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7.3.1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7.3.1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三章 人类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一、章节学习主题
  本章内容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22》)第二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和第三个学习主题“生物与环境”,内容涵盖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
二、章节学习内容分析
  1.本章内容的课标分析
  本章内容属于《标准2022》规定的第二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和第三个学习主题“生物与环境”的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达成以下目标:
(1)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大概念: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要帮助学生形成2个重要概念:我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安全。
  《标准2022》对这一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主动宣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生物多样性;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实例,形成保护生物圈的社会责任意识。
  2.本章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包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环境”三节内容。第一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主要是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的类型及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第二节《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生物多样性的范畴;我国生物物种的现状;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关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举措。第三节《保护生态环境》主要是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从课本的编排上,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知识之后进行的,在完成本章的教学内容的学习之后,就可以对人类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三、章节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之前学习过基因、生态系统等概念,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能初步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自然界造成影响,认识土地、水、煤、石油等自然资源。
  已有经历:生活中爱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经历,对后面理性认识学习人类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有一定帮助。
  已有技能:通过之前的学习,掌握一定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类比分析能力,可以分析人类开发自然方面、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等。
  已有情感:通过之前的学习,初步具有一定的爱护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章节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理解人类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并可以通过防止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措施保障生态安全,形成生态观。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我国濒危物种现状,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通过“捕鱼”游戏分析讨论哪种方法能捕到更多的鱼,认识资源开发利用应注意适度的问题,培养科学探究意识。
  态度责任:关注自然资源的重要作用,分析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存在的问题,形成爱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社会责任。深刻理解生物多样性目前所面临的危机及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社会责任。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实例,形成保护生物圈的社会责任意识。
五、章节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概览
人类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章节学习概览
课时 内容 内容本质与研究方法
第1课时 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 分析人与自然资源部分“成员”的对话和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储量。进行“捕鱼”游戏,确认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到保护自然任重而道远
第2课时 保护生物 多样性 认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内涵,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第3课时 保护生态环境 分析沙尘暴的成因,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具有一定影响,简述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和保护环境的做法
六、章节评价与作业建议
  本章作业整体设计体现以下原则:
  实践性原则:每课时作业严格按照《标准2022》设定针对性的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业质量情况。
  生活性原则:分析或研究身边的生态系统,学习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尝试利用所学知识,对环境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根据以上原则,本章作业设置为三部分:基础性作业、巩固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以课本当堂练为主。巩固性作业以为主适当删减。拓展性作业,制作有关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手抄报,宣传相关政策;各小组组织一次与环保有关的活动。
7.3.1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课时目标
  1.能够概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道理。
  2.能够树立爱护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学习重点: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学习难点:了解怎样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课时活动设计
  我国幅员辽阔,有着总量巨大的自然资源。结合表格分析我国的自然资源特征。我国是资源大国,由于人口众多,因此人均占有资源量严重短缺。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培养学生保护自然资源的态度和责任意识。
  阅读课本P109“探究竟·资料分析”,理解对话内容,分析人类在开发自然资源时存在的问题。
  人类在开发自然资源时存在为了个人利益,乱开发占用耕地、浪费水资源、过度开发煤炭资源等问题。
  设计意图:关注自然资源的重要作用,进而分析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合理保护自然资源的社会责任意识。
  谈论分类。可以把下列资源分为哪些类型
  设计意图:通过对资源进行分类,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按照课本中的方法,进行“捕鱼”游戏,并讨论哪种方法能捕到更多的“鱼”。从中你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最后可以确定每次捕捉10条“鱼”可以捕到数量最多的“鱼”,可再生资源要节约使用、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促进更新,如林木的砍伐、野生动物毛皮的采集、鱼类的捕捉等;不可再生资源要节约利用、综合利用,进而引出资源开发利用应保持适度的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进行“捕鱼”游戏,分析讨论哪种方法能捕到更多的“鱼”,认识资源开发利用应注意适度的问题,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科学探究意识。
  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保护自然资源呢
  我们可以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双面使用纸张等方式保护自然资源。
  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形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社会责任意识。
第三章 第一节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一、可再生资源: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持续发展。
二、不可再生资源:节约利用和综合利用。
  当堂练
  巩固性作业:知识巩固、基础通关、能力突破。综合性作业:素养达标。实践性作业:制作有关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手抄报,宣传相关政策。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