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学 科:生 物年 级:八年级下册教材版本:人 教 版单 元: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目 录单元信息 2单元分析 2一、课标要求 2二、教材分析 3三、学情分析 4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 4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5课时作业一、《植物的生殖》课时作业 6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课时作业 10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时作业 13四、《鸟的生殖和发育》课时作业 17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21【单元信息】基本内容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生物学 八年级 第二学期 人教版 生物的生殖 和发育单元 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课时安排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1 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2 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3 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4 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单元内容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分属于“植物的生活”“遗传和变异”“生物学与社会 跨学科实践”三个学习主题。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以下次位概念。1、植物可以通过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无性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2、生物可以通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繁殖后代。3、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类跨学科实践活动: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可以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考虑“结构和功能”“物质与能量”“因果关系”等跨学科概念,设计恰当的装置,以满足生物生长的需要。具体内容和活动建议如下:1、植物的生殖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组织培养的活动或参观 组织培养生产基地。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过程 饲养家蚕或其他昆虫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过程描述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自制的孵化箱孵化鸡卵, 观察鸡卵孵化的全过程。二、教材分析(一)知识框架(二)内容内在逻辑分析以人教版教材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中的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和作业设计单元,内容聚焦生物通过生殖实现亲代与后代个体之间生命的延续;通过发育实现个体一生中生命的延续。生物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生殖方式的形成,即体现了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又展示了不同生物类群在物种的延续方面所表现的发展和进化。人的生殖和发育和微生物的生殖方式已介绍过,本章着重介绍植物的生殖以及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包括“植物的生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鸟的生殖和发育》”四部分内容。七年级上册学习了关于植物有性生殖和发育,但没有提出有性生殖的概念。由此复习引入,重点介绍无性生殖及其应用。对于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侧重点不同。在介绍昆虫时,以学生熟悉的家蚕和蝗虫为例,侧重讲变态发育的两种类型;在介绍两栖动物时,侧重讲两栖动物的体外受精和发育过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讲鸟类时,以鸟卵为突破口,侧重于鸟类对陆地环境的适应,同时强调了鸟类复杂的繁殖行为。在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的生殖过程和特点时,还突出生殖和发育与人类生活以及环境的关系。三、学情分析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学习了人的生殖和发育,细菌、真菌、病毒的生殖方式,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同时有一定的求知欲,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判断、推理、观察、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和能力基础。因此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生活中看似非常熟悉,但在认知上却又很模糊的入手,让学生主动发现自己不科学的认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回答生活中相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每个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作业设计中首先课前完成自主预习并完成相关习题,涉及基础知识完成难度较小,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初步了解;能力提高和课后拓展则建构知识体系,将学习延伸至课后,对学生的能力有一定要求,力求每位同学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力争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1、通过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描述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通过认识鸟卵,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通过扦插和嫁接的应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对水环境的依赖,鸟类复杂的繁殖行为,关注与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生态观等生命观念。