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生物学 八年级 第二学期 人教版 生命起源 和生物进化单元组织 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1 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2 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3 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单元内容在最新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属于“第八主题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解说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由。这部分对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看法,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拥有重要意义。具体内容和活动建议如下:详尽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描绘生命起源的过程。 概括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看法。 利用自制的“生物进化主要历程”拼图游戏板展开拼图游戏 绘制“生物进化树”(二)教材分析知识框架内容内在逻辑分析《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中的第三章,也是最后一章。前两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介绍的是生命的延续,变异也是延续中发展。本章则集中阐述了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发展。所以从知识内容角度看,本章是前两章的延续。本章分三节。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介绍了地球上从无生命到原始生命形成的过程。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引导学生利用比较的方法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通过模拟探究活动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并初步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了解掌握化学起源学说的概念,推测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了解化石如何形成?懂得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并熟悉化石分布规律。通过对动植物进化历程的归纳,总结出生物进化总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较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从四个方面逐渐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建立生物核心素养。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围绕着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并以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为指导生物学科的作业设计还应符合本学科特点,结合观察、比较、推测等方法,描述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生物进化历程及生物进化的原因。通过课堂或课后作业来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和表达能力采取多种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师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学和理解层次,进行分层设计作业。当前“双减”形势下,作业题的量明显减少,而题目的测评质量要提高。增加探究性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在命题中可以增加多选题和论述题等表现形式,内容上可以增加开发型开放型的试题,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维状况和逻辑推理水平,进而测评学生核心素养水平。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1.作业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始大气成分的是( )A. 甲烷 B. 氧气 C. 氢气 D. 氨关于地球生命的起源,下列哪一项的科学依据最充分( )上帝创造的女娲捏泥造人腐肉生蛆,腐草生萤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是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演变而来的原始大气可能形成许多简单有机物的自然条件是 、紫外线和 。如图是美国学者米勒等人设计的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首先把水加入 500mL的烧瓶中抽出空气,加入甲烷、氨、氢的混合气体,然后把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混合气体进入溶剂为 5L 的烧瓶中,在这些气体中连续火花放电一周,冷却后产物沉积在 B 瓶中,最后在 C 瓶中检测出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根据下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A 瓶内的气体模拟的是 的成分。(2)火花放电模拟的是 ,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 。(3)C 瓶模拟的是 ,被称为“原始生命的摇篮”。实验中的冷凝装置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上的过程。米勒模拟实验说明;在原始地球环境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无机分子)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其中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是在原始地球的 中形成的。时间要求:10 分钟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B 2. D 3. 高温 雷电 4.(1)原始大气(2)闪电 能量(3)原始海洋(4)降雨(5)原始大气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节作业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起源并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通过米勒模拟实验的探究学习初步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反馈课程教学效果,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课时作业内容(1)生命的进化不可逆转,但在科学家的努力下,物种的进化等种种谜团,正在被逐步揭开。某生物科学考察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生物化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些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依次是丙、甲、乙 B.乙层中的生物最高等、最复杂C.丙层中不可能有高等生物的化石D.在乙层中不可能形成低等、简单的生物化石(2)星期天小明与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他们走到蔬菜区、盆景区、水产区、看到以下商品。(紫菜) (苔藓) (多肉) (鸟巢蕨)(Ⅰ)将以上 8 种生物分成以下两类,请按要求填空。A(植物类) 。B(动物类) ,他们都 (属于或不属于)鱼类。 (Ⅱ)A 类中进化程度最高是 。 (Ⅲ)B 类中进化程度最低是 。 2.时间要求: 1 0 分钟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 (1) D (2) (Ⅰ)A(植物类):紫菜、苔藓、多肉、鸟巢蕨;B(动物类):甲鱼、章鱼、鲍鱼、桃花鱼;不属于;(Ⅱ)多肉;(Ⅲ)桃花鱼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二课时包括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和生物进化的历程两部分内容。作业 1 巩固“比较不同地层中化石分布来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方法。