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免疫失调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免疫失调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4.3免疫失调
《课程标准解读》
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疾病,如过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
【教学目标】
举例说出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了解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的致病机理。
阐述HIV感染人体的机理,了解怎样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教学过程】
一、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免疫能力 )
1.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 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过敏原:花粉、毛屑,海鲜等
★3.特点:① ② ③
4.发生机理示意图:
二、自身免疫病:(免疫能力 )
1.概念:免疫系统攻击 物质
2.例子: 、
三、免疫缺陷病:(免疫能力 )
1.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如艾滋病)
【课堂探究】
探究1:关于艾滋病
1.中文全称: ,英文简写:
2.病因:由 引起的,属于 (类型的)病毒。
3.攻击对象: 细胞
4.结果:患者几乎丧失所有特异性免疫能力,保留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5.直接死因:
根本死因:
探究2:1.蚊子叮咬可以传播艾滋病吗?
2.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成 关系。
3.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从而导致人体 免疫全部丧失, 几乎丧失。
4.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 年。
特别提醒: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练习巩固:
1.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第二次刺激后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2.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
B.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
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
3.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体是一类分泌蛋白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4.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淋巴因子通过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作用
B.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C.效应T细胞都是由T细胞经增殖、分化形成的
D.人体获得某种免疫能力后,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将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课后作业】
课后习题,学习指导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