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度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度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课题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说出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2.说明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 3.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与功能。 4.解释近视、远视视物不清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5.说明视、听、嗅、味觉及皮肤触觉、温度觉感受器感受刺激的性质。
教学重点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2.耳的结构与功能。 3.视觉的形成与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视觉形成的过程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1:出示“学生躲雨”图片,并提出: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乌云密布,这时你会急忙寻找避雨地点。你怎么判断出要下雨呢 引出课题。 导入2:出示吃饭图片,提出:看着诱人的饭菜,听着美妙的音乐旋律,让人感到心情特别舒畅。想一想视觉和听觉是如何形成的 引出课题。 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一)眼与视觉 1.出示眼球结构图,并提出问题: (1)眼球壁大致分为几层 (2)同学们相互观察对方的眼球,能看到哪些结构 人们通常所说的“黑眼球、白眼球”是指什么 (3)眼球中感受光线刺激的细胞在哪里 2.小组同学自学并讨论,教师参与小组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给予适时地帮助和指导,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小组间的表达交流。 (1)拆装眼球的结构模型,了解眼球壁的立体结构。 (2)结合结构图,小组内成员相互指认平面结构,互相纠错。 (3)小组讨论,回答上述问题并由一人记录答案。 3.教师倾听学生的答案并完善补充:人们通常所说的“黑眼球、白眼球”分别是指虹膜和巩膜。虹膜中央的孔可以改变大小,叫瞳孔。睫状体与晶状体相连,睫状体是肌肉质的,能够收缩和舒张。视网膜中含有大量的感光细胞,能够感受光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备注
4.教师用课件中的动画演示视觉的形成,由学生观察并描述其过程。教师给予提示和补充,最后总结视觉形成过程: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5.教师提出: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由远及近飞来的足球而迅速地躲过它;在夏日的骄阳下,我们会眯起眼睛,而走进昏暗的电影院,我们就要瞪大了眼睛,等等。这说明人的视觉是不断调节的。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眼睛看远处和近处的动态变化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小组讨论归纳其中的变化规律。最后教师组织各组表达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由学生得出变化规律: 光线强时,瞳孔变小;光线弱时,瞳孔变大。看近处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的曲度变大;看远处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的曲度变小。 6.课件演示近视和远视的形成过程。学生观察并讨论归纳。 教师组织小组间的表达交流,归纳为:长时间近距离看书,睫状体收缩过度疲劳,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曲度过大)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就形成了近视。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远视正好相反。 (二)耳和听觉 1.拆装耳的结构模型,了解耳的结构。结合课本第85页彩图,相互提问完成对各结构生理功能的学习。 2.教师利用课件进行简要总结,在此过程中提示学生易错点。 3.教师用课件动态演示听觉的形成过程,学生观察并进行描述。最后师生交流总结听觉形成过程: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位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强调以下两点: ①听觉感受器在耳蜗,耳是听觉器官。 ②听觉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而不是在耳中产生。 (三)其他感觉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85~87页相关内容,解决以下问题:嗅觉和味觉是如何形成的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总结出: (1)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壁,叫作嗅黏膜,这里的一些“嗅细胞”受到某些挥发性物质的刺激就会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嗅神经传入大脑皮层而引起嗅觉。 (2)味蕾分辨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酸、甜、苦、咸。分辨不同味道的味蕾分布也不均匀。 2.教师提出:古人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你能从生物学角度进行解释吗 学生分组探讨后交流总结:感受器有适应性。 3.出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学习课本第88页相关内容: (1)什么是触觉 (2)什么是温度觉 通过学生自学,然后交流归纳总结:与外界物体接触时,都会不同程度地感觉到物体的存在,这就是触觉。当我们接触的外界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使皮肤和黏膜的温度也发生变化时,我们就会觉得“冷了”或“热了”,这就是温度觉。 4.指导学生根据课本第88页的方法步骤进行活动,并完成讨论问题。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强调: 当刺激使皮肤温度下降时,会感觉“冷”;感受冷刺激(皮肤温度下降)的感受器叫冷感受器。当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时,会感觉“温”;感受温刺激(皮肤温度升高)的感受器叫温感受器。 备注
三、总结收获,形成体系 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当堂演练,课时巩固 1.近视眼的形成主要与眼球的哪一结构异常有关( C ) A.角膜 B.视网膜 C.晶状体 D.玻璃体 2.每当国歌响起,我们会肃然起敬,能接受音乐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C ) A.[1]听小骨 B.[2]半规管 C.[3]耳蜗 D.[4]鼓膜 3.听觉形成的过程应该是( C ) ①位听神经 ②听小骨 ③外耳道 ④大脑中的听觉中枢 ⑤内耳内的听觉感受器 ⑥鼓膜 A.⑥③②⑤①④ B.③⑥①②⑤④ C.③⑥②⑤①④ D.③①②⑥⑤④ 4.味蕾分布于舌的位置不正确的是( D ) A.背面 B.舌尖 C.侧缘 D.腹面 5.下列哪项对触觉相对不敏感( C ) A.舌尖 B.手心 C.手背 D.唇 6.“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李警官的不懈追求。下面是李警官工作中的寻常一幕。 (1)李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1中[ 2 ] 晶状体 的曲度可以调节,在[ 4 ] 视网膜 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 条件 反射。 (3)“请你出示你的驾照”,随着李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2中[4] 耳蜗 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课堂反思:在设计本课时,教师应准备眼球和耳的模型做教具,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反复进行拆装,从而熟悉其结构,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立体的印象,然后再回到平面模式图中,学生就好理解了。这样也能将比较枯燥的知识融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