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 光合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5.1 光合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5.1光合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光合作用的发展史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都是怎么样得出今天我们所知道的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发展史是以时间顺序来讲解的,前面的结论为后面的实验做一些铺垫。提出在实验中的细节问题,让学生更能深刻的掌握实验设计的目的,在课中进行总结,让学生的思路能够更明晰,布置课后作业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二、教材分析
该片段是选自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学生开始系统得学习绿色植物,前面已经大体的接触过植物的有关知识。北师大版的教材将光合作用的发展史放在了整个章节之前,通过海尔蒙特、普里斯特利、英格豪斯、瑟讷比埃和萨克斯等人的实验,向学生说明科学史上的每一项发现和发明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探索的辛勤劳动,学生通过学习更好的理解为什么说生物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众多生物学家不计个人名利为科学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奋斗史,也为后面众多的实验打下一个良好的感知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开始系统得学习绿色植物,前面已经大体的接触过植物的有关知识。学生对学习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乐于探究,已经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学生易于接受感性知识,抽象思维的能力初步形成但尚待发展。该班学生课堂参与度高、气氛活跃,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活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
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
2.能力
通过几个经典实验的图示,培养学生对图示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初步领悟科学家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的有意渗透,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探究能力及良好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①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②解释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
③说明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
2.难点:
阐明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讲授-演示策略
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讲授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 1.为什么大棚种植蔬菜要用透明的膜? 2.为什么大棚种植蔬菜还要装灯,灯的作用是什么? 【引入新课】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了,那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吧。翻到书本66页——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 学生观看图片,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学生阅读书本内容 提出贴近生活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发展史讲授 【课件展示】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推测得出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来源于土壤”。 这种解释正确吗? 【联系生活】不确定的话,可以根据老师所讲的故事再进行判断。大家应该很多人的老家里都会种蔬菜,家里会种花,那么随着蔬菜或者花的长大,土会不会变得越来越少? 【过渡】那现在你们觉得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正确的吗 在17世纪上半叶,有一位科学家和我们的判断是一致的,我们来看看是谁吧。 【讲解海尔蒙特的实验】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对这一结论产生置疑,做出了挑战,他设计了课本上第一个实验----柳苗生长之谜。跨出了光合作用发现历程的第一步。 选取一位学生进行朗读这个实验。 【提出问题】 1.哪位同学能描述该实验的过程 ? 2.柳树增加的质量是多少?而土减少的质量是多少? 【分析讨论】 1.柳苗增加的74.5千克从哪儿来的呢? 2.海尔蒙特的这个实验设计很巧妙:是最早通过实验来解释植物生命现象的学者,而且结论来源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海尔蒙特在实验设计中,考虑到土壤要已知“干”重、要“加桶盖”,有何意义? 4.我们来看看海尔蒙特的结论: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 【过渡】柳树真的只需要水就能长大吗?你认为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那时他们并没有想到植物能从空气中获得什么。 【实验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到十八世纪,有一位科学家对气体非常感兴趣,他就是普利斯利。 【播放普利斯特利实验的视频】 【分组讨论】学生4个人为一组讨论: 1.蜡烛熄灭和小白鼠死亡可能的原因? 看看当时普利斯利得出的结论:蜡烛燃烧和小白鼠呼吸会使瓶中的空气变坏。 2.如何才能使空气变好? 当时科学家曾用水来试验,但都没有成功,你有什么办法来净化空气呢? 人们常说要在室内放一盆植物,能够进化空气。 3.植物和蜡烛为什么能长期共存,小白鼠因为有了绿色植物也没有死去? 