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生物学 八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版 生物多样性 及其保护单元 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1 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2 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从种到界3 第六单元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4 第六单元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单元内容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1 版)》中属于“第八主题 生物的多样性”。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动物和植物的分类方法,列举动物和植物主要类群。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具体内容和活动建议如下: 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说出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分类的意义 准备各种不同生物的卡片,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其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2.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认识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独特性 知道人类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的措施 学生分析课本提供的资料,并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独特性,全面了解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们努力的措施,了解各项措 施的优点。学生课后向身边人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二)教材分析 1.知识框架2.内容内在逻辑分析以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和作业设计单元,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中学生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其行为的基础之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其认识和行动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并且应当身体力行。因此,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在本册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回顾和发展,是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行为,同时,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三)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生物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已经可以独立思考问题,敢于质疑和讨论,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老师引导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已经对生物界的概貌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对植物和动物有了许多感性认识。学生已经了解了植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的特征。但对这些生物的分类方法还没有系统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一些分类的方法,对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应重要的向学生传授分类的思想和方法而不是掌握生物分类的具体指示和技能。对等级分类,学生需要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语言表达、与人合作等的能力已经大大加强。学习态度更加主动,参与意识有所增强,初步具备了关注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同时,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断成熟,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有较大提高,渴望表达和被人认可。这些都为自主探究学习创造了条件。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能够列举出生物的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增强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重点)学会正确进行网页浏览,并能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查找有关生物的多样性的图片、视频、百科和科研等方面的资料。能使用信息技术搜集学习研究所需的资料和信息,并进行分析,作出判断。能够乐于和小组成员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团结合作,互相交流。对我国生物的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各课时作业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等题型。作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情境锻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和题干信息相结合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认知中探索知识的深层含义,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和素养本位,达到知识、情感、素养和能力的综合提升。各课时作业之间相辅相成、逐步递进,对学生认知与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单元作业目标不宜过多,不仅要有知识技能,而且要有能力和态度等。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学习的知识技能及时巩固的重要途径;作业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作业从本质上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与教学价值互补,是推动学生独立学习、培养恒心毅力、自我约束、学会时间管理和快速进步的重要途径。在“双减”政策下,要想解放孩子,最关键是要解决的作业设计问题。第一、要设计好作业的时间。作业时间不是越长越好。其实我们从研究上来说,作业时间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第二、老师心中要有全体学生。很多老师预估布置的作业完成时间会高于学生实际完成的时间。其实这说明老师心里面是没有太多的学生概念的。老师在布置作业时 ,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看。我们老师还要考虑到日常积累、预习、复习整理、错题整理等额外的时间,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都是重要的。第三、我们老师要设计分层作业。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业的效果也就不同。老师要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总之,在设计作业时注重目标和内容的一致,既要设计科学,又要设计合理。这几个要素是紧密相关的。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作业内容原创题自 2020 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该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请问引起新型冠状肺炎的病毒属于以下哪一类生物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不属于生物原创题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近一半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我国每 2个人中约有 1 人携带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 40%至 60%。为了杜绝病从口入,保护身体健康,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已经成了当下餐饮新风尚。下列选项中,可以与幽门螺旋杆菌分为一类的生物是( )A.酵母菌 B.T2 噬菌体 C.青霉 D.乳酸菌改编题某同学按如图所示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中①②③代表的生物依次吻合的是( )绿萝,酵母菌,木耳天竺葵,大肠杆菌,青霉 C.菠菜,蘑菇,艾滋病病毒 D.