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年级 八年级 课时规划 1课时课题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3.通过完成进化树,总结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地层、化石、始祖鸟、各种细胞色素C的比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根据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排列出生物进化顺序,进一步锻炼用比较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化石的介绍,激发学习兴趣和热爱科学的态度。 2.通过比较法的应用,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3.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思想。认识到要保护生命,热爱生命。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节课的要求是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教材中安排了两部分的学习内容,即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2.通过完成进化树,总结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难点: 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教学过程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引入 新课 师:大约在46亿年前我们的地球形成了,经过10亿年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经过漫长演变才有了现在形形色色的生物,在这过程中有新的生物种类出现,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如作为地球上达一亿多年的“霸主”恐龙,那现在让我们在《复活的恐龙帝国》里一睹它的尊荣。播放视频片段,提出问题:视频中出现的恐龙造型是随意设计的吗?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利用教材技能训练里的素材和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视频《复活的恐龙帝国》来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面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化石做铺垫。)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 教学 一、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小组合作】欣赏化石图片和化石标本,总结出化石概念。 师:白板播放恐龙化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手中的化石标本,思考以下问题:1、你看到里面有生物吗?2、仔细找找,有什么生物?3、有几种生物? 生:有生物,有植物的,有鱼的等。 师:播放其它化石图片并提问:你看到的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呢? 生:这些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师:说的非常好。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它们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有规律的。这是美国科罗拉多州地形图,一般来说,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所以下层地层的年代比上层的古老。 同学们请比较那一地层是最古老的?我们在最下面的地层中看见了什么?中间的?上面的?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说明越古老的地层里出现的生物化石,其结构和数量是怎样呢? 生:越古老的地层里出现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数量越少。 比较同源器官,说明生物的亲缘关系。 师:比较完化石,我们再来比较不同环境中五种动物的前肢(白板播放鸟、蝙蝠、鲸鱼、马、人前肢图片),从外形上看,形态和功能相同还是不同?内部结构基本相同还是不同? 生:从外形上看,形态和功能不同,但内部结构基本相同。 师:因此,这些器官都是同源器官,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只是在进化过程中,同源器官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逐渐出现了形态和功能上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同源器官来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微课】比较一些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 师:生物进化是一种长期渐变的过程,这种渐变除了表现在生物的形态、结构、胚胎发育生理方面的系统演变外,还表现在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让我们通过微课来学习比较一些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说明人与哪种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生:观看微课,学习比较细胞色素c的方法,并思考回答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总结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方法-比较。 师:刚才的学习中我们一直使用了一种科学方法——比较,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现在让我们来比较一下现代的鸟类、爬行动物和郑氏始孔子鸟的化石复原图,说说它们的相同点?由此推断鸟类有什么进化而来? 生:郑氏始孔子鸟有鸟类的翅膀,又有爬行动物的爪子,它可以爬树又能在空中飞翔。它的存在说明鸟类是有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师:引导学生中考链接,科学家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推断,鸟类可能是由___________进化而来的? 生:爬行动物。 探究合作, 师生互动,共同学习新知。新课 教学 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师: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的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我们可以看一下科幻动画片(播放视频),它很好的演绎了动物进化的历程。 生:观看视频。 师: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后来才出现了真核生物,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现在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经历了哪些进化环节呢?现在让我们小组合作,大家动动脑、动动手完成卡片上空缺的知识,然后把它们挂在进化树的合适位置上。 生:小组合作,完成进化树的填图。 师:请小组代表在黑板上展示完成的进化树,并讲解从树根到树顶所代表的生物类群。其他同学纠正与自己小组不同的地方。 师:在刚才的活动过程中,你是否发现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通过播放科幻动画片,让学生大致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知水平。新课 教学 三、生物进化的新证据 师:关于生物进化的历程,目前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弄清楚,不过,随着新的研究手段的应用和新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物进化过程的认识将越来越接近历史原貌。很多生物进化的新证据是可以在我们辽宁发现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的大自然给我们馈赠的礼物。 观看微课 帮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新证据,扩展了教材以外的新证据,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进行情感的升华。 观看微课: 帮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新证据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根据化石记录分析,马由前足具有四趾的始祖马进化而成,在进化过程中四肢越来越长,足趾个数逐渐减少、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下图是马在不同进化阶段的前足结构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其进化顺序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①→②→③ D.④→③→②→① 【答案】C 【分析】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答。 【详解】根据化石材料所了解的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整个发展过程,经过学者们的多年研究,马的进化过程大致如下:马的祖先是生活在5500多万年前新生代, 第三纪、始新世的始(祖)马,它们的身体只有狐狸那么大。前足4趾着地,后足3趾着地。大约过了1000多万年,到渐新世时才出现了中马。体大如羊,前后足均有3趾,中趾明显增大。又过了1000多万年到中新世时出现了草原古马。前后足均有3趾,但只有中趾着地行走,侧趾退化。身体已有现代的小马那样大,四肢更长。到了更新世出现了真马,身体达到现代马的大小,中趾充分发达,趾端成为硬蹄,牙齿除齿冠更高外,咀嚼面的褶皱更为复杂,反映出对奔驰于草原和嚼食干草的高度适应。从图中可以从得出:腿骨结构越来越长、足趾个数逐渐减少4→3→1、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图是马在不同进化阶段的前足结构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其进化顺序的是④→①→②→③。 故选C。 二、综合题 1.如图为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 (1)原始生命形成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具有 体的[A] 。 (2)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B] 和[C]蕨类植物,但[B]和[C]的生殖离不开水。后来,部分[C]进化成原始的 ,包括[D] 和[E] 。[D]和[E]的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3)从植物进化的历程来看,植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 ,由 到 ,由 到 。 【答案】(1) 叶绿体 藻类植物 (2)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3) 复杂 低等 高等 水生 陆生 【分析】植物进化的历程: (先裸子植物后被子植物)。 【详解】(1)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后开始进化,一部分进化成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具有叶绿体能够自养的A藻类植物。 (2)植物进化的历程为:生活在海洋中的A原始藻类(具有叶绿体),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B苔藓植物和C蕨类植物,使原来的不毛之地开始披上了绿装,但是,它们的生殖还都需要有水的环境,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C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D子植物和E被子植物,由于花粉管的出现它们的生殖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3)通过对不同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生物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规律。 q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1、化石: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2、比较: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课堂 小结 (反思) 大教育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给学校教教材,但是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学应该是通过活动点燃学生的智慧,活动教给学生学习生物的“钥匙”,让他们信心十足地打开了认识科学的大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及生物进化的历程。课程中通过赏析化石实物与图片,比较地层中化石情况,分析图文资料、进行微课学习等手段学习了比较的学习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小组合作动手制作进化树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的进化历程,总结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本节设计了一环接一环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利用媒体资源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关生物进化的知识,是无法从现实中加以验证的。充分利用各种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得出结论,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的程序步骤科学,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按照学生的思维顺序展开进一步的教学。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感觉有困难,而且会比较自然。课后 作业 见(分层作业),达到巩固训练,完成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