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教学设计)年级 八年级 课时规划 1课时课题 第一节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 2.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2.培养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对待各种不良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思想。 2.了解人人都可能有情绪问题,从而建立对他人的理解和关心,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良好品质及尊重他人和他人的隐私。教材分析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三章的内容。通过健康状况的测试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问题,了解健康的全面定义,理解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在个人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情绪问题,因此,本节还介绍了保持愉快心情的方法,帮助学生主动调节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2.认识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教学过程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引入 新课 播放《健康歌》视频,与学生一起跟唱,创设情境,引出健康话题。 引述: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是人生永恒的话题。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才能更好地了解自我,增进健康。 揭示主题:第三章 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第一节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齐唱激趣 听取引述新课 教学 一、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完成教材的测试内容 (学生热情高涨,完成健康小测试,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 测试注意事项: (1)个人独立完成,不要与其他同学商量。 (2)这只是测试而不是考试,目的只是让你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评价。 (3)最后的分数仅供参考,并不是绝对的,请不要有任何思想负担。 (4)如果别人不希望把自己的分数告诉你,不能强问。请尊重同学间的隐私。 在各组中,各小组答案并不统一,证明同学们善于思考分析。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并不能截然分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为此要正确理解健康三方面的关系。 讨论: 1.这些题目都说的是哪些方面的呢? 答:这些题目中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2.涉及到身体健康的项目有:第2、5、7、9、13、14、16、21、23 3.涉及到心理健康的项目有:第1、3、4、6、7、17、18、20、24、25 4.涉及到社会适应的项目有:第1、3、8、10、11、12、15、19、22 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况,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教师对健康的定义进行解读:三层含义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阅读课本上相关内容,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共同学习健康的定义. 把握方法 科学测试新课 教学 二、保持愉快心情 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当你遇到挫折或者不顺心的事情时,生气、紧张、焦虑、抑郁等有害健康的情绪便会随之而来。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①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②选择恰当的方式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 ③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以减少内心的失望。 心灵上引起了共鸣,纷纷诉说平常自己的排遣高招,畅谈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情,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师:马克思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能够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课件:警钟长鸣)从资料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引导学生谈如何增进健康? 生:畅谈从资料获得的启示: 他们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认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设计意图:典型事例为学生敲响了警钟,知道有心理问题要及时排遣,否则会引起多种后果。 师: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古诗云: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你们有烦恼吗? 生:踊跃举手,纷纷诉说平常自己的排遣高招,畅谈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情,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听音乐、打篮球、大哭一场、散步、在QQ上大骂、大吃一顿、打游戏、大喊、爬山、自我安慰、、、”组长和老师一起记录。 真情表述 宣泄烦恼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升入初二后,小明感到压力很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为了减轻他的心理压力,你能给他的建议有( ) ①锻炼身体,乐观面对 ②逃避现实,沉迷手机网游 ③放弃学习不再努力 ④参与家务劳动,热爱生活 ⑤和家人聊天,放松心情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答案】B 【分析】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试着运用改变认识、转移注意、控制意志、合理宣泄等方法,将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 【详解】①锻炼身体,乐观面对;④参与家务劳动,热爱生活;⑤和家人聊天,放松心情,这三条对策都能将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进而减轻心理压力。②逃避现实,不去面对;③放弃学习,不再努力,这两条对策都不能将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也不能减轻心理压力,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二、综合题 2.某中学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八年级学生小明期中考试成绩下降很多,他的班主任与其家长通电话后发现小明偷偷将带回家的成绩单改了分数,就找小明谈话。小明感到丢了面子,为了发泄情绪,把教室的窗玻璃砸了。 (1)你认为小明同学在 方面不够健康。 (2)如果你遇到小明的这种情况,你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① ;② ;③ 。 (3)小明调节情绪的方法属于宣泄,利用这种方法调节情绪时应该注意 、 也要适当,避免损坏公共财物、伤害别人等。 (4)作为中学生,你认为怎样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① ; ② 。 【答案】(1)心理 (2) 通过转移注意力法 宣泄烦恼法 自我安慰法 (3) 对象和场合 方法 (4) 做到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 正确认识自我,保持愉快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分析】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包括躯体、生理健康,还包括精神、心理健康。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据此答题。 【详解】(1)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包括躯体、生理健康,还包括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小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另外,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学校里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不但要重视学生生理健康,更重视心理健康,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更为重要。因此,认为小明同学在心理方面不够健康。 (2)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综上分析可知,如果你遇到小明的这种情况,调节自己的情绪是通过转移注意力法;宣泄烦恼法;自我安慰法。 (3)小明感到丢了面子,为了发泄情绪,把教室的窗玻璃砸了。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属于宣泄,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 (4)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从以下做到:做到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正确认识自我,保持愉快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使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发挥等。 Q 课堂小测试,达标与巩固。板书设计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健康: 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是不虚弱。 保持愉快心情: 1.有意识的转移话题 2.宣泄烦恼 3.自我安慰课堂 小结 (反思) 通过健康状况的测试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问题,了解健康的全面定义,理解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在个人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情绪问题,因此,本节还介绍了保持愉快心情的方法,帮助学生主动调节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目前,社会上普遍关注健康问题,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在此形势下,也在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并了解着与此有关的话题,健康和长寿也是每一位学生的追求。学生很希望通过课堂教学获取关于健康的知识,他们对此部分内容比较感兴趣,因此,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和认知动力为课堂注入了活力。教师在此基础上,如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切实关注到学生的健康问题并真正使其受益的话,就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发现各自身上的健康问题,同时在与同伴的切磋中寻找解决的办法。课后 作业 见(分层作业),达到巩固训练,完成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