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结构、呼吸方式、运动方式等。
学生能够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生能够列举出常见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代表种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和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结构、呼吸方式和运动方式。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
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方式,如呼吸和运动机制。
区分不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两栖动物(如青蛙、蝾螈)和爬行动物(如蛇、蜥蜴、乌龟)的图片、视频和模型。
显微镜、放大镜、镊子等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包括知识点、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
预习相关知识点。
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课堂要点。
四、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展示一些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图片,提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些动物,并询问他们对这些动物的初步印象。
过渡语:“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两类特殊的动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新课讲解】(25分钟)
1.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10分钟)
展示青蛙、蝾螈、蛇、蜥蜴和乌龟等动物的图片和模型,介绍其主要特征:两栖动物通常有湿润的皮肤、四肢和不完全的肺;爬行动物有干燥的鳞片皮肤、四肢(或无四肢)和完全的肺。
讲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活习性: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水陆两栖;爬行动物主要生活在陆地上。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和模型观察,帮助学生建立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直观印象,理解其生物特性和适应陆地生活的方式。
2. 实验探究:观察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呼吸和运动(5分钟)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呼吸和运动方式,加深学生对这两类动物特征的理解。
实验步骤:
1. 提供显微镜和放大镜,让学生观察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呼吸器官(如肺和皮肤)和运动器官(如四肢和肌肉)。
2. 指导学生观察两栖动物在不同环境中(水中和陆地)的呼吸和运动方式变化。
3. 让学生尝试描述所观察到的特征,并与同学分享。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动物标本,避免损坏;观察后要将标本放回原处。
3.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5分钟)
讲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作为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一些种类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讨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一些种类被人类用作食物来源(如蛇肉、龟肉);一些种类具有药用价值或观赏价值;一些种类对农业和林业有益(如捕食害虫)。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人类与这两类动物的密切关系。
4. 常见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代表种类(5分钟)
举例说明常见的两栖动物(如青蛙、蝾螈)和爬行动物(如蛇、蜥蜴、乌龟)的种类,并指出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和比较,帮助学生加深对不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之间差异的认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互动环节】(10分钟)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生态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并准备小组报告。
小组报告: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报告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提问环节: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特征、生态作用等方面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引导。
【总结提升】(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强调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态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布置课后作业:收集更多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交流。
五、课后练习
选择题:
1. 下列哪项不是两栖动物的特征?
A. 湿润的皮肤
B. 四肢
C. 完全的肺
D. 水陆两栖生活
2. 下列关于爬行动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爬行动物都有四肢
B. 爬行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
C. 爬行动物主要生活在水中
D. 爬行动物有干燥的鳞片皮肤
3.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A. 蛇
B. 乌龟
C. 青蛙
D. 鳄鱼
4. 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一些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被人类用作食物来源
B. 所有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都具有观赏价值
C. 一些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对农业和林业有益
D. 一些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具有药用价值
填空题:
1.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湿润的__________、四肢和__________的肺,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__________生活。
2.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干燥的__________皮肤、四肢(或无四肢)和__________的肺,主要生活在__________上。
3. 常见的两栖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常见的爬行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之一是作为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此外,它们还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如一些种类被用作__________来源、具有__________价值或__________价值等。
六、教学反思
1.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图片展示、模型观察和实验探究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小组报告等互动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在讲解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态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实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实验探究环节,由于时间和器材的限制,部分学生可能未能充分参与到实验中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优化实验设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实践机会。
4. 此外,在课后练习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仍存在混淆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知识点的巩固和复习环节,通过更多实例和对比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5.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目标。同时,我也会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效果,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