2、通过类比推理认识植物的无性生殖;通过比较理解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区别;通过比较分析蛙与家蚕的发育过程,形成蛙的发育也是变态发育;通过比较和分析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认识到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初步能够独立思考和判断,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发展科学思维,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3、尝试扦插一种常见植物,观察记录其生长发育过程,初步具有科学探究和跨学科实践能力,能够分析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初步确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4、通过资料分析,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逐步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通过设计“爱鸟宣传画”和宣传语,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树立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动物保护,成为美丽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单元作业设计思路】《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单元包括“植物的生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鸟的生殖和发育”四部分。在“双减”的大环境下,作业设计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控制题量,精选题型,避免重复性、机械性作业,同时将开放性、实践性作业纳入学生视野。因此以本章的重要概念为基石,考查学生对动植物的生殖过程和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联系生产实践和突出生殖和发育对人类生活以及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等方面内容。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课前预习、能力提升、知识拓展(课后开展,选做)(课前预习) (能力提升) (拓展活动)课前预习部分:课前学生自主预习,围绕次要概念关键词,设计填空、填图、排序和选择等多种形式,涉及基础知识,题量少,难度较小,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初步了解。能力提高部分:完成新课学习后独学生立完成,主要是联系生活实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设计了填图、选择、探究,填空等多种形式,控制题量,精选题型,达到对知识的巩固提升,同时建构知识体系。拓展活动部分:本章内容与生产实践、人类生活和环境联系紧密。因此安排了三个活动:尝试月季扦插、探讨两栖动物的兴衰与生活环境变迁,将学习延伸至课后。开展时间较长,完成有一定难度,可独立完成,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作业设计帮助学生构建本章的知识结构框架,引导学生熟练识记基础知识点;通过设计课时精练题目加以巩固,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联系日常生活实际的问题,强化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课时作业】第一课时:《植物的生殖》一、作业内容(一)自主预习1 、植物的生殖有不同的方式。由 结合形成 , 再由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 。不经过 结合,由 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为 。2、下列几组植物的繁殖,哪组属于无性繁殖?( )①鼠尾草靠丸花蜂传粉繁殖后代 ②玉米种子种下去长出玉米植株 ③小麦靠风力传播花粉进行繁殖 ④马铃薯块茎上的芽眼里会发出芽来 ⑤竹鞭节上的芽可以形成竹笋,进而长成新竹子 ⑥秋海棠的叶子发出芽和根,进而长出新的秋海棠植株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二)能力提升从个体水平看,生物体的寿命都是有限的,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从整个生物圈来看,生命总是不断地延续和发展着,通过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演绎着延绵不绝、跌宕起伏的生命乐章。植物的生殖方式较为多样,人类对遗传学的研究也是从植物的生殖开始的。1、如图所示为植物的生殖发育,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①是 ,成活的关键是 。②是 ,可用植物的茎尖、叶片、茎段或花药、花粉等外植体置于条件下,在培养基上培养。③是 ,植物的幼体是 ,由 发育而来。④是 ,茎段上方切口 ,下方切口 ,并去掉叶片。茎段必须带有 。(5)①②④都属于 ,优点为 和 。③属于 , 优点是 。2. 认识了植物无性生殖的特点,就可在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有农业技术员发现甲地枣树高产优质;乙地枣树生长健壮,但果实产量低、品质差。他想用嫁接的方式改良枣树,帮乙地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则他应该用 地枣树作为 ,地枣树作为 ,最后结出 地枣树的果实。(三)拓展活动 课外实践:探究扦插月季成活的条件月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品种繁多、花色丰富、姿态万千,被称为 “花中皇后”。月季常用绿枝进行扦插繁殖,常年都可进行。月季一般春季在 4月下旬至 5 月底,秋季在 8 月下旬至 10 月底进行扦插,剪取粗壮的枝条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月季扦插成活需要什么环境条件?