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第四节食 品 安 全课时目标1.举例说出几种鉴别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2.学会利用pH试纸测定液体食品是否腐败变质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3.联系生活实际,关注食品安全,能够在生活中辨别某种食品的安全性。4.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参与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归纳总结食品的安全问题,学会鉴别食品是否安全。学习难点:实验探究食品是否腐败。课时活动设计播放视频或图文资料,提出问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那么,怎样鉴别食品是否合格 食品安全知识都有哪些 设计意图: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2~3种食品包装袋,根据课本P20《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标准,围绕食品包装袋上的标签内容进行对比。先从理论上弄清楚怎样鉴别食品标签是否合格;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如何确保自己购买的食品是安全的。设计意图:通过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自主归纳购买食品时的注意事项,重点包括:1.是否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2.是否有厂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并注意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3.查看食品颜色是否正常。4.购买肉制品最好到规范的市场,要买盖有检疫印章的肉。5.谨慎购买小商小贩、路边小摊销售的食品。教师提出问题:怎样鉴别过期或腐败的食品呢 先引导学生总结检验食品质量的常规方法,如一看二闻三摸四检验等;再由事先安排好的学生演示实验——用pH试纸检测新鲜的粥和已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了几天的粥,让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总结检验食品质量的常规方法,使学生对腐败食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演示用pH试纸检测粥的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如七年级学生不懂pH的含义,教师可先给学生讲解一下。为什么新鲜的粥和已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了几天的粥的pH不同呢 这是因为粥在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微生物会大量繁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会使粥的pH值降低,若食用这样的粥则不利于身体健康。除了过期的食品之外,食品安全的问题还有哪些呢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结合课本正文内容,归纳总结食品安全问题。设计意图:食品安全问题和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可以归纳出大部分的食品安全问题,若归纳不全,则可组织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正文补充完善。师生总结食品安全问题:1.由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问题。2.农药、兽药、有毒化学物品和激素等有害物质引起的食品污染问题。3.含有有毒成分的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4.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5.假冒伪劣食品问题。6.新型食品中的安全问题等。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3“开眼界”,了解什么是绿色食品,分清A级和AA级的区别。讨论人类的活动与环保、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绿色食品的相关知识,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统一性。第一章 第四节 食品安全1.食品安全的基本常识2.怎样购买安全食品3.新鲜食品与过期食品的区别4.绿色食品当堂练巩固性作业: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