疫与计划免疫”的内容抽象,较难理解,而且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的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单元作业设计时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设计培养科学思维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熟知的事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激发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从而进一步理解免疫在“预防传染病”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结合病毒发现的科学史、生物技术发展史,描述出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通过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收集(包括从报纸、书刊、网络)有关当地流行传染病的资料,在调查中对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加深印象。通过观看形象化视频和分析相关材料,自行设计思维导图或过程图解(方式自订),理解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通过二次免疫让学生认识计划免疫的必要性。通过对真实情境新冠状病毒肺炎的应对举措的分析与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析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制订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作业设计基本流程: 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定问题任务、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1.作业内容(必做)近日,合肥高新区的一家制药企业在治疗新冠肺炎的口服特效药莫努匹拉韦的首仿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将该药命名为莫那匹拉韦。新冠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开始大量繁殖后,细胞本身被破坏,病毒开始继续向身体其他部位蔓延,造成病变,这就是病毒致病的机理。这种仿制药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病毒遗传物质复制的过程,因此病毒无法再次复制以感染其他细胞,对机体的损伤也就停止了。并在作用过程中对宿主细胞无害!这种药物如果上市,可以大大减少抗疫药物费用的支出!基础作业:①新冠病毒在结构上和人体细胞有哪些区别?②有人认为,在新冠病毒流行区域存在大量的病毒,即使经过消毒后,病毒可能还会大虽繁殖。你对这种看法法有何认识?提高作业:③今年2月份,以色列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制了“鼻吸式”新冠特效药,治愈率超95%,这种药对中重度有呼吸困难的患者效果显著!请查阅资料尝试解释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综合实践活动(选做):学生自行选材制作新冠病毒模型 2.时间要求:25 分钟评价设计在思考抗病毒药物作用原理时了解人体细 胞与病毒结构上的区别 ☆☆☆在消杀措施分析中,意识到病毒无法独立 生活,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 ☆☆☆☆在分析“鼻吸式”新冠特效药为何治愈率更高时,查阅信息得知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主 要是飞沫传播,首先接触呼吸系统 ☆☆☆☆☆模型制作过程中,客观反映了病毒的结构 特点 ☆☆☆参考答案或提示: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人体具有细胞结构。②这种看法不对。因为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繁殖,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③因为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经呼吸道吸入后、病毒主要沉积在呼吸道黏膜上。鼻吸式用药可以快速到达病灶。示例图:制作完采用拍照的方式记录结果。实施建议:在本节课作业设计中加入了“生命观念”的渗透,从人文角度去分析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设置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① 通过材料提供新冠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对比人类细胞与病毒结构的差异,在这个过程中并设计学生制作病毒模型,使学生掌握病毒的结构特点,在题目信息中渗入我国的抗疫成就和经验;②通过分析消毒对病毒的影响,掌握病毒的繁殖方式,并设计问题让学生探讨病毒与人类或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从中渗透生命观念。③通过用药方式差异的思考,为下节课传染病的学习提供知识储备。④在作业整体设计时,注意作业的分层,必做选做结合。第二课时作业内容:小组合作调查作业以本轮上海大规模疫情爆发为背景,进行相关调查在课上讨论,流程如下;调查记录表样表如下:项目 组别 组员调查任务: 任务: 新冠病毒的基本特征自主提出问题讨论后修正反思记录时间要求:课上和课下共70分钟左右。3、评价设计能够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专业人士等方式 科学调查 ☆☆☆在调查中明确新冠病毒肺炎的症状、病原体 、传染媒介、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 ☆☆☆☆☆调查过程中有效的分析整理资料 ☆☆☆参考答案或提示:查阅新冠病毒肺炎相关资料,设计调查具体方案时应包括调查人、调查时间、调查提纲等内容,调查范围要广,信息要采用权威的科学报告。实施建议:生物学调查作业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入现场进行考察,以探究客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发展规律。课前准备要向学生强调研究本课题的意义,鼓动学生积极投身到调查实践中去。分组调查:1、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人数为五人,小组内部根据具体情况分工合作。 