问题:1、选择月季茎段将上方的切口切成水平,下方的切口削成斜面,需要保留多少节比较容易成活?2、为什么要将月季扦插在普通泥土、泥炭和蛭石三种不同的基质中?分析和讨论:问题1:课本已介绍月季茎段的处理,对于选择多长茎段却不甚清楚。由此引导 学生分析植物扦插时,茎段的长短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茎上叶片的多少与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的关系,探究扦插茎段的长短影响成活率,认知扦插成活的内部因素。问题2: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除了内部因素还有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温度 水分和湿度、氧气、光照、插壤(基质)等。考虑四月底开展实践活动,排除温度因素。根据已有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普通泥土、泥炭和蛭石,认识到普通泥土保水性不如泥炭,泥炭由于保水性好因此透气性不如蛭石。通过设计对照实验,探究水分和空气影响扦插的成活率,认知植物扦插成果的外部因素。(组别材料处理扦插时间照料方法观察记录第2第4第6第8第10第12)假设 1:每段保留两到三个节的发育状况良好的月季茎段更容易成活。为检验假设是否合理设计如下实验:天 天 天 天 天 天甲 保留一个节 月季茎段 四月下旬 扦插好的月季放在背阴处或树荫下,早晚可晒点太阳,最初 4-5天每日喷水次数多一些,保护叶片不脱水。以后可早、中、晚各喷水一次,逐渐减少喷水次数,直至 3-5 天喷水一次。每两天观察一次。乙 保留两个节 月季茎段丙 保留三个节 月季茎段丁 保留四个节 月季茎段假设 2:透气性和保水性也会影响月季扦插的成活为检验假设是否合理设计如下实验:组别 扦插基质 扦插时间 照料方法 观察记录第 2 天 第 4 天 第 6 天 第 8 天 第 10 天 第 12 天1 普通泥土 处理好的月季扦插到基质 中,放在背阴处或树荫下,早晚可晒点太阳,最初 4-52 泥炭 四月 下旬 天每日喷水次数多一些,保 护叶片不脱水。以后可早、中、晚各喷水一次,逐渐减3 蛭石 少喷水次数,直至 3-5 天喷水一次。每两天观察一次。二、时间要求:自主预习(5 分钟) 能力提升(12 分钟) 课后拓展(15 天左右)三、评价设计(一)参考答案自主预习:1、两性生殖细胞;受精卵;受精卵;有性生殖;两性生殖细胞;母体;无性生殖;2、D能力提升:1、(1)嫁接;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2)组织培养;无菌(3)有性生殖;胚;受精卵(4)扦插;水平;斜向;芽(5)无性生殖;迅速扩大繁殖量;保持优良特性;有性生殖;后代适应性强 2、甲;接穗;乙;砧木;甲(二)评价建议作业 内容 实施 主体 评价内容自主预习 学生 自我评价用时: 难度(简单/一般/较难)完成好的题目: 完成差的题目: 需巩固的知识点: 同学互评 评价等级: 需加强的学习内容: 评价等级:优秀: 良好: 一般:能力提升 教师 评价内容 学业质量 等级说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和特点 解释举例说明无性生殖的类型 描述说出嫁接成活的关键 描述说明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 描述描述有性生殖的发育过程 解释说出扦插活动的注意事项 描述无性生殖在生活中的运用 应用评价等级:优秀: 良好: 一般:拓展活动 学生 了解扦插的一般过程 了解,体验假设1探究月季扦插的自身条件 探究假设 2 探究月季扦插中环境条件 探究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 设计意图自主预习 1 通过填关键词,完善对有性生殖 和无性生殖概念的初步认识 过课前自主预习,初步形成植物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概念,学会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2 通过选择练习,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能力提升 1 说明各种植物生殖方式的特点和方法 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观察各种植物生殖方式的图例,比较和分析植物不同生殖方式的异同、特点,熟知植物无性生殖的方法、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通过嫁接的实例分析,提升学生对无性生殖知识的运用能力。引导学生认同无性生殖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关注无性生殖技术的发 展状况2 尝试运用植物无性生殖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课后拓展 体验扦插的一般过程,探究月季扦插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 植物无性生殖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根据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尝试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考虑“因果关系”等跨学科概念,组织学生探究影响月季扦插成活的内部因素(保留的节个数)和外部因素(水分和空气),设计恰当的实验计划,激发学生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动脑、动手的兴趣,发展核心 素养。第二课时:《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作业内容(一)自主预习(图二)1、悠悠文明史,漫漫丝绸路,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请认真观察图一家蚕在各阶段的形态结构,将图按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进行排序,并填写在横线上: 。家蚕一生要经过 、 、 、 时期。A B 图一 C D2、如图二,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 、 、 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 。(二)能力提升从个体水平看,生物体的寿命都是有限的,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从整个生物圈来看,生命总是不断地延续和发展着,通过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演绎着延绵不绝、跌宕起伏的生命乐章。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类群之一。