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从森林古猿到现代人类,从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能理解现代人类是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通过分析课本上露西的化石,尝试分析骨骼变化与人类进化的关系,进而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科学思维:通过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进一步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和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3.探究实践:通过资料推测人类的起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通过合作讨论,分析人和类人猿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4.态度责任:认同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进化观点,渗透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圈其它物种的态度责任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难点:采用对比的方法观察、总结归纳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三、教学设计思路
视频导入,从而引出人类起源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利用已知的知识大胆进行猜测。从而引出关于人类起源的各种学说。聚焦目前证据较多的达尔文的进化论。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展示现代类人猿的图片,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导比较分析:类人猿和人类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有哪些异同,再通过课本的讨论题,得出结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从猿到人的进化”,让学生站在科学家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去证实这个进化的过程。首先是从地质学家的角度,从图片和文字资料去分析自然环境变化的变化对森林古猿的影响,增强态度责任感;其次从考古学家的角度去比较挖掘出来古人类化石和辅助资料,让学生理解人类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直立行走、制造工具、火的利用和语言的产生,都是促进成“人”的关键元素,
通过时间线总结归纳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大致过程,最后进行技能训练:区分事实和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用80秒从猿到人面孔的进化过程。引入本学期的主题“人”。让学生翻开目录,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今天这节课则是从宏观的角度去了解人类是从哪儿来的。
简单了解人类起源的几种学说,
【新课学习】
学习目标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图片展示四种类人猿。
1.请同学们猜测:这四种类人猿,谁与我们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学生进行猜测。
师补充:黑猩猩与我们的亲缘关系最近,是科学家通过基因检测,再比较人与现代类人猿的基因得出的结论:我们与黑猩猩基因相似程度最高,所以亲缘关系最近。
2.观察与思考
①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
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
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
生活环境:主要都分布在亚非等地的热带森林中,
生活方式:树栖生活,依靠大自然来获取食物,没有制造工具、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没有语言文字的交流能力。
②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③随着人类数量的不断增加,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人类数量增多的原因: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的能力,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及医疗技术的发展;
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
自身原因:现代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
人文原因:人类开发森林,破坏、污染环境。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拓展探究:你认为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类吗?(课前想一想,议一议)
不会。现代类人猿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已完全适应现代森林的生活环境。其形态、结构、生理、习性与原始的古猿不同,一旦森林遭到破坏就可能灭绝。因此,“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猿共祖,我们应该要保护森林、保护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渗透责任态度)。
学习目标二、从猿到人的进化
过渡: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观察与思考:
1.阅读课本 P4,想一想,1000万至 2000万年前,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对当时的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地质学的角度)
2.在地面生活的古猿是怎样逐步进化成为人的呢?
3.科学家通过化石证据去研究过林古猿到人的进化。
过渡:没有人穿越到1000多万年前去亲眼见证这个进化过程,那科=科学家是怎么推测出来的呢?最直接最有利的证据是什么?古人类学家,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证据1:距今300万年前的人类远祖——露西化石
资料补充:“露西”名字的由来
在埃塞俄比亚,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具距今320万年的完整的女性古猿人骨架化石,并被明确归为人族。这是当时发现的最早的完整古人类化石。
考古学家们感到非常高兴和兴奋,于是在营地里唱歌、跳舞,开派对进行庆祝。此时,营地里一直反复播放的就是当时非常流行的英国披头士乐队《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于是他们决定为这具骨骼化石起名字“露西”,从此之后,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证据2: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遗物 — 石器
证据3:火的使用对人类发展有何意义?
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复杂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脑的发达。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使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和合作。就这样,在和残酷的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经过漫长的岁月,人类从自然界中的弱者变成了强者。甚至强大到能够改变生物圈的面貌。
总结归纳:从猿到人的进化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如上图
【技能训练】 区分事实和观点
根据阅读第6页的短文,你能判断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吗?
1.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事实)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事实)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事实)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观点)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观点)
【课堂训练】 教材P6-7
【好书推荐】人类简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