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4《性别和性别决定》教案(表格式)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0.4《性别和性别决定》教案(表格式)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第4节内容。本节内容与前面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人的性别决定”是在了解了DNA和基因的关系及人体性状由基因控制的基础上,介绍了人的性别决定,本节内容是前面几节知识的应用,同时也为下两节变异和遗传病的介绍奠定了理论基础。有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获得感性认识,但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理论的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本节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描述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解释人的性别决定,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学情分析 生男生女的奥秘是一个十分敏感而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八年级学生对此有浓厚的兴趣,学生以前学过人的生殖和发育以及生物的遗传知识,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会有帮助,但本课的内容又比较抽象,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重男轻女的封建迷信思想仍然存在,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渗透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这一理念。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1、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解释生男生女问题。 3、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分析和比较,培养科学分析能力。 通过模拟实验,提高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模拟实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了解性别比例失调对社会和国家的潜在危害。
教学项目 内 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1、描述人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2、解释人的性别决定问题。 利用相关图片直观呈现加深理解
教学难点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利用相关图片、模拟实验直观呈现加深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启发与探究实验相结合。
教学用具 多媒体、围棋、纸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依据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看图片。 提问:生男生女取决于母亲吗? 产生疑问。 明确学习内容。 引起学生思考
一、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出示男性、女性的染色体组成和电镜下性染色体图片,提问:你能指出男性和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差异吗?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 (1)在男性和女性的各23对染色体中,哪一对染色体有明显不同? (2)哪幅图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是女性的染色体? (3)图中哪条是Y染色体?它与X染色体比有什么区别? (4)男性和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应该怎样表示 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完成表格。 体细胞男性女性染色体数量染色体组成性染色体 生殖细胞染色体数量染色体组成性染色体
教师归纳小结: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观察图片。 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合作交流,展示成果 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分析能力
二、子代的性别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类型 就性染色体来说,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如果是含X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子代是男孩还是女孩? 活动一:模拟探究: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吗? 材料用具:两个袋子:白色棋子(X染色体), 黑色棋子(Y染色体)。 分成两袋:一袋装20粒白色棋子, 一袋装10粒白色棋子+10粒黑色棋子 方法步骤: 1.精子袋放10枚X,10枚Y,共20枚 卵细胞袋放20枚X。 2.小组分工合作,A同学随机抽取精子1枚,B同学随机抽取卵细胞1枚,C同学将抽取的组合记录入表格,记录完放回袋中摇匀。 注意:每次抽取完都必须将棋子放回袋中摇匀 3.小组长统计小组结果,班长统计全班结果。 次数12345678910男XY女XX
分析实验结果:如果不是1:1,追问原因及改进方法。 活动二:绘制生男生女图解 学生合作交流,绘制性别决定的遗传图解 思考:1.由图解可看出,生男生女取决于什么? 2.生男生女的比例? 思考回答 分组完成模拟实验并记录 绘制生男生女图解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并懂得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指导学生分析生男生女的几率
三、科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拓展延伸:出示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原因。提问:有人为满足生男孩的愿望,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做法对吗? 教师分析性别失调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情感教育。 思考、讨论、分析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对待生男生女问题。
总结与反馈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完成导学案中检测题
板书设计 20-4 性别和性别决定 一、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1.常染色体 2.性染色体 二、子代的性别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类型 亲代 父 母 XY XX 生殖细胞 X或Y X 子代 XX XY 女 : 男=1:1
形成性评价或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对比分析男女性染色体的差别,通过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学生从实验中得出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探究能力,数据分析的能力等,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