图一、图二分别为家蚕、蝗虫的生殖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二[ ]中填图中序号)图一 图二1、从图中可以看出,家蚕、蝗虫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 ,个体发育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 2、图一所示家蚕的幼体[ ]与成体[ ]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养蚕是为了获得蚕丝,为提高家蚕蚕丝的产量,应该设法延长家蚕的 期。唐代李商隐的著名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认为诗句中“到死”二字用得是否恰当? 。你能改用其他词替换,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吗? 。3、图二所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① →② →成虫,成虫和②在和生活习性上基本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与家蚕发育相比,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不经历图一中[ ] 时期。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苗,使农作物遭到破坏,所以蝗灾会威胁到世界的粮食安全,在 消灭蝗虫可有效预防蝗灾。二、时间要求:自主预习(5 分钟);能力提升(15 分钟)三、评价设计(一)参考答案:自主预习:1、BDCA;卵,幼虫,蛹,成虫;2、变态发育;3 卵;若虫;成虫;不完全变态能力提升:1、受精卵;变态发育;2、②;④;完全变态发育;幼虫;不恰当,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受精卵;若虫(跳蝻);形态结构;③蛹期;若虫期(二)评价建议作业内容 实施主体 评价内容自主预习 学生 自我评价用时: 难度(简单/一般/较难):完成好的题目: 完成差的题目: 需巩固的知识点: 同学互评 评价等级: 需加强学习内容: 评价等级:优秀:良好:一般:能力提升 教师 评价内容 学业质量 等级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描述描述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解释描述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解释说出变态发育的特点 理解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异 同点 理解昆虫在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中 的作用 应用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一般: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 设计意图自主预习 1 通过观察图片,认识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 课前学生自主预习,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图片排序和填空的形式,对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完全变态和 不完全变态有初步的认识。2 通过观察图片,认识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能力提升 1 准确说出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以简答题的形式,设计少量的书面作业,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1、通过学生对家蚕、蝗虫生殖和发育示意图的观察和比较,除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有着整体的认识,还考察学生对家蚕、蝗虫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掌握情况,区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能够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等思维方法,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2、让学生分析李商隐的《无题》诗句中是否准确,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从生殖和发育的角度,设计提高蚕丝的产量以及消灭蝗虫的时期,关注昆虫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理解科学、社会、环境的相互关 系。2 描述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理解完全变态发育的含义。3 解释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理解不完全变态的概念,能够区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第三课时:《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作业内容(一)自主预习1、青蛙繁殖期间雄蛙以 的方式求偶。繁殖时雌雄个体会出现 现象。如下图,青蛙的发育过程依次为 、 、 、 。其他两栖动物和青蛙一样,成体与幼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发育方式叫做 。2、下列关于蝌蚪的说法,错误的是( )A.蝌蚪形态很像鱼 B.蝌蚪在发育后期可产生四肢 C.蝌蚪用鳃呼吸 D.蝌蚪要经常浮出水面用肺呼吸(二)能力提升从个体水平看,生物体的寿命都是有限的,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从整个生物圈来看,生命总是不断地延续和发展着,通过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演绎着延绵不绝、跌宕起伏的生命乐章。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生殖发育方式,还需要依赖一定的环境条件:1、图为青蛙发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雌、雄蛙有抱对现象,这对提高 率有重要的作用。抱对后雌蛙产卵,雄蛙排出精子,精子和卵细胞在 中完成受精。 从图中可以看出蝌蚪的外形像 ,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运动器官的变化是 ,呼吸器官的变化是 ,因此生活习性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青蛙的成体与幼体相比,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发育方式叫做 发育。2、两栖动物是非常古老的动物类群,对环境的依赖性强,因此常被称作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类群。