【过渡】人们严格按照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要求重复他的实验,有的能成功,有的失败,你认为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人们重复普利斯利的实验时,实验控制条件不同,实验结果就不会相同。有的学者在黑暗条件下重复他的实验,更严重地污染了空气。也有的学者用不是绿色植物进行实验,结果实验失败。你们是这是为什么呢? 你认为可以怎样进一步实验? 【英格豪斯的实验】你们的想法跟当年的英格豪斯一样,他设计如下实验(出示英格豪斯的实验图) 结论:光在植物更新空气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瑟讷比埃、索绪尔等人的实验】 1.科学家知道绿色植物放出的气体是氧气。 2.证明植物在光下放出氧气的同时,还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同时还要消耗水。 【回顾前几个实验】 1.通过索绪尔的实验结论,也证实了哪位科学家的实验结论? 2.展示资料: 鼠的呼吸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蜡烛燃烧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根据瑟讷比埃和其他科学家的实验结论,你们现在觉得蜡烛会熄灭和小鼠会死亡的原因是什么?植物和蜡烛为什么能长期共存,小白鼠因为有了绿色植物也没有死去? 【过渡】已经学习了那么多科学家的研究历程,知道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很多知识,那我们再来学习一个科学家的实验。 【萨克斯的实验】 4个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 1.实验控制的变量是什么? 2.怎么来设置对照?照光和遮光。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4.后来科学家们证实淀粉是一种有机物。 学生思考,但不能进行明确的判断 学生回答:不会 学生回答:不正确 学生描述该实验过程 学生回答:柳苗增重74.5千克,土壤减少0.057千克。 学生回答: 1.首先,不可能来自泥土,因为减少的0.057千克干泥变不出来74.5千克柳苗来。而整个实验中施加的只有水。 2.使柳苗增重的物质来自于水。 3.防灰尘落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体现科学家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回答:不完全正确,他只考虑土壤中物质对植物生长和影响,没有考虑空气中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学生得出结论:蜡烛燃烧,小鼠呼吸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学生回答:放植物。 学生回答:绿色植物则能够净化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浑浊的空气。 学生回答:没有与普利斯特斯做实验的条件完全一样。 学生回答:没有在光下或用绿色植物完成实验。 学生回答: 1.也证实了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 2.蜡烛燃烧需要氧气,小鼠呼吸也需要氧气,但是容器中没有产生氧气的物质。 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氧气,而且还吸收蜡烛或小鼠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所以植物和蜡烛能长期共存,小白鼠有了绿色植物也没有死去 学生进行讨论并回答: 1.有无光照 2.一个用黑色的粘布遮光,一个不遮。 3.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给予学生一个常识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让学生参与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引发学生思考 回顾前面的实验,让学生的心里能明确的知道前面结论的正确性
小结 【结论】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归纳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分别是什么? 【光合作用的概念】 1.你们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那现在请你们来给光合作用下一个定义,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答案。 2.老师总结概念:绿色植物在光下将环境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有机物和释放氧气的过程 【感受历程】翻看书,找到人们刚开始研究光合作用和直至光合作用这个概念的提出的时间。 可以看出这个历程跨越了接近300年,可以知道光合作用的发现背后都凝聚着无数探索的辛勤劳动,科学家们都有一种不不断探索的精神,我们在研究一件事的时候也应该带着这样的态度。 【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那现在你们可以回答了课前的问题了吗? 【布置作业】在一张纸上用时间轴的形式表示科学家们对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 学生回答: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条件:光照 产物:淀粉和氧气 学生思考并给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回答:刚开始是17世纪上半叶,光合作用概念的提出是1897年。 学生回答:大棚种植蔬菜要用透明的膜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透明的才可以让光照射进来。 大棚种植蔬菜还要装灯是因为晚上没有灯,或者白天的光线不足,有补光灯可以增加光合作用,促进有机物的产生,让菜更快的长大。 引发学生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艰辛 首尾呼应,让学生觉得学习知识还是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巩固知识
八、板书设计
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
一、实验
1.海尔蒙特——需要水
2.普里斯特利——净化空气
3.英格豪斯——需要光
4.瑟讷比埃——放出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5.索绪尔——消耗水
6.萨克斯——产生淀粉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水和二氧化碳
条件:光
产物:氧气和淀粉
九、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