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呼吸作用教案
一、教材分析
《呼吸作用》选自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中的一课,是生物学基础内容中的重要章节。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之一,它不仅涉及能量的转换,还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紧密相关,构成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本节内容旨在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产物及其对生物体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掌握呼吸作用的产物及能量转换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呼吸作用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增强学生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及产物。
【教学难点】:理解呼吸作用中能量的转换过程,以及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生物学现象充满好奇,但缺乏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和分析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直观展示和实验操作,引导学生从现象出发,逐步深入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呼吸作用的动画或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2.实验探究法:设计简单的呼吸作用实验(如种子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结论。
3.讨论交流法: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见解,促进思维碰撞。
4.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些植物和动物呼吸的图片或视频,如人呼吸、植物叶片气孔开合等,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为什么需要呼吸?呼吸对于生物有什么重要意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呼吸作用。
(二)讲授新课
1.呼吸作用的概念 教师提问:什么是呼吸作用?
引导学生回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2.教师讲解: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让学生理解表达式中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4.呼吸作用的过程 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图片或动画,讲解呼吸作用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和少量的[H],释放出少量的能量。(2)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出少量的能量。(3)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形成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强调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5.呼吸作用的实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中有机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能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
(三)实验探究
1.教师介绍“探究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实验材料: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澄清石灰水、两个广口瓶、玻璃管、橡皮塞等。
2.实验步骤:将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分别放入两个广口瓶中,密封。
3.一段时间后,分别向两个广口瓶中注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5.装有萌发种子的广口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有煮熟种子的广口瓶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6.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四)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教师提问: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补充和总结:
(1)农业生产:中耕松土、及时排涝可以增加土壤中的
氧气含量,促进根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2)粮食储存:低温、干燥、低氧的环境可以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粮食的储存时间。
(3)果蔬保鲜:低温、低氧、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抑制呼吸作用,延长果蔬的保鲜期。
(五)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呼吸作用的概念、表达式、过程、实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强调呼吸作用对于生物的重要性,它是生物生命活动的重要能量来源。
(六)课堂练习
教师布置一些与呼吸作用相关的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板书设计
呼吸作用
概念:生物体通过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过程:1.有氧呼吸: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
能量 2.无氧呼吸: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或乳酸)少量能量:
1.产物及能量转换
(1)产物:二氧化碳、水(有氧);酒精、二氧化碳(或乳酸)(无氧)
(2)能量转换:化学能→热能+ATP
意义: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实质有了较清晰的认识,能够理解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探究环节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