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①他们提出的问题: ②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实验组号蛙受精卵数量模拟环境1100A2100清水和化肥3B清水和洗涤剂)③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如下表:(蛙受精卵随机分组)④ 实 验 组 1 中 ,A 应 是 ; 实 验 组 3 中 ,B 应 是 , 原 因 是。 实 验 时 需 要 定 时 观 察 记 录 的 内 容 是。 支 持 上 述 假 设 的 实 验 结 果 是。(三)拓展活动:科普小论文1989年,在首届世界两栖爬行动物学大会上,生物学家们注意到了两栖动 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减少,且比脊椎动物中的其它类群都面临更大的灭绝风险。 2004年,对全球两栖动物濒危状况的首次评估结果显示,全球两栖动物受威胁(被 评估为易危、濒危、极危)比例为32.5%。2016年,我国学者对我国当时已知的 408种两栖动物的濒危状况进行了评估,受威胁的两栖动物共计176种,占评估物 种总数的43.1%,远高于全球两栖动物的受威胁比例。272种中国特有两栖动物中,有48.9%属于受威胁物种,明显高于我国两栖动物的总体受威胁水平。为培养学 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围绕“两栖动物与环境”开展撰写科普小论 文好活动。主题:1、探讨两栖动物在发展史的兴衰过程2、探讨两栖动物的兴衰与生活环境变迁之间的变化3、调查本地近十年两栖动物在当地的数量变化,分析原因。对象:初二学生时间:一个月内容:1、通过查阅报刊或网络收集资料,或到当地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监测的部门实践走访调查。2、小组合作完成科普小论文,并在班级展示。二、时间要求:自主预习(5 分钟);能力提升(15 分钟);实践探究(一个月内总结形成资料)三、评价设计(一)参考答案自主预习:1、鸣叫;抱对;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变态发育2:D能力提升:1、受精;水;鱼;尾→四肢;鳃→肺;变态;2、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吗?;清水;100;保证变量唯一;每组蛙卵的孵化数;第一组蛙卵的孵化率最高。(二)评价建议作业内容 实施主体 评价内容自主预习 学生 自我评价用时: 难度(简单/一般/较难)完成好的题目: 完成差的题目: 需巩固的知识点: 同学互评 评价等级: 需加强的学习内容: 评价等级: 优秀:良好:一般:能力提升 教师 评价内容 学业质量 等级举例说明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特 点 描述用探究实验验证水环境的质量对两 栖动物生殖的影响 理解、运 用拓展活动 学生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通过实践考察和资料整理,分析得出两栖动物数量减少的原因,关注生态问题 教师评价: 分析、理解、实践应用、 关注同学互评:科学性、创造性、实践性评价等级:优秀: 良好: 一般: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内 容 作业分析 设计意图自主预 习 1 通过回忆知识和看图作答,巩固两栖动物生 殖和发育的过程(以青蛙为例) 通过课前自主预习,初步形成 以两栖动物发育过程为主要内容的的知识框架2 通过选择练习,加深对青蛙发育过程中形态 结构和生理变化的认识能力提升 1 综合考查学生对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理 解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特点的认识和理 解,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和探究能力,强化思维。引导学生初步关注生态问题对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影响,形成生物与环 境相互适应和影响的观念。2 检验学生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和关于水环境对两栖动物生殖的影响的认识,初步关注生态问题。拓展活动 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分析问题及探究实践的能力。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形成对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的正确理解,作出判断。 通过实践活动和分析,加深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渗透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参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问题的讨论,作出理性 解释和判断。第四课时:《鸟的生殖和发育》一、作业内容(一)自主预习1、2018 年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诞生了。从一颗纯正的“无壳蛋”到长出眼睛、羽毛……鸡宝宝的每日成长变化牵动了万千网友的心。许多人感动于生命的奇迹与美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取一枚新鲜鸡卵,用手掌适度用力握一下,鸡卵没有被捏破,鸡卵表面的卵壳具有 作用用剪刀轻轻敲打鸡卵的 (填“钝端”或“尖圆端”),将卵壳敲出裂纹,用镊子小心将敲碎的卵壳和外壳膜除去,会发现该处有小空腔即图中【 】 ,内有气体,可为胚胎提供氧气。卵黄的表面有一个白色的小圆点,该结构就是图中的【 】 ,将来可能发育成小鸡。2、鸟类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并伴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 、 、 、 、 和 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二)能力提升从个体水平看,生物体的寿命都是有限的,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从整个生物圈来看,生命总是不断地延续和发展着,通过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演绎着延绵不绝、跌宕起伏的生命乐章。鸟类作为陆生动物,它在生殖和发育上充分体现了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鸟卵的复杂结构是鸟类的生殖适应于复杂多变环境的基础。(如图)鸟卵中的 和 能为胚胎发育提供保护,并能减少水分的丢失;同时,和 中贮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这都有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2、鸟类各种复杂的繁殖行为,是鸟类适应复杂多变陆地环境的保障。