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5.3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5.3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教案

资源简介

第5单元 面 积
第3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61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在探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度量的合义,培养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面积公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师:我们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
预设:平方厘米(cm )、平方分米(dm )和平方米(m )。
师:你能比画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吗?
(教师指名学生上台比画。)
2、探究新知
1.提出探究问题,突出度量的本质。
【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4(1)】
师: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试着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预设1:我先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将这个长方形铺满,然后再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正好摆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预设2:我只在长边和宽边上摆正方形,然后用乘法计算。
每行摆5个,可以摆3行。它的面积是5×3,等于15平方厘米。
在学生说出这一方法,教师追问: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呢?
2.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4(2)】
(1)小组合作:任意找几个长、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摆。边操作,边填表。
(2)汇报交流。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成果?
在学生展示完后,教师选取一些数据将表格补充完整。
(3)抽象概括,提炼公式。
师: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说一说,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是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在实际应用中概括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4(3)】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预设1:第一个图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
面积:5×2=10(平方厘米)
预设2:第二个图形的长和宽都是3厘米。
面积:3×3=10(平方厘米)
师:第二个图形是什么图形?
预设:正方形。
师:根据这道题,你能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预设:正方形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61页中间的“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汇报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强调:从长方形中剪出的最大正方形就是以长方形的宽为边长的正方形。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1题、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面积和会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测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次教学中,我把问题抛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理解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意义,并在实际应用中概括出了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整节课,我都是以学生为主,在关键地方加以提示,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