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秋游活动巧规划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8课 秋游活动巧规划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18课 秋游活动巧规划

教材选择:武汉版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 第18课
教学目标:1、程序思考对已经历过的事进行条理思维。
2、学会起止框、处理框、判断框、流程线、连接点的画法。
3、会画“无分支”事情的流程图。
4、能画“有分支”事情的流程图。
教学重点:用程序思考对已经历过的事进行条理思维。
教学难点:会画“无分支”事情的流程图。
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分组合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境: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做很多事情。你们想想,每天都做了哪些事情? 2、做每件事情,你有一定的顺序吗?做每件事情,都有它的进行顺序,也叫程序。但我们习惯成自然,没有觉察到它的过程。
二、新授 1、实践一:请一生用语言描述他起床的顺序。 2、师:你们听了以后,觉得他这种描述方法是简单还是复杂?那我们就来简化他的描述过程。(师引导生进行简化:横向流程图,提纲式描述) 3、实践二:你还能用别的描述方法吗?想一想,写下来。然后与同学交流,看是否能顺利读懂对方的描述。 4、实践三:你休息时干什么?你能把它的过程描述出来吗?现在,你用自己的方法把它的过程描述出来。 5、交流:学生把自己写的过程描述相互看。你能对别人的描述一目了然吗?你有什么问题? 新知 1、每个人的表达不一样,会影响相互交流。为了达到大家公认,便于交流的目的,人们进行的约定。 2、教学起止框、处理框、判断框、流程线、连接点的画法、作用。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起止框、处理框、流程线、连接点的画法、作用。 起止框:过程的“开始”和“结束”。 处理框:一个程序的处理步骤。 流程线:各框之间的连接线,表示步骤进行的方向。 连接点:流程图太长,换页继续画流程图时,需要“连接点”接上。 实践四:现在,我们一起把“起床”的流程图画出来。(师引导生画无分支流程图) 实践五:大家玩过“太空船”吧,我们就把玩“太空船”的过程用流程图画出来。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判断框的画法、作用、几种常见形式。 (3)教师引导学生用判断框画流程图。(画默写过程的流程图) (4)你还可以用别的流程图表示默写过程吗?试一试。 学生打开“爱心统计表”进行进一步的美化操作。
三、拓展延伸,自主探究 今天,我们学习了对事情过程的思考,学习画流程图的简单方法,还学习了流程图中的各种框的画法。 你能把它的过程用流程图表示出来吗?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