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2.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3.关注食品安全。(教学重点)1.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2.关注食品安全。(教学难点)1.什么是合理营养。2.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展示教材第32页“想一想,议一议”的图文资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方便面能经常代替正餐吗?为什么?【学生活动】思考,根据生活经验回答:方便面不能代替正餐,因为方便面中的营养不够全面、均衡,不符合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过渡】怎样才算是合理营养呢?新知探究一、合理营养【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2~33页图4-23。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些图片所示的做法是否正确?会产生什么后果?【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讨论,交流。【教师活动】依次展示教材第32~33页图4-23中的图片,指导学生进行分析:这些图片中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不吃早饭会导致血糖供应不足,进而出现头晕、心慌等现象;偏食会造成身体某种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盐分摄入过多会使血压升高,影响身体健康,还会造成人体内钙的流失,引起骨质疏松症等,因此每日的食盐摄入量应少于6克;高热量会引起身体肥胖,导致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等。【学生活动】一边观察图片,一边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合理营养?【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尝试回答问题。【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总结: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不少也不多,比例适当),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并进行记忆。【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3页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怎样做到合理营养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交流。【教师活动】展示平衡膳食宝塔的图片,讲解: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谷类、果蔬类、肉类、乳类及油脂类。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1.每天摄入量最多、最少的分别是哪类食物?2.青少年每天应比成人多摄取哪类食物?【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尝试回答问题。1.每天摄入量最多的是谷类,最少的是油脂类。2.青少年每天应多摄入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即宝塔中的肉类、乳类食物。【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出示资料,讲解肥胖人群和消瘦人群应该如何注意合理营养。教师最后总结:“平衡膳食宝塔”提倡城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教师活动】讲解:我国营养学家还指出,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食;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和30%左右。【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旨在明白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教师活动】讲解:为了给居民提供最基本、科学的健康膳食信息,我国营养学会制定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我们应该怎样做到健康膳食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尝试回答:①食物多样,合理搭配;②吃动平衡,健康体重;③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④适量吃鱼、禽、蛋、瘦肉;⑤少盐少油,控糖限酒;⑥规律进餐,足量饮水;⑦会烹会选,会看标签;⑧公筷分餐,杜绝浪费。【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让其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为家长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午餐食谱。展示设计午餐食谱的目的要求与提示,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学生活动】阅读目的要求与提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尝试设计一份午餐食谱。二、食品安全【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4~35页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食品安全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了解食品安全问题。【教师活动】讲解:食品安全问题贯穿于生产、运输、加工、储存、烹饪等全过程。【教师活动】展示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如何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讨论。【教师活动】根据图片进行讲解: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是否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买肉时一定要看是否是检疫合格的;不能吃有毒的食品;蔬菜和水果可采取清水浸泡、冲洗或削去外皮等方法,尽可能减少农药残留物;不滥食野生动物;保持厨房和炊具干净,等等。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有关食品安全的建议呢?【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仔细阅读课前搜集的几种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上的文字,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1.我们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的哪些内容?2.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3.购买蔬菜、鱼、肉等非包装食品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根据生活经验回答。1.应关注包装上的营养成分,是否有食品生产许可编号,以及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及厂家地址等。2.根据包装袋上注明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时间进行推算。3.看蔬菜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买鱼时,看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观察鳃的颜色;买肉时还要看是否有检疫部门的印章。【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讲解: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我国自2009年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教师活动】出示绿色食品的两种标志的图片,提出问题:你们认识这两个标志吗?【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尝试回答。【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进行总结:在我国,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购买绿色食品时可关注这两种标志。【教师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个,我们应该注意食品安全。那么,能用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喂养家禽、家畜吗?为什么?【学生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回答:不能。因为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中的有毒物质会大量积累在家禽、家畜的体内,这不仅影响了家禽、家畜的生长发育,而且人吃了这样的家禽、家畜,也会因有毒物质进入人体而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了什么是合理营养以及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还了解了食品安全的问题及对策。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一定要按时吃早饭、不能偏食,少吃高盐、高热量的食物,要营养均衡;不能吃有毒的食品,不能滥食野生动物;购买食品时一定要特别关注该食品是否安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