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生物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 生物学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的教材内容1 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2 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观察菌落3 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 细菌4 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三节 真菌5 第五单元第四章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6 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第一课时 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7 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第二课时 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教材出版社、模块、 单元 人教版、第五单元、第四章1、课标要求:本单元内容属于“第五主题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繁殖方式;认识它们与人类的关系。2、教材分析: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共分五节七课时,主要涉及“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先从宏观角度介绍细菌和真菌菌落区别,再从微观认识二者的形态结构、生殖等特点,最后又从宏观了解它们的作用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本章内容即能系统、完整地阐述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又能加深学生对“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理解,还能与后面“病单元(章)内容及教材、学情分析 毒”的学习奠定基础。 3、知识框架:4、学情分析:本章内容看似简单,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接触。可是在他们对许多生活现象的理解上,却存在许多的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单元(章)学习目标 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别》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 第二节《细菌》概述细菌的形态结构,举例说出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三节《真菌》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举例说出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进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列举细菌和真菌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举例说出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单元(章)作业目标 通过“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让学生区分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点以及它们生活需要的基本条件和分布特点。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酵母菌和霉菌,掌握它们的形态结构以及繁殖的特点。 手工制作孢子印,加强学生对孢子繁殖的理解。尝试制作酸奶或米酒等食品,了解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网络或书籍查阅灰指甲、足癣、猩红热、稻瘟病等发病机理,知道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包括有利和有害两方面。单元(章)作业设计思路 1.与教材相结合,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开放性。 作业形式多样,以“探究”“调查”“做一做”“练习”等不同形式呈现。 动笔与动手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材内容适度安排。 生活化作业,使理论知识用于生活实践。另附:分课时作业设计及单元质量检测作业设计。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 作业内容: 提供已经制备好灭菌的培养基分组探究 小组一:比较洗手前后手上细菌分布情况 小组二:比较裸地、草地、灌丛细菌分布情况小组三:比较厕所和教室细菌分布情况 时间要求:10 分钟 评价设计: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比洗手后的细菌多。裸地细菌最多,草地其次,灌丛最少表明植物能减少周围环境中的细菌。厕所细菌比教室多,表明细菌喜欢潮湿的环境 作业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认识外在世界。并养成勤洗手,注意卫生的习惯.以及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第二课时 1.作业内容: 为了检测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某同学做如下探究: 步骤一:取两套装有同一种培养基的培养皿,密封好,标上 1 号、2 号,并进行高温消毒后,置于无菌的环境中。 步骤二:将 1 号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 5~10 分钟,再盖上,封好。 步骤三:将 1 号、2 号培养皿放在相同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分析并回答问题: (1)步骤一高温消毒的目的是 。步骤二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个步骤? 。实验结果:可观察到 1 号培养皿 ,2 号培养皿 。本探究实验的结论是空气中有 和 。时间要求:5 分钟评价设计:参考答案:(1)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中原有的细菌和真菌,避免影响实验结果(2)接种(3)出现菌落;无菌落(4)细菌;真菌作业设计意图:通过习题了解细菌、真菌培养的基本步骤,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三课时作业内容:绘制细菌简图时间要求:10 分钟评价设计:能正确标出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荚膜、鞭毛、DNA作业设计意图:通过绘图能熟练掌握知识点,并且培养学生归纳终结的能力。第四课时作业内容:制作孢子印,材料:新鲜的蘑菇、白纸、剪刀、杯子。时间要求:10 分钟评价设计:利用孢子印设计各种图案和工艺品。作业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第五课时作业内容:查阅资料,了解灰指甲、足癣、猩红热、稻瘟病等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疾病。时间要求:10 分钟评价设计:让学生通过资料卡片或者文字的形式展示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各种疾病作业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拓宽视野,同时加强学生的卫生意识,为后面的传染病的学习打下基础。第六课时作业内容: 尝试制作酸奶。时间要求:10 分钟评价设计: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酸奶总结培养细菌的一般步骤,对于没有成功的要找出原因。作业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求真意识,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七课时1.作业内容:将动物的粪便、作物秸杆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利于 细菌的发酵作用产生 (即沼气)。这是开发农村能源的有效途径。发酵后的沼渣,含有丰富的 、 、 等,是庄稼的好肥料。无论制作哪种泡菜,其原理都是利用 进行发酵.食品保存是指在食品加工、运输和 保存过程中,为了提高食品的 性能,防止因 引起的腐败等,所采取的维持食品原有的 和 的方法。我们经常会在面包和馒头中看到一些孔洞,这些孔洞是 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的,它是 菌,经过 作用产生的产物.蒸熟的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和面时加入了 ,使面粉发酵产生的 气体遇热膨胀的缘故。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 . 2.时间要求:10 分钟设计评价:(1)腐生 甲烷 氮,磷, 钾(顺序可对调)(2)答案为:乳酸菌(3)答案为:优良 微生物 品质 风味(4)答案为:二氧化碳;酵母;发酵(5)答案为:酵母菌 二氧化碳 (6)答案为:抗生素作业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单元质量检测:一、选择题1.“超级细菌”是一种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它的产生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有关。“超级细菌”的结构特点是(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同 SARS 病毒一样无细胞结构C.有同真菌一样的细胞结构 D.没有遗传物质 2.只有 DNA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是A.乳酸菌 B.新冠肺炎病毒 C.草履虫 D.青霉 3.下列生产实践中,与微生物方面的知识密切相关的是A.食品生产 B.近视眼矫正 C.白鳍豚保护 D.农作物栽培二、填空题细菌的结构:有 、细胞膜、 和 这些基本结构,还有荚膜和 这些特殊结构。虽有 DNA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 生物。观察如图是酵母菌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填出各部分名称② ,③ ,⑤ 。酵母菌没有 ,所以它只能依靠现有的营养物质生活。酵母菌具有和动物细胞不同的结构是 和 。三、综合题小红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方案为:将甲乙两组落叶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你帮助小红一起分析该探究实验。实验前,小红必须将 (“同一种”或“几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这是因为细菌生存需要一定的 。该实验中同时设有甲组和乙组的目的是 。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 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说明细菌对植物遗体有 作用。四、尝试用简图表示细菌、真菌在宏观和微观的异同点时间要求:25 分钟设计评价:一 A、A、A 二 4 细胞壁、细胞质、DNA、鞭毛 5(1)细胞核、细胞质、液泡(2)叶绿体(3)液泡、细胞壁 三 6(1)同一种、水分(2)对照(3)乙、分解(前两题题属于简单题,可以通过课堂抢答的方式给出正确答案并再次加深对课本知识点的识记。第三题属于难题,通过订正讲解让基础薄弱的同学熟悉对照试验题的解答)四:此题属于中等题可以通过小组探讨的方式共同归纳总结,让学生对本章节的内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细菌 真菌菌落的区别 大小 小 大形态 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絮状、绒毛状、蜘蛛网状颜色 色浅 红、褐、绿、黑、黄形态结构的区别 单细胞无细胞核,杆、球、螺旋状 单或多细胞有细胞核,有菌丝生殖方式的区别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相同点 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是分解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