衣藻,乳酸菌,新冠病毒改编题(4)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可以将我们学过的生物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类,阅读并分析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类群 1 的生物名称是 ,其生活方式为 ,当生存环境不利时,会形成 。构成类群 2 的细胞内的遗传物质裸露,无核膜包被,因此被称之为生物。酵母菌属于哪一类群 ,在环境适宜的时候,它的繁殖方式是。时间要求:20 分钟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1)C(2)D(3)D(4)生物根据有无细胞结构可以分为两大类,无细胞结构的一类为病毒,有细胞结构且有成型的细胞核称之为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但无成型的细胞核的称之为原核生物。酵母菌有细胞结构且细胞内有成型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环境事宜时进行出芽生殖。作业分析及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动物以及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类群的特征,通过对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回顾总结生物圈中的各类生物,可对整个生物界的全貌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应用科学的分类方法,有利于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本质及其意义。所以本课时作业内容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习生物的分类方法,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从而总结出生物分类的依据。第二课时作业内容必做题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的生物分门别类,划分了 7 个等级,遵循原则是 ( )A.生物形态结构的相似程度 B.生物生理功能的相似程度 C.外貌特征的差异大小D. A 和 B 都是下列有关“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种的生物必同科 B.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 C.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下列按照从大到小顺序进行分类的单位依次是( )A.界、门、纲、目、属、科、种 B.界、门、纲、目、科、属、种 C.界、门、目、属、纲、种、科 D.界、属、门、科、目、纲、种观察动物分类系统图解,回答下列问题。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 和 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图中的动物中, 与豹的亲缘关系最近;与豹的亲缘关系最远。抹香鲸属于哺乳动物,通过 (填“卵生”或“胎生”)产下幼患。选做题(原创)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生物多样性逐渐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国际社会于 1992 年制定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强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高了人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我国于 1992 年 6 月 11 日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同时,每年组织开展的 5.22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纪念活动成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 2014-2015 年中国行动方案》确定的一项重大活动。请你以“多样生物 一同守护”为主题,查阅相关文字或视频材料,绘制一幅手抄报。时间要求:必做题:20 分钟;选做题:时间上不做硬性要求。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1)D(2)B(3)B(4)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将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反之,生物分类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由图可知,豹和虎同属于豹属,亲缘关系最近,虎鲨与豹亲缘关系最远。抹香鲸属于哺乳动物,生殖方式为胎生,体温恒定。作业分析及设计意图:本课时顺承第一课时“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的内容,在对生物类群进行整理归纳的基础上,深入生物分类等级单位、等级分类的依据和意义的学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复杂多样性,理解研究生物必须依据生物共同特征进行科学分类的重要性,为后续理解生物种类多样性打下基础。 所以在作业设计上要求学生能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通过对图片内容的分析和总结,提高学生总结和归纳能力,通过对生物物种的认识,初步形成进化观点,感悟科学探索发展历程,加强科学分类思想意识。同时还设计了选做题部分,通过绘制手抄报,融入保护生物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生物分类地位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身边的生物。第三课时1、作业内容(1).每年 5 月 22 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内涵不包括( )A. 物种多样性 B. 环境多样性C. 基因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2).新华社 10 月 14 日电,由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和江苏农业技术总站合作试验种植的耐盐水稻在江苏如东进行测产,经专家团队机收实测,“超优千号”耐盐水稻的平均亩产量达到 802.9 公斤,再次刷新了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海水稻”的培育,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基因多样性 B.生物种类多样性C.生物栖息地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3).2020 年春节期间,武汉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与 SARS 病毒、MERS 病毒是同属于冠状病毒大家族里的“兄弟姐妹”,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4).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由于人们不合理利用野生生物资源,所以,我国也是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生物多样性仅仅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一般来说,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就越稳定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作“裸子植物的故乡”生态系统多样性受到影响时,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5).“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将造成农业、医院卫生保健、工业方面的根本危机,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威胁人类自身生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A.保护生物种类多样性 B.保护细胞多样性C.保护基因多样性D.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生态系统多样性(6).概念图是一种直观形象地表达知识结构的方式,它能有效呈现知识关联,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快速记忆。图 6-2-2 是“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 系”,A、B、C 三项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请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图 6-2-2(a)A 指的是 多样性;B 指的是 多样性;C 指的是多样性。可爱的狗狗们长相各异,属于不同的品种,这是由 多样性造成的。走进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是我们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这是指 多样性。2、时间要求:20 分钟3、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1). B (2).A (3).B (4).A (5).D(6).生物种类 基因 生态系统 基因 生物种类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突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察。 “认识生物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概念图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以及各层面之间的关系。通过帮助学生理解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同时渗透爱护自然保护动物和植物的意识。第四课时1、作业内容(1).2021 年 5 月 22 日是第 28 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其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相违背的是( )A.对生态林进行合理的采伐利用 B.对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C.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围湖造田D.为保护野生动植物建立自然保护区:(2).小明参加 “让生活走进自然”活动,活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下列叙述 中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C.多开采森林木材,改善我们的生活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3).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A.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B.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4).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 15 次缔约方大会(COP15)经国务院批准于 2021 年 5 月 17 日至 30 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会议总结过去 10 年,全球生物多样性履约工作,审议 2020 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确定 2030 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新目标。如图大会图标以不同元素组成一滴水,也是一粒种子的形状。水滴意味着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之源,水滴中包含身着民族服饰的小女孩、大熊猫、孔雀、蝴蝶、梅花和海浪等元素以甲骨文为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表达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 2050 年愿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球共建生态文明。COP15 将制定的 2020 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就像一粒种子在各缔约方和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培育下,未来 10 年将开出绚丽的花朵,并结出丰硕的果实。作为大会的东道主,我们应该大力宣传: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 多样性和 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而从长远角度来看,最根本措施是 。作为中学生,你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些什么?。(5).课外实践:设计并安放人工鸟巢或饲喂器。 2、时间要求:20 分钟3、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1). C (2).C (3).B (4)(a)基因 生态系统 (b)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c)由于各种原因,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作为个人我们除了要响应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之外,我们还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等。(言之有理即可)(5). 可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完成,设计并安放人工鸟巢或饲喂器,但要注意安全。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章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的同时,能够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中来。通过活动,学生既能形成爱护动物的情感,又能获得一定的技能。让学生将习得的知识化为具体的行为,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自己的力量。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同学们在调查校园生物种类时,发现了甲、乙、丙、丁四种植物。它们的分类情况如下:甲和乙同“科”不同“属”,乙和丙同“纲”不同“目”,丁和甲不在同一个“目”里。据你推断,共同特征最多的两种植物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丁和甲 D.都一样多生物分类就是依据某一标准将生物分门别类,即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或生物结构归为一类,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如图是将不同生物分为 A、B、 C、D 四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除病毒外,图中的其他生物都划归到 D 类,依据是它们都具有 结构。图中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 A 类,依据是它们都是 生物。图中将衣藻和葫芦藓、小麦、大豆归为 B 类,依据是它们都属于 类群。如果把 C 类生物分为草履虫、蝗虫和鲫鱼、家兔两类,则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 。若是将 C 类生物依据体温是否恒定划分,则属于恒温动物的有 。 3.阅读资料,分析回答问题。《中国自然观察 2016》评估了近 15 年间 1 085 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如图所示)。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猴、羚牛等也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护效应”。状况变差的濒危物种受到最主要的威胁,来自生存环境的改变和丧失。(1)资料中提及的动物所属类群特有的生殖特点是 。 (2)图中大多数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是 。(3) 生物多样性包括 的多样性、 的多样性和的多样性,“伞护效应”最直接的表现是保护了 的多样性,同时也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根据本章所学习的知识,尝试设计“生物的分类”思维导图,要求用文字描述各类生物的基本特征。周末和同学们一起参观西湖湿地公园,用表格的形式列出你所观察到的植物名称、描述它们的颜色、气味等形态结构特点。列举发生在你身边的两种威胁生物多样性的行为,作为中学生你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些什么?(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 对应单元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了解 理解 应用1 一 √ 易 选编 20 分钟2 一 √ 易 创编3 一、二 √ 较难 选编4 一、二 √ √ 较难 选编5 一、二、三 √ √ 难 原创(三)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1.A 2. (1)细胞 (2)单细胞 (3)植物 (4)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5)家兔 3.(1)胎生哺乳 (2)变差 (3)生物种类 基因 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 建立自然保护区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4.(1)思维导图示例“生物的分类”思维导图评价量表维度 评价指标 自评 互评 师评科学性 (30 分) 1.全面反映主体的内容2.文字表述准确、清晰3.概念之间的关联词使用恰当规范性 (30 分) 1.主题中心突出鲜明2.层次清晰合理3.布局合理,书写工整逻辑性 (20 分) 1.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2.各分支内容与主题关系密切创新性 (20 分) 1.色彩丰富、美观2.有跨学科的知识、观点和方法融合实施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开展评价、交流展示。5.植物 图片 名称 特征 颜色 气味 类别一二三四...威胁生物多样性的行为有:栖息地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作为中学生我们除了相应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此外,我们还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等(结合题意,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