请将鸟类的繁殖行为与其意义连线:求偶 为收集和孵化鸟卵、哺育雏鸟提供舒适的场所交配 为胚胎的发育提供了适宜且稳定的温度等条件,提高了孵化率筑巢 使鸟卵在雌鸟体内完成受精,提高了受精率孵卵 保证了参与繁殖的鸟一般都具有良好的遗传信息育雏 为雏鸟提供了保护及生长发育所需的食物,提高了雏鸟的成活率鸟类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并伴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有没有例外呢?所有阶段都有例外吗?(三)拓展活动:爱鸟周活动民谚曰:“不打春日三月鸟”。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每年 4、5 月是鸟类繁殖的关键时期。因此,1981 年。国务院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地气候情况,将每年的 4 月至 5 月初的某一个星期确立为“爱鸟周”,芜湖市每年在“爱鸟周”都开展多种活动进行宣传。在今年的“爱鸟周”来临之前,我校决定开展爱鸟周活动,特制定本方案。活动目的:结合爱鸟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同学们学习有关鸟类的常识,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从小做起、爱鸟护鸟、保护生态”的意识。活动对象:全体初二学生活动时间:4 月中旬——5 月上旬主题:关爱鸟类、和谐相处活动内容:1、上完浏览有关鸟类的知识。2、请同学们为“爱鸟周”设计一幅“爱鸟宣传画”,并附相关宣传语,画作要求:(1)必须是原创,不得抄袭;(2)画纸尺寸:A3。3、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上交宣传画和宣传语,选择优秀的作品在学校宣传栏展示。学生作业展示:二、时间要求:自主预习(8 分钟) 能力提升(7 分钟) 拓展活动(三周)三、评价设计(一)参考答案:自主预习:1、(1)保护(2)钝端;⑧;气室(3)⑥;胚盘 2、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能力提升:1、卵壳 卵壳膜 卵白 卵黄 2、(1)(2)无论各种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都具有求偶、交配、产卵等行为。(二)评价建议作业内容 实施主体 评价内容自主预习 学生 自我评价用时: 难度(简单/一般/较难):完成好的题目: 完成差的题目: 需巩固的知识点: 同学互评 评价等级: 需加强学习内容: 评价等级: 优秀:良好:一般:能力提升 教师 评价内容 学业质量 等级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 发育的结构特点 描述说出岛类复杂繁殖行为 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解释拓展活动 学生 评价内容教师评价: 美观性、创造 学生评价: 美观性、创强化学生对鸟类生殖繁 性、实践性 造性衍的关注,激发学生对鸟类的爱护。评价等级: 优秀:良好: 一般: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 设计意图自主预习 1 对鸟卵的结构与各 部分结构的功能的考察。 通过看图和阅读教材,对鸟卵的结构 和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并对胚盘等结构的功能产生质疑。2 说出鸟类生殖和发 育的一般过程。 描述鸟类生殖和发育的一般过程,思 考这些行为对鸟类生存有什么意义能力提升 1 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 点。 认识到鸟卵复杂的结构是适应复杂多变的陆生环境的基础,并形成结构 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点。2 理解鸟类繁殖行为复杂的内在原因,加深对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认识。 认识到鸟类复杂的繁殖行为才使鸟类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分析生殖和发育过程是否具有例外的问题,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辩证思维,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能 力。拓 展 活 动 强化学生对鸟类生殖繁衍的关注,激发学生对鸟类的爱护 课后开展活动,让学生将爱鸟护鸟的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爱鸟护鸟的意识,树 立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检测内容(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题)1、植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下列关于有性生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 B.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性状 C.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 D.能综合双亲的优良特性,加快繁殖的速度2、丝绸是以“蚕宝宝”吐出的细丝为原料织成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化紧密相连,也促进中外文化和经济的交流。吐丝发生在家蚕一生中的哪个时期( ) A.卵 B.成虫 C.蛹 D.幼虫3、由于南瓜的根系要比黄瓜的根系发达,现代温室内种植的黄瓜,很多都是以南瓜为砧木,把黄瓜的芽或枝作为接穗,嫁接获得。你推测一下,结出的黄瓜的口味是( )A.南瓜口味 B.黄瓜口味C.南瓜和黄瓜的混合口味 D.与黄瓜和南瓜都不同的口味 4、如图为植物的几种繁殖方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是嫁接,常见的方式有芽接和枝接 B、乙的繁殖方式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C、丙过程中种子的形成需要经过传粉和受精 D、方式甲和乙繁殖后代的速度没有丙快5、为提升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下列植物栽培过程中可采用嫁接技术的有( )①潍县萝卜 ②昌乐西瓜 ③安丘蜜桃 ④潍坊烟草 ⑤诸城板栗 A.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6、“穿花蛱蝶深深见”和“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两句诗中描述的蛱蝶和蛙在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相似之处是( )A.有性生殖,幼体和成体差别很大 B.