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 必修13.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 必修13.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内容 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课程学时 1学时
所属学科 信息技术 教学对象 高二学生
一、教材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选修一浙教版《算法与程序设计》是对算法思想和编程思维的进一步探索,可以用程序的思维来解决问题,使问题解决步骤化,并用至少一种算法语言实现程序的运行。 本章《算法和算法的表示》是本书第一章,承接必修模块, 是必修一《算法与问题解决》章节的强化与拓展,提出了较必修一更具难度的问题,使学生对算法和程序思维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信息意识)。 本章更注重例子的分析与解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 时,熟悉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在头脑中建立分析问题、确定解决应用问题的算法和软件、计算机处理获得问题的解的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体系(计算思维)。 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用于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 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 的能力(信息社会责任)。
本章为学生打好了算法思维基础,为本书后续章节的学习提供了体系支撑。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 了解分析问题、确定算法、计算机解决的过程,认识到每一步的操作和意义; 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描述算法并了解各个方式描述算法的优缺点; 了解程序设计基本概念,理解计算机处理程序的方式。 难点 在几种算法中选优,了解各个算法的缺点和局限性,学会修改算法; 学会调试程序,在调试的过程中分析问题的所在并解决。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与态度等)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算法的概念 2.掌握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3.掌握使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4.可以用算法解决基本的实际问题 5.可以对程序进行调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分析,掌握计算机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学会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算法流程 3.通过实践探究、操作练习,了解程序编写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程序设计思想,养成正确的程序设计习惯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接受对象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具体分析如下: 起点能力分析 认知结构分析:学生在高一下学期的数学课上对算法有一点了解,但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学生在高一下学期的信息技术课上学习了关于算法的基本概念,在课前检验中不是很牢固;在程序设计方面,只有极少数学生在小学、初中接触过,部分学生听过,还不了解了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解决方法,动手实操以及归纳总结能力还有待提高。 认知能力分析:17岁及以上的学生具备接受更深层次知识的能力,已经具备逻辑思维,富有想象力,他们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思维已接近成人,并已经形成较强抽象思维和演绎推理能力。 3.学习态度分析:学生对于新知识和新技能学习兴趣比较高,但是如果只是陈述理论而不联系实际则会很无趣,所以引用具体案例会更有参与感与临场感。 学习风格分析 学生普遍接受传递——接受性的知识,更愿意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教师在课上会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加入少许扩展知识,拓展思维。 信息素养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使用计算机处理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的处理。
五、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
传递-接受与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相结合: 抛锚式教学策略:通过案例导入学习内容,引出课堂知识内容。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通过创设不同情境并激发学习动机、 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探究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思考,完成任务的学习。
六、教学媒体与学习环境
1.在线平台(学习通):课前发布问卷,课后发布作业并支持提交,发布讨论方便学生互动。 2.教学平板:为课堂上学生合作学习的资料提供帮助。 3.实验软件:学生通过教学平板进行程序操作。 4.电子白板:教师为学生讲解知识点以及学生上前汇报使用。
七、教学过程
设计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资源
课前 课前小测 1、利用问卷星设计并发布检课前小测; 2、根据课前测试结果对学生起点水平进行分析,厘清重难点讲解新知。 1、进行小测 问卷星 https://www./jq/98246099.aspx
课中 第一部分:趣味导入 讲述课前小活动:狼羊草和农夫过河问题: 农夫需要把狼、羊、草和自己运到河对岸去,只有农夫能够划船,而且船比较小,除农夫之外每次只能运一种东西,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如果没有农夫看着,羊会偷吃菜,狼会吃羊。请考虑一种方法,让农夫能够安全地安排这些东西和他自己过河。 组织学生探究解决过河问题; 利用小程序抽取一名同学回答过河方案; 引导同学对上述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分析: 确定目的——分析问题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得出结果 1、聆听老师讲述的问题; 自主探究,讨论过河的方案; 3、一名同学回答; 4、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问题解决的过程。 电脑投屏; 抽人小程序; 电子白板;
第二部分:进入正题 设置情境: 小明与小红要一起玩一个游戏,他们决定一起爬楼梯,规定一个人只能一次爬3个台阶而另一个人只能一次爬5个台阶,两人都从最低点出发,怎么知道他们在多少台阶处相遇呢?(给出计算方法,如果一个人是x另一个人是y呢?想一想,应该怎么求?) 投影; 电脑; 小程序;
布置任务: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探究求解,教师在各小组之间相互沟通引导,争取可以将所有的解决方法(见2)都探究出来,任务如下 (1)爬楼梯,多少层后相遇 (2)甲乙两人去图书馆,多少天后相遇 (3)体积不同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多少个后相等 (4)甲乙两人速度不相等,两人跑圈,多长时间后两人的出发点再次相同 设置拓展问题(可做可不做) (5)孟罗川分元宝(亡父遗嘱,三个人分17个,1/2、1/3、1/9(2、3、9最小公倍数是18,所以加一个元宝分)) 组织小组汇报:争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汇报(教师少讲解,除非必要的算法错误,小组汇报在过程中补充算法的特点:有穷性、可行性、确定性); 3、引导学生总结成果,并引出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以及算法的思维 1、小组选择在以下任务中选择要完成的任务,合作探究对该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并利用电脑进行编程输出结果; 2、小组汇报问题解决方法,记录老师补充讲解的知识点; 3、跟随老师思路思考各个问题的结果,并总体分析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
利用Processon引导学生总结算法的流程(为下节课的顺序;循环for;判断if等知识点的讲解做铺垫)。 跟随老师思路探索出算法的基本流程。
第三部分: 学以致用 (备用) 题目布置:抛出书上问题 和学生一起明确该问题要解决的目的; 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该问题的方法,进行流程图展示。 阅读并理解书上提出的问题; 根据刚才将结果的算法基本流程与老师的引导,确定该问题是要做什么; 3、明确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并绘制解决该问题的流程图。 投影; 书本; 电脑; 思维导图;
第四部分: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讲解的计算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及算法的基本流程。 在老师的指导下绘制本节课思维导图。 电脑 思维导图
课后 作业布置 1、在学习平台上发布本节课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对书上的数学题(即本节课后半段讲解的数学题)进行“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的完善”,即使用电脑对该数学题进行编程求解; 2、批阅并反馈学生完成情况。 1、完成课后作业并提交; 2、根据反馈进行修改或完善。 电脑; 学习平台; (交流工具)
八、流程图
九、教学评价设计
诊断性评价,课前检测: 课前发布问卷星检查学生课前对算法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通过题目反馈对课堂活动、步骤、内容等方面进行微调,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目的。 过程性评价,小组汇报: 教师通过学生汇报观察学生对课上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情况适当的调控课堂进行。 总结性评价,课后任务: 教师发布写数学题代码的任务对学生课上掌握程度进行检测,以便进行下一步的讲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