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尺》第1-2课时表格式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尺》第1-2课时表格式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尺》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主题 比例尺(第1课时:比例尺的意义和简单应用) 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课时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比例尺产生的过程,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比例尺,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计算等活动,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平面图的的比例尺,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并在图上描出相应位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课时评价任务 (1)学生通过对淘气和笑笑平面图的观察、对比,经历比例尺产生的过程从而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总结,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检验学习目标2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练一练,检验目标1、2的达成情况
3.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比例尺”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以及比例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学习的,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比例尺这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不易让学生直观理解,所以设计讨论“淘气和笑笑画的平面图是否合理”的活动,初步体会比例尺的必要性,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呈现了数学关系式说明了求比例尺的方法。然后结合具体情景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并在图上描出相应位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课时学生实际水平 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以及比例的有关知识,为比例尺的认识打下了基础。但比例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部分学生在地图上看到过,对比例尺的含义也比较模糊,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对学生而言还是比较抽象。
5.学习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问题情景导入(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 1.淘气和笑笑根据下面的信息分别画了图,他们画得合理吗?为什么? 数学信息:超市在学校正北方向200米,邮局在学校正西方向100米,书店在学校正东方向300米。 学生交流、汇报 我认为( )画的更合理,因为( )教师活动1 创设“淘气和笑笑画的平面图”情景,体会比例尺的必要性。 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识别、理解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提供支撑。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在独立思考,交流汇报中发现只有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都是相等,画的图才比较合理,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提供支撑,从而初步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环节二:比例尺的意义(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2 我知道:( )和( )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关系式:=比例尺教师活动2 1.引导学生理解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并认识和解读,写出关系式。 2.根据学生的汇报,及时板书。 活动意图说明:写出数学关系式,既精准表示了比例尺的意义,又说明了求比例尺的方法。环节三:求比例尺的方法(指向目标2)学生活动3 笑笑画的图中,图上1cm表示实际( )m,也就是( )cm。这幅图的比例尺就是( ) 我通过观察总结:比例尺就是一个比;比例尺的前项和后项的单位要( );比例尺的前项一般是1。 教师活动3 鼓励学生思考笑笑图中比例尺是多少,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并用数学符号进行记录。活动意图说明:结合笑笑图中的比例尺的理解,让学生明白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并记录。环节四:练习归纳(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4 1.我们还能在地图上见到线段比例尺(如下图),你能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吗? 我知道左图中比例尺叫做线段比例尺,图上1cm表示实际( )km,也就是( )cm。这幅图的比例尺就是( ) 2.学校的东北方向400m处有一个社会活动中心,先算一算,再在笑笑的图中标出来。 3.归纳概括 今天我们这节课认识了比例尺,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师活动4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写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用完整的数学语言来描述。 引导学生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的方法 活动意图说明:在练习的过程中,认识线段比例尺并结合具体情景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在图上描出相应位置,进一次巩固比例尺的应用。
6.作业与检测 1.P22 1、3题完成在数学书上,第2题与同桌相互说一说 2.上海到延安的实际距离是1258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 :37000000的地图上应是( )厘米。
板书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是一个比;比例尺的前项和后项的单位相同;比例尺的前项一般是1
8.教后反思
第二单元《比例尺》第1课时导学案
学习 内容 比例尺(第1课时:比例尺的意义和简单应用)
学习 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比例尺产生的过程,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比例尺,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计算等活动,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平面图的的比例尺,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并在图上描出相应位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 资源 多媒体课件,直尺 随堂记录
学习 过程 环节一:问题情景导入 1.淘气和笑笑根据下面的信息分别画了图,他们画得合理吗?为什么? 数学信息:超市在学校正北方向200米,邮局在学校正西方向100米,书店在学校正东方向300米。 2.小组交流、汇报 我认为( )画的更合理,因为( ) 环节二:比例尺的意义 我知道:( )和( )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关系式:=比例尺 环节三:求比例尺的方法 笑笑画的图中,图上1cm表示实际( )m,也就是( )cm。这幅图的比例尺就是( ) 我通过观察总结:比例尺就是一个比;比例尺的前项和后项的单位要( );比例尺的前项一般是1。 环节四:练习归纳 1.我们还能在地图上见到线段比例尺(如下图),你能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吗? 我知道左图中比例尺叫做线段比例尺,图上1cm表示实际( )km,也就是( )cm。这幅图的比例尺就是( ) 2.学校的东北方向400m处有一个社会活动中心,先算一算,再在笑笑的图中标出来。
