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表格式)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表格式)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课题:《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 说出蚯蚓的结构特点及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进行观察蚯蚓的实验; 情感目标 宣传蚯蚓的用途及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流程)记录 教师二次备课
课前导入 展示图片,并提问: 蚯蚓的身体也是细长的,它是线形动物吗?
新课讲授 一、环节动物--蚯蚓 1.蛔虫的生活习性 生活环境: 一般生活在潮湿土壤中,昼伏夜出,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生活方式: 腐生生活(分解动、植物的尸体获得营养的营养方式) 教师提问:蚯蚓是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的? 2.观察蚯蚓的实验 ①目的要求: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 ②材料用具:活蚯蚓、棉球、放大镜、糙纸 ③方法步骤: i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ii观察蚯蚓的运动。 iii用手触摸蚯蚓,能不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黏液? (1)蚯蚓的外部形态 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两侧对称 ①取一条活蚯蚓,观察它的体形,蚯蚓身体呈两侧对称吗?怎样区别它的前端和后端,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 前端有环带,背部颜色比腹部深,腹面粗糙有刚毛 (让学生思考)将蚯蚓放在桌子上,让蚯蚓的前端朝前、背部朝上,观察者的左和右,就是蚯蚓的左和右。 蚯蚓的环带有什么特点?环带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引导:也叫生殖带。繁殖期间,环带上的腺细胞分泌蛋白质和黏液,形成一个套在环带外面的蛋白质环。 ②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腹面,有什么感觉?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体节,有什么特点? 大多数体节都有一圈或几圈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朝向身体的后方。作用:固定身体,协助运动。 (2)蚯蚓的运动 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身体分节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 体壁有发达的肌肉 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运动 体节上有许多刚毛 粗糙纸上:运动快 因为粗糙纸面上的摩擦力大,便于运动 玻璃纸上:运动慢 身体分节→运动更加灵活、自如 (3)蚯蚓的呼吸 用手触摸蚯蚓,能不能感觉到体表黏液?黏液的意义? ①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进入体壁密布的毛细血管中 ②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血管由体表排出 总结:蚯蚓的呼吸:靠湿润的体壁完成(考试重点) 教师提问:在观察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这是为什么? 蚯蚓才能正常呼吸。如果蚯蚓体表干燥,将会窒息死亡 【小组讨论】 想一想:雨后,蚯蚓为什么往往会爬到地面上来? 下雨后,土壤缝隙中充满水,蚯蚓周围的氧气不足,因此爬到地面上进行 呼吸。 (4)蚯蚓的取食与消化(观看视频并总结)蚯蚓肠壁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消化能力强。
(5)总结:蚯蚓适合土壤穴居生活的特征
二、其他环节动物 沙蚕: ①生活在海洋中 ②体节两侧均有突起,突起上有刚毛,这些突起称为疣(yóu)足,用于爬行和游泳 蛭(zhì)(蚂蟥): ①生活在水田、池沼或潮湿丛林 ②通过吸盘吸附在家畜以及人的皮肤上,吸食血液 三、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_ 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_ 组成,靠 或 辅助运动。 四、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①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是优良蛋白质饲料 ②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 ③蛭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蛭素),可生产抗血栓药物 联系生活: 如果农田中的蚯蚓消失了,农作物的生长会受到影响吗?为什么?会受影响。 蚯蚓对人类的益处非常多,它在土壤中钻来钻去,疏松土壤,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肠壁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消化后排出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能够提高土壤肥力。
课堂小结
堂清内容 完成课堂练习;背熟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日清内容 《同步导学》P9-P10的练习题
作业布置 《同步导学》P9-P10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教后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