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知识精讲与分层训练 (含解析)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知识精讲与分层训练 (含解析)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知识精讲与分层训练
课程标准(2022年版) 课标解读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考点01 遗传与变异的区分
【典型例题】
1.“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
A.遗传现象 B.生殖现象 C.进化现象 D.变异现象
【方法指导】
(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2)遗传和变异现象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
考点02 生物的性状
【典型例题】
2.萌萌去农村看望奶奶,观察到了以下生物的不同性状。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猫的白毛与长毛 B.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C.桃的离核与黏核 D.西瓜的黄瓤与红瓤
【方法指导】
(1)相对性状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
(2)相对性状并不一定只有两种表现形式。如某种植物的花有白色、黄色和红色三种颜色,则相对性状有三种表现形式。
(3)生物的有些性状是可见的,如耳垂的有无、皮肤的色泽等;而有些性状则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如人的血型。
考点0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典型例题】
3.科研人员将开蓝色花的风信子中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类黄酮酶合成基因,导入红色蝴蝶兰植株中,培育出了开蓝色花的蝴蝶兰。以上事实说明
A.基因控制性状 B.性状控制基因 C.基因就是性状 D.基因与性状无关
【方法指导】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有些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如同一根萝卜长在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颜色有差异。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4.下列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苹果树上的果实有大有小
C.豌豆植株有高有矮 D.菊花有白色和黄色
5.有的人是单眼皮,有的人是双眼皮,在生物学上将这些形态、生理特征叫做(  )
A.基因 B.性状 C.遗传 D.变异
6.下列各组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圆粒和黄粒 B.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病
C.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
7.“多莉”羊的培育运用的生物技术是( )
A.发酵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克隆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8.将同一品种的蒲公英种在不同环境中,叶的形态差异较大。这一现象说明生物的性状( )
A.不受基因控制 B.会受环境的影响 C.只受基因控制 D.只受环境影响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B.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C.家兔的黑毛和长毛 D.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10.下列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11.东东发现萝卜的地上部分是绿色的,地下部分是白色的,下列猜测合理的是( )
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②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
A.① B.② C.②③ D.①③
12.通过转基因技术培养的老鼠比普通老鼠要大许多。研究者是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射入普通鼠的(  )
A.卵细胞 B.受精卵的细胞质中 C.受精卵的细胞核中 D.精子细胞中
13.科学家将一段来自发光水母的基因整合到普通小鼠的基因中,培育出的小鼠外表与普通小鼠无异,但在黑暗条件下可以看到新品种小鼠的身体发出绿色荧光。科学家培育新品种小鼠采用了(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杂交技术 D.发酵技术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4.外显率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群体中某一基因型(通常在杂台子状态下)个体表现出相应表型的百分率。比如说,玉米形成叶绿素的基因型AA或Aa,在有光的条件下100%形成叶绿素,基因A的外显率是100%;而在无光的条件下,则不能形成叶绿素,我们就可以说在无光的条件下,基因A的外显率为0。下列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不是基因作用的结果
B.生物的性状仅是环境作用的结果
C.生物的性状仅是基因作用的结果
D.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5.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之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B.性状只受基因控制
C.性状表现不同,基因可能相同 D.性状表现不同,基因可能不同
16.下图为转基因大鼠的产生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培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B.将受精卵注入代孕小鼠的输卵管内
C.生殖过程中传递的是性状 D.生物的性状会受环境的影响
17.我国科学家成功地把外源基因导入到新疆长绒棉的DNA分子上,获得了抗虫、高产的棉花新品种,这个事实可以说明(  )
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B.生物的性状都可以遗传
C.人与植物的基因相同 D.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18.阅读下列“显微注射转基因超级鼠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 。
(2)由此可推论,在生物的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超级鼠的获得应用了 技术,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物称为 。
(3)生物的性状是受 控制的,有些性状的表现还受到 的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遗传是指生物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所以,“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变异现象。
故选D。
2.A
【分析】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家兔毛的黑色或白色、人的双眼皮或单眼皮等。为了描述方便,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详解】BCD选项中桃的离核与黏核、西瓜的黄瓤与红瓤、鸡的玫瑰冠与单冠,都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BCD不符合题意;A选项中猫的白毛与长毛,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正确理解相对性状的概念是做好该题的关键。
3.A
【分析】本题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详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基因能通过生殖过程遗传下去,性状不能遗传,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故选A。
4.A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详解】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A符合题意。
B.C.D.苹果树上的果实有大有小、豌豆植株有高有矮、菊花有白色和黄色都是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个体间的在性状上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因此不属于遗传现象,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分析】(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上的相似性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人的单双眼皮就是性状。在生物学上将这些形态、生理特征叫做性状。
故选B。
6.A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详解】A.玉米的圆粒和黄粒,圆粒是玉米的形状,黄粒是玉米的颜色,不属于相对性状,A符合题意。
B.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病,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
C.水稻的早熟和晚熟,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C