2、调查方式:调查可以从网上查;可以到防疫站,传染病医院或综合性医院调查;尽量查阅一些正规图书和资料或科研期刊等。 3、分析整理资料。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调查实践活动,了解上海这波大规模疫情的基本情况, 掌握传染病的基本常识和进一步学习调查的方法。 本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评价或分析:1、本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查对象新冠病毒肺炎,影响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学生积极性高。 2、学生利用不同资源,做到了资源共享,学会了合作。 3、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4、培养学生的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课时作业内容:扫码(下图)观看视频《生命的奥秘——人体与流感的战争》,结合课本梳理:当面临流感病毒时人体免疫的过程,创建思维导图、漫画等能形象且简洁描绘人体免疫的方式。要求:科学性!2、时间要求:25分钟。3、评价设计能够从视频等数字化资源中获取信息 ☆☆☆能从视频及文字信息中整理人体免疫的过程, 梳理出人体免疫的组成和功能 ☆☆☆☆尊重事实证据,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概括 ☆☆☆☆☆参考答案或提示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将生物学知识以形象视频的形式展现,结合课本及课上老师的讲解,巩固人体免疫相关知识,构思并绘制思维导图。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作业内容基础作业1.下列有关流感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虽然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它是生物 ②所有动植物的致病因子一定是病毒③流感病毒的结构分成两部分,即外面的遗传物质和内部的蛋白质 ④流感病毒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十分广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两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材料二:最近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流感一样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疾病,给全球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不仅能使人患病,甚至死亡。感染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根据我国成功的抗疫经验,新冠病毒是可防可控的。材料一中的 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它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 免疫。材料二中的新冠病毒不能 生活,只能寄生在 里。它的繁殖方式是靠自己的 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人体接种新冠疫苗后,它能刺激人体内的 细胞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最近,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卷土重来,不少地方加强了疫情管控,一旦发现新冠阳性的患者,会立即将其隔离,此措施属于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你还能提出哪些措施(至少两条)。小敏已经接种新冠疫苗,她认为自己体内有抗体,就不会患上这种传染病,她的想法对吗? 。为什么? 。除了接种疫苗,我们还需要养成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至少写两条)综合实践活动(选做)3.据人民网报道:2022年5月9日,据上海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消息:上海近20日,累计通报死亡病例460例,平均年龄在80岁左右,大多罹患肺部恶性肿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重度高血压、脑梗死、阿尔兹海默病、糖尿病等较为严重的基 础性疾病。经梳理发现,上海近20日累计死亡的460例病例,有430例未接种疫苗。从这份报告中,你能看出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吗?请查阅资料并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制作一份鼓励接种新冠疫苗的宣传材料(形式不限,可以是海报、传单等各种形式),清晰地展示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 对应单元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了解 理解 应用1 1 √ 易 选编 30分钟2 2、3、4 √ 一般 原创3 2、3、4 √ 较难 原创(三)评价设计描述出病毒的结构特征以及他们与人类的关系 ☆☆☆在新情境中学会分析疫情的应对措施,并尝试 提出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辨别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树立正确的健康 观,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认识到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并能与他人交流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海报等方式宣传传染 病预防的科普知识 ☆☆☆☆参考答案或提示: 1.C 2(1)皮肤 非特异性免疫 (2) 独立 活细胞 遗传物质 (3)免疫细胞 抗体 (4) 控制传染源 (5)活动区域消杀,密接人员隔离,戴口罩等 (6) 不一定 新冠疫苗只是降低了感染的风险或降低感染后的风险 合理膳食 加强体育锻炼 规律作息等3 综合实践(形式不限:手抄报、电子海报、 PPT等均可)(四)实施建议:限时完成、 教师指导、 开展评价、 交流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