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北京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北京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方案
题目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年级学科 八年级生物 课型 讲授新课
授课教师 工作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解释昆虫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2).理解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发育类型的特点。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昆虫 与人类的关系,形成对昆虫的正确地认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说出常见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特点;区别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2、教学难点:观察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饲养家蚕”活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课件展示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一体化多媒体电教平台 软件:PPT制作、动画制作软件
教学设计思路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这一主题中的重要部分,是学生今后学习生命的演化部分的知识基础。本节内容以蝗虫和家蚕为例,阐述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其体内受精、蜕皮和变态发育等特点,并为学生参与饲养家蚕的实践活动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或建议。学好本节,尤其能为动物的繁殖与环境的关系及两栖动物及鸟类的发育方式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导入新课 播放有关昆虫多样性的多媒体课件,提问: 1,丑陋的毛毛虫,为什么会变成翩翩起舞的美丽蝴蝶? 2,大家如何解释“旱极必蝗”? 学学生思考并讨论屏幕上的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求知欲望
教学环节1 (一)蝗虫的生殖与发育 播放蝗虫发育的多媒体课件,并出示蝗虫标本,对照课本77页图 1、观察标本,引导学生比较蝗虫成虫和幼虫的差异?找出蝗虫的生长发育经过哪几个时期?总结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列举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其他昆虫? 2、播放有关“蝗灾”视频资料。 3、教师总结:蝗虫的生殖特点和发育方式 11、学生阅读课本通过讨论、交流,完成问题。 22、学生讨论蝗虫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合作的的学习方法; 2、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增强保护生态的意识。
教学环节2 (二)家蚕的生殖与发育 实物展示:一段丝绸, 请学生回答:丝绸有什么优越的地方,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引出家蚕,播放有关家蚕生殖发育的多媒体课件,并分发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标本。指导学自学课本78—80页内容完成: 1、在适宜的温度和温度条件下,蚕卵孵化蚕蚁的大致时间是多少? 2、描述蚁蚕的形体特征,说出蚁蚕孵出到化蛹的大致时间是多少? 3、 让学生同时观察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的标本,列表比较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发育。 引导讨论: 1、小组合作讨论以上1、2、3题 2、教师参与讨论并给与指导 小组继续讨论: 4、家蚕通过哪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的?特点是什么? 5、根据日常观察,说说还有那些动物与蚕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蚕的发育过程分析,这句诗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如何改动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是艺术性? 7、丝绸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点拨: 1、家蚕的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如:蜜蜂、蝇、蚊等昆虫; 2、蚕吐丝后并没死,而是结茧化蛹,可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 3、蚕在幼虫期经过四眠后才吐丝结茧,蚕丝产生于幼虫期。 4、指导学生阅读课本78页“饲养家蚕”,鼓励学生尝试饲养蚕 5、屏幕展示介绍我国养蚕的悠久历史。 13、学生分组观察标本,并由专人负责标本安全。 24、学生结合课本认真思考 35、先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46、每组派一位代表总结:明白蚕的一生所经历的时期;讨论得出:“春蚕到死丝方尽”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 57、知道蚕丝的来历。 68、学生跃跃欲试 1、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加强学生的团结合作,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鼓励学生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并把重点内容让学生强化理解。 3、通过诗词,渗透人文教育。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堂小结 1、要求学生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教师进一步总结全文 学学生积极发言,涌跃参与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课后练习 练习巩固 利用课后进行
教学反思 这节教学我通过播放蝗虫、家蚕的多媒体课件,并展示其生殖和发育的图片,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学生本身对蝗虫比较熟悉,对其生殖发育掌握得比较好,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很少看过家蚕,不太熟悉,所以通过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家蚕和蝗虫,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在课堂探究过程中,学生思维非常活跃,特别是说到家蚕诗词调整时,学生非常有创新思维。唯一的不足就是在讲述两种变态发育类型的区别时,只讲了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上的一些区别,没有从生理上来讲述(生殖器官发育成熟与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注重细节,更加细心准备,争取上好每一节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