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 保护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的内容,认识生物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节特别注重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现在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刻不容缓的,从而积极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中。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肋及其原因。(2)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2.过程与方法运用类比迁移等方法,认识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三、教学重难点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重点)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重点、难点)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激发热情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动物,在长江里生存繁衍了两千多年,然后,近几十年来,它们的数量迅速减少。2006年,科学家沿着长江专门调查白鳍豚的数量,结果连一头也没有发现。一个经受了漫长岁月考验的物种,为什么会在最近这短短的几十年中走向灭绝呢?(二)生物种类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明确教学目标列举了我国的一些珍稀动植物(PPT展示)随着各种珍稀生物现状画面的出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提高了课堂效率。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好铺垫。【讨论交流并回答】森林是全球50%~90%陆生生物的家园,但森林面积的锐减,目前全世界只剩下五分之一的森林仍保持着较大面积和相对自然的生态系统。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50%,而今天仅有21.36%。藏羚羊是我国的特有物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86年在西藏、新疆、青海三省藏羚羊栖息地,平均每平方公里有3~5头。由于藏羚羊的羊绒比金子还贵重,因而遭到盗猎者疯狂的偷猎。到20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平方公里仅存0.2头。近些年来,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所增加,但已濒临灭绝,然而盗猎者的枪声仍然不时作响。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在20世纪后期的近20~30年间,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原因,水底生活的动物从113种减少到26种,在渔获物中除了放养鱼类外,原有的60多种鱼已难见到。水葫芦是我国100多年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用它来净化污水,但近几十年,引入我国云南省昆明的滇池后,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覆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1.森林大面积减少对生物多样性有哪些影响?答:森林大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乱砍滥伐。森林大面积减少造成空气、地面湿度减低,使阴湿植物减少或衰亡,同时使动物失去栖息地和食物,一些动物种类急剧减少。2.什么原因造成藏羚羊灭绝?答: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使非法武装盗猎分子对藏羚羊进行疯狂的捕杀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3.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为什么导致水生动物种类减少?答:生活污水排入水体,大大促进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使藻类植物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遗体被分解时,大量消耗水中氧气,并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导致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种类和数量锐减。4.水葫芦的疯长为什么会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答:水葫芦的疯长,使得其他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失去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导致其他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5.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答:除以上因素外,还有工厂废气排放导致的大气污染,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牧民过度放牧,渔民过度捕捞,部分人的法律法制观念不健全和全球气候变化等。总结:人类的捕杀、过度利用和开发;栖息地的破坏;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等。此外我们对生物多样性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三)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明确教学目标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展示各种保护区能充分运用图像和视频,扩展教学中的通道。视听结合, 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习的积极性。知道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探讨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图文并茂给学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1.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2.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3.自然保护区还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其他措施,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还有迁地保护和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一起呼吁“善待生命,也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信息技术传递信息量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以丰富的图片、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以灵活多样的资料分析题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有效地记住相应的知识,形成相应的能力。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通过观察学习,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及保护环境,保护生物资源的自觉性。(五)达标测评,总结延伸1.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一般不包括(C)A.易地保护B.建立自然保护区C.引入外来物种D.法制教育和管理2.我国特有的或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珍稀动物有100多种,下列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的一组是(C)A.扬子鳄、东北虎、啄木鸟B.华南虎、梅花鹿、藏羚C.金丝猴、褐马鸡、朱鹮D.大熊猫、黑颈鹤、蒙古马3.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B.动物衰老死亡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C.引入外来物种一定有利于丰富本地的生物多样性D.生物资源可再生,因此可以随意开发利用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A.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C.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5.四川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关于保护大熊猫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是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B.是为了保护基因的多样性C.是为了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是为了提升大熊猫的知名度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A.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B.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C.屠呦呦用黄花蒿提取的青蒿素治疗疟疾,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D.2020年起长江实行十年禁渔属于迁地保护(六)课下总结与拓展训练反思学习,目标达成,完成分层作业五、板书设计6.3 保护生物多样性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人类的捕杀、过度利用和开发;栖息地的破坏;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最有效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植物园、动物园,种质库法律保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