作业 2 检测学生“植物、动物进化过程”学习情况。多肉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六大器官,为被子植物。桃花鱼属于腔肠动物。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并认同生物学与其他学科、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同时又加深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从而促进核心素养养成。第三课时(生物进化的原因)作业内容(1)生物进化的内因是( )A、遗传和变异 B、过度繁殖 C、生长和发育 D、环境的变化 (2)生物进化的外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选择者和结果分别是( ) A、人类、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B、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异 C、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适应人类的各种需要D、树叶的多少、短颈长颈鹿的死亡和长颈长颈鹿的存活过度繁殖的生物个体都存在遗传和变异,通过生存斗争,最终适者生存,那么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A、生物之间相互排挤或残杀B、有利变异的个体和不利变异的个体互相竞争 C、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有限D、生物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使得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其中只有那些具有 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存活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那些具有 的个体则容易被 。在印度洋的南部有个克格伦岛,岛上经常刮风暴。当年达尔文在这个岛上发现昆虫一般呈现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昆虫的特点是翅膀异常发达,善于飞行,这种昆虫数量很少;第二种类型的昆虫特点是翅膀退化不能飞行,但是这种昆虫数量很多。试分析两种昆虫数量出现这样的两极分化现象的原因。时间要求:10 分钟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1)A、(2)B、(3)C、(4) 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不适应环境的不利变异;淘汰。(5)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第一种类型的昆虫翅膀异常发达,足够强壮,善于飞行,虽然这个海岛经常刮风暴,异常发达的翅膀可以让它们获得一定的生存机会;但是不够强壮的但是可以飞行的昆虫则容易被大风吹到海里而死亡,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总体较少,所以被保留下来的个体数量较少;第二种类型的昆虫虽然翅膀退化,不能飞翔,但是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有更多的机会生存下来,表现为适应环境,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所以被保留下来的数量较多。因此就出现了题目种的两极分化的现象。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用已学知识解释有关生物进化的现象和解决生物进化方面的实际问题。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内容1.大约 40 亿年前 ,地球还是炽热状态 , 陨石撞击导致地球失去了大部分的原始大气。原始地球大气与现在的空气在成分上有明显的差别 ,那时的大气成分主要是 ( )A.水蒸气、氢气、甲烷、硫化氢等 B.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氮气等 C.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氨等 D.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 2.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 )A.原始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的形成 B.原始界膜的形成C.有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D.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的相互作用已知物种 A 的化石比物种 B 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得多,那么( ) A.物种 A 比物种 B 的数量多物种 A 的结构比物种 B 复杂物种 A 是由物种 B 进化来的物种 B 比物种 A 高等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 )A.产生了有利变异 B.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C.产生了不利变异 D.产生了不遗传的变异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②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③大多数科学家认同,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④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推测生命可能来自地球以外的依据是( )①发现其他行星有水 ②在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 ③在星际间发现类似地球大气层的气体 ④在星际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分子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害虫对 DDT 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多数害虫本身对 DDT 具有抵抗力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右图所示为生物进化的历程示意图 ,据图回答 :图中的⑧代表 , 它诞生于 ,最适于陆地生活的无脊椎动物类群是[ ] ;最适于陆地生活的优势植物类群是[ ] 。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古代的[ ] 进化而来的。安乐蜥,外形如壁虎,趾宽大,爪尖锐,趾垫上有小钩,有利于攀附。在 2017 年,巴哈马群岛经历了两场飓风“伊尔玛”和“玛丽亚”;飓风过后,科研人员对飓风前、后安乐蜥的形态特征进行测量,结果记录如图:与飓风前相比,飓风过后存活下来的安乐蜥出现前肢长度 、后肢长度 、前肢趾垫面积_ 的特点。推测这样的特点可以让它们更好地攀附在树上。若要验证飓风对不同形态特征的安乐蜥有选择作用,请完善以下实验设计。Ⅰ.实验步骤①取一定数目的不同形态特征的安乐蜥攀附在木棍上面;②用吹风机以一定强度的风力吹安乐蜥,模拟了 环境;③一定时间后停止吹风,记录每只安乐蜥在木棍上停留的时间;④分别统计安乐蜥的附肢长度、趾垫面积的大小。Ⅱ.结果预测:从实验中木棍上安乐蜥的停留时长与形态特征两个方面来看,若结果为前肢更长、趾垫面积更大的安乐蜥停留时间 (填“更长”或“更短”),则说明飓风对安乐蜥具有选择作用,该形态的安乐蜥在生存斗争中更容易被保留下来。(,)(二)试题属性分析题号 考查知识点或能力点 设计意图 对应学了解 理解 应用1 原始大气成分 能比较原始大气和现在空气得出,前者没有 生物赖以生存的气体——氧气 √2 生命的起源与原始有机物 的形成之间的关系 能举出氨基酸的形成例子 √3 化石的形成及在地层中存在规律 尊重事实,说出化石与生物进化之间联系 √4 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影响生物的生存 运用具体实例解释变异的有利和有害 √5 科学的推理需要有力证据 确立正确的科学观,并尝试分析典型案例 做出合理推理 √6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总体认识 能概述本章内容,概括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7 超级细菌与抗生素的滥用 关注社会,积极健康使用抗生素 √8 生物进化历程及原因 认同化石是最有力的研究证据并领悟进化的历程 √9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认同并关注生物圈中“适者生存”的法则 √(三)评价设计1. A 2. C 3. B 4. B 5. D 6. A 7.D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 节肢动物 被子植物 爬行动物变长 变短 变大 飓风 更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