【分析】生物技术也叫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电子工程、生物反应器、灭菌技术以及新兴的蛋白质工程等,其中,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工程的核心。
【详解】A.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A不符合题意。
B.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培养抗虫棉利用的是转基因技术,在棉花的细胞中转入了能抵抗虫害的基因,B不符合题意。
C.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如克隆羊“多莉”就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克隆技术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子宫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C符合题意。
D.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一品种的蒲公英的遗传物质相同,而表达的性状不同,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
【详解】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一品种植物体细胞的基因型相同,但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导致的表现型不同。同一品种的蒲公英种在不同环境中,叶的形态差异较大,蒲公英的基因型未发生改变,故是环境影响了性状表现,B符合题意。
故选B。
9.C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的形状有圆粒和皱粒、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等。
【详解】ABD.豌豆的高茎与矮茎、番茄的红果和黄果和鸡的玫瑰冠与单冠,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
C.家兔的长毛与黑毛,是家兔毛的长短与颜色不同,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分析】基因型是指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
【详解】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双眼皮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A正确。
B.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因此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B正确。
C.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因此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C错误。
D.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双眼皮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D正确。
故选C。
11.C
【分析】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叶绿素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
【详解】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萝卜长在土壤以上的部分见光,能够形成叶绿素,故颜色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不能够接收到阳光的照射,不能形成叶绿素,因而是白色的。另外这也能说明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控制,又受环境影响。可见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C
【分析】转基因技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物质。
【详解】转基因超级鼠产生的过程:
研究者将该基因控制鼠的个体大小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普通鼠的受精卵的细胞核中,C正确。
故选C。
13.B
【分析】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DNA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个体。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
【详解】A.克隆技术,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含义是无性繁殖,A不符合题意。
B.转基因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将水母的基因整合到普通小鼠的基因中培育出新品种,这属于转基因技术,B符合题意。
C.杂交是同一物种之间遗传物质的组合,水母和小鼠不是同一物种,C不符合题意。
D.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通过生物催化剂(微生物细胞或酶)将有机物质转化成产品的过程,D不符合题意。
因此选B。
【点睛】了解生物技术的应用是解题关键。
14.D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详解】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环境的影响,分析题目可知:玉米形成叶绿素的基因型为AA或Aa,说明控制玉米叶绿素形成的基因为显性基因,但即使基因型为AA或Aa,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叶绿素,在无光的条件下也不能形成叶绿素,由此可见,生物体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符合题意。
故选D。
15.B
【分析】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2.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3.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详解】A.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A正确。
B.生物的性状受到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B错误。
C.因为基因型相同时表现型可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发生改变,C正确。
D.性状表现不同,基因可能不同,D正确。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控制性状的两条途径,掌握基因、性状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6.C
【解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详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一个基因对应一个性状。转基因超级鼠,是在普通鼠的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注射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再使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结合,这样才能使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可见该培育方式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传递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生物的性状会受环境的影响,C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过程。
17.A
【分析】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遗传物质中,培育出的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该技术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的运用说明了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详解】基因是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把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植入烟草细胞中的DNA分子上,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的能力,说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故选A。
18.(1) 鼠的个体(体积)大小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 (控制性状的)基因 转基因 转基因动物
(3) 基因 环境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详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体积)大小,通过超级鼠产生的过程可知,控制鼠的个体大小的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给后代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该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3)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