无性生殖,不完全变态发育 C.有性生殖,幼体和成体很相似 D.无性生殖,完全变态发育7、在我们的学习中,采用对比联想的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分析,鸟卵中与菜豆的子叶和玉米的胚乳功能相似的结构是( )A.卵白和卵黄 B.卵白和卵壳C.卵黄和胚盘 D.卵黄和卵黄膜8、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如图是几种生物生殖和发育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中四类生物的生殖方式都是有性生殖甲图与丁图所示生物的发育过程相同,都是完全变态发育 C.乙图所示的繁殖方式可以保持 a 的优良性状,缩短繁殖时间 D.丙图中的胎儿所需的营养直接由 c 提供9、下列关于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交配、产卵、孵卵是鸟类繁殖的必备环节 B.③是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C.⑦是系带,可以固定卵黄,起到保护作用D.鸟的受精卵从母体产出后,需要适宜条件才继续发育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完全变态的是 ( )①黄粉虫 ②蟋蟀 ③桦尺蛾 ④蝇 ⑤赤眼蜂 ⑥蝗虫 ⑦菜粉蝶 ⑧蝼蛄 ⑨螳螂 A.①②⑥⑧⑨ B.①③④⑤⑦ C.③④⑤⑦ D.②⑥⑧⑨(二)解答题(每空 1 分)11、如图是三种动物的发育过程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甲的幼体和成体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其幼体用呼吸,身体形态更像鱼,成体主要靠 呼吸,所以能够在陆地上生活。家蚕的发育和图 属一个类型,判断依据是有 期,这种发育过程叫 发育。乙和丙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生长,所以在幼虫的生长过程中有 现象,乙和丙中的很多种类都是农业害虫,其中在成虫期对农业危害较大的是 。12、小明同学学习了嫁接的知识后,很想利用家里的一些花卉尝试嫁接的技术。他在网上查阅资料,发现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可以增强蟹爪兰吸收营养的能力,容易成活,开花多。如图是小明嫁接蟹爪兰的图片,请根据资料和图片回答下列问题:写出一个影响蟹爪兰开花的非生物因素 。根据图片所示,在生物学上将这种繁殖方式称为 生殖,蟹爪兰被称为 ,而仙人掌被称为 。小明嫁接的这盆花过了一周发现蟹爪兰的叶片陆续凋落,不久蟹爪兰都枯萎死去了,据此推断有可能的原因是小明在嫁接时蟹爪兰和仙人掌的 没有紧密结合。13、如图为生物的生殖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图中 A、B、C 所示发育过程均为 发育。“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该诗描绘了梅雨季节蛙鸣声声的情景,这是雄蛙在用鸣声招引雌蛙前来抱对,以便完成受精。青蛙的受精方式为 。图 D 为鸡卵结构图,其中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的结构是[ ] ,其表面有胚盘,里面含有 。与图 C 的卵比较,鸟卵更适应陆地上的发育,请写出一个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图 E 中的[ 1 ] 。对比 A、B、C、D、E 和 F 所示的生殖方式,F 属于 生殖,该方式优点 。二、时间要求:30 分钟三、评价设计(一)参考答案1-5 DDBDB 6-10 AACAB11.(1)鳃;肺 (2)丙 ;蛹 ;完全变态 ;乙12.(1)水分 (2)无性;接穗 ;砧木 (3)形成层13.(1)变态 (2)体外受精 (3)3;卵黄;细胞核 ;鸟卵有坚硬的卵壳可以减少卵内水分的蒸发,卵大,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保证胚胎的发育(4)胎盘 (5)无性;繁殖速度快,提高产量,缩短繁殖时间(二)评价建议实施主体 评价内容教师 评价内容 学业质量 难度第 1、4 两题考察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的特点。 描述、理解 简单第 3、5、12 题考察嫁接特点和技术运 用。 实践应用 简单第 2、10 题考察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及 实例认识。 描述、应用 简单第 6、11 题考察对昆虫和两栖动物的生 殖发育方式和过程的比较 理解、比较、 分析 较难第 7 题跨单元考察对生物营养供给的 认识。 分析、运用、 关注 较难第 9 题考察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理解 简单第 8、13 题综合考察对不同生物的生殖 发育特点的认识和比较。 理解、运用 较难评价等级: A:40—32 分 B:24—32 分 C:12—24 分 D:12 分以下(将成绩换算成等级呈现)利用信度和效度等指标,对单元检测卷的质量进行反馈总结。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 设计意图1 描述有性生殖的特点 课时作业安排了实践、撰写科学小论文等多种形式拓展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单元检测内容应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在设计时,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采用选择题和简答题形式,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模式设计单元质量检测作业,最后将分数换算成等级形式呈现。 通过探讨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学生能描述生植物的生殖方式及特点;昆虫、青蛙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并运用所学内容类比、分析,加深对不同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的认识,并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初步形成基于证据和逻辑的思维习惯,关注人类活动、环境对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影响。2 认识完全变态发育的蛹期特点3 分析嫁接的特点4 通过实例分析无性生殖的特点5 列举说明常见的嫁接实例6 比较昆虫和两栖动物的发育特点7 类比植物和动物发育过程中供给营 养的结构8 综合分析生物的生殖发育特点9 分析说明鸟类的生殖和发育10 列举说明完全变态的昆虫实例11 比较昆虫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2 全面理解嫁接技术13 比较不同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