作业 检测 1.P22 1、2、3题完成在数学书上。 2.上海到延安的实际距离是1258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 :37000000的地图上应是( )厘米。
学后 反思 1、今天我们这节课认识了比例尺,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我在本节课中表现得最好的是: (观察 操作 思考 倾听 合作 提问 答问 评价)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尺》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主题 比例尺 试一试 (第2课时: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课时学习目标 (1)巩固比例尺的知识,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过程,体会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测量、计算根据给定的比例尺,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的简单问题,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课时评价任务 (1)学生通过复习比例尺的知识,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过程,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检验目标2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检验目标1、2的达成情况。
3.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比例尺”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同时能根据给定的比例尺,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的综合问题,巩固比例尺的应用。
4.课时学生实际水平 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例尺有关知识,认识图中的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理解比例尺的关系式,为比例尺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5.学习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复习回顾知识(指向目标1)我知道: 1.( ),叫比例尺。 2.关系式:=比例尺 3.1:250000表示图上( )代表实际( )。 教师活动1 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引导学生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活动意图说明:复习上节课比例尺的知识,从比例尺关系式中推导出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方法,为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打下基础。环节二: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2 奇思从这幅地图上量得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3厘米。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比例尺是1:34000000 教师活动2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方法,并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进行讲解。 重点介绍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的方法求实际距离。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和区别。活动意图说明: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出实际距离的算术法和通过列出比例、再解比例的方程求出实际距离,体会方法的多样性。环节三:根据比例尺,自己测量图上距离再求实际距离(指向目标2)学生活动3 妙想想从青岛去石家庄,量一量图上的距离,再算一算青岛到石家庄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我量的青岛去石家庄的图上距离是( ) 求青岛去石家庄的实际距离,我的方法是: 教师活动3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测量、计算青岛到石家庄的实际距离,进一步巩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测量图上距离,减少测量的误差。环节四:练习归纳(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4 一张设计图的比例尺是1:400 ,图中的一个长方形大厅长6厘米,宽4.5厘米。这个大厅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比例尺的应用中应注意什么? 教师活动4 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写出自己的想法。 2.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总结 活动意图说明: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同时将比例尺的应用和面积结合,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作业与检测 P23:4、5题完成在数学书上 P23:6题实践活动,回家测量后完成。 有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慢车每小时行70千米,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10千米,4小时后两车行全程的2/3。在比例尺是1:10000000的铁路运行图上,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板书设计 比例尺(第二课时)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1)34000000cm=340千米 340×3=1020(km) (2)解:设实际距离为x厘米。 3:x=1:34000000 x=3×34000000 x=102000000 102000000厘米=1020千米 答: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8.教后反思
第二单元《比例尺》第2课时导学案
学习 内容 比例尺 试一试(第2课时: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学习 目标 (1)巩固比例尺的知识,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过程,体会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测量、计算根据给定的比例尺,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的简单问题,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 资源 多媒体课件,直尺 随堂记录
学习 过程 环节一:复习回顾知识。 我知道: 1.( ),叫比例尺。 2.关系式:=比例尺 3.1:250000表示图上( )代表实际( )。 环节二: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奇思从这幅地图上量得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3厘米。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比例尺是1:34000000 环节三:根据比例尺,自己测量图上距离再求实际距离。 妙想想从青岛去石家庄,量一量图上的距离,再算一算青岛到石家庄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我量的青岛去石家庄的图上距离是( ) 求青岛去石家庄的实际距离,我的方法是: 环节四:练习归纳 一张设计图的比例尺是1:400 ,图中的一个长方形大厅长6厘米,宽4.5厘米。这个大厅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比例尺的应用中应注意什么?
作业 检测 P23:4、5题完成在数学书上 P23:6题实践活动,回家测量后完成。 有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慢车每小时行70千米,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10千米,4小时后两车行全程的2/3。在比例尺是1:10000000的铁路运行图上,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学后 反思 1.我在具体情境中解决比例尺应用时应注意什么? 2.我在本节课中表现得最好的是: (观察 操作 思考 倾听 合作 提问 答问 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