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版(2024)三年级全一册 第6课 视频记录片段 课件(共23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版(2024)三年级全一册 第6课 视频记录片段 课件(共23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义务教育版)三年级
全一册
第6课
视频记录片段
学习目标
激趣导入
学习活动
思考-讨论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与提升
单元主题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课名称 核心内容
第一单元 开启信息生活 第4课 图片记录瞬间 拍摄图片的设备和技巧,拍摄图片要遵守的规则。
第5课 美化处理图片 处理图片,美化图片,文明处理图片。
第6课 视频记录片段 录制校园生活视频,处理视频。
第7课 音频记录声音 录制校园好声音,处理音频。
学习目标
激趣导入
视频通常综合了图片、文字、音频等多种元素,给人以视觉、听觉上的
冲击,因而获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
活动1:了解视频

学习活动
一、了解视频
合唱团演出的视频画面
盛夏时节,小华录制了校园荷塘中荷花盛开的视频。艺术节期间,小智录制了学校合唱团演出的视频。
1. 欣赏视频,说一说用视频表达有哪些优点。
荷花盛开的视频画面
思考-讨论
一、了解视频
2. 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视频?你喜欢什么样的视频?
3. 可以使用哪些设备录制视频?和拍摄图片的操作有什么不同?
4. 录制时,如何确保视频画面稳定、内容符合主题?
学习活动
活动2:录制校园生活视频

学习活动
二、录制校园生活视频
1. 分小组,选择数字设备,讨论确定本组录制的内容。
2. 开展“校园美好生活”视频录制活动。
3. 分组展示交流。
录制跳舞视频
录制演讲视频
学习活动
活动3:处理视频

学习活动
三、处理视频
录制好的视频,往往会有不满意的地方需要处理。必要时,还可以添加一些效果,使视频更生动。
1. 截取自己所录视频中的精彩片段。
2. 为视频片段添加滤镜或背景音乐。
3. 为视频片段添加片头。
学习活动
活动4:合理观看和分享视频

学习活动
四、合理观看和分享视频
1. 下列行为,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说说你的看法。
(1)小华在学习之余想看网络视频,于是,她请妈妈帮忙开启了“青少年模式”。
(2)小智觉得网络视频很有趣,他每天花很多时间观看。
(3)小夏未经同意,把为同学拍摄的视频随意分享给其他人。
(4)小慧把视频发布到网络平台之前,将自己的头像模糊处理。
思考-讨论
四、合理观看和分享视频
2.在观看和分享视频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1、视频编辑软件中的“剪辑”功能主要用于?( C )
A、添加特效
B、调整色彩
C、剪裁视频片段
D、提升音质
课堂练习
单选题
2、在视频编辑中,将多个视频片段合并成一个整体时,通常使用的功能是?( B )
A、滤镜
B、剪辑
C、叠加
D、变焦
课堂练习
单选题
3、一般来说,分享视频时应遵守以下哪种原则?( B )
A、无需考虑视频内容
B、尊重原视频创作者
C、随意更改视频标题
D、忽略他人观看反馈
课堂练习
单选题
课堂小结
拓展与提升
1. 尝试使用“慢动作”或者“延时摄影”功能,探究它们与普通的视频拍摄有什么不同。
2. 尝试以“我爱我家”为主题,制作一个简单的视频作品,并与同学分享。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视频记录片段 教学设计
课题 视频记录片段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该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自主可控意识,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为后续阶段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该教材具有以下优点:1. 立足核心素养。课程目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机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斯、信息社会责任。2. 坚持课程育人。发挥课程育人功能,着力帮助学生学会数字时代的知识积累与创新方法,引导学生在使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遵守道德规范和科技伦理,培育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中健康成长。3. 体现课程体系。注重信息科技知识体系建构,依据核心素养和学段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信息科技课程的知识体系,统筹设计各学段学习内容模块,体现循序渐进和螺旋式发展。4. 做到理实并重。强化信息科技学习的认知基础,吸纳国内外信息科技前沿成果,基于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要求,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按照“场景分析一原理认知一应用迁移”组织课程内容,从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信息科技实践应用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探究现象的机理,学习和理解相应科学原理,帮助学生用所掌握的原理解释相关现象或解决相关问题,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学科思维水平,突显生活化,体现“科”与“技”并重。
学习目标 1. 信息意识:列举数字设备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初步具备利用数字化工具、平台与资源,获取、整理和表达信息的意识。2. 计算思维:能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数字设备解决问题,并简单地说明理由。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根据学习、生活中的任务情境,使用恰当的在线平台获取文字、图片、音频与视频等资源,设计、创作简单作品。4. 信息社会责任:认识到数字身份的唯一性与信用价值,增强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形成在线社会生存的安全观。
重点 录制符合要求的视频;根据需要,对视频进行适当的处理。
难点 合理观看和分享视频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建构】视频通常综合了图片、文字、音频等多种元素,给人以视觉、听觉上的冲击,因而获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思考、注意 引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1】一、了解视频盛夏时节,小华录制了校园荷塘中荷花盛开的视频。艺术节期间,小智录制了学校合唱团演出的视频。1. 欣赏视频,说一说用视频表达有哪些优点。【说一说】2. 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视频?你喜欢什么样的视频?3. 可以使用哪些设备录制视频?和拍摄图片的操作有什么不同?4. 录制时,如何确保视频画面稳定、内容符合主题?【学习活动2】二、录制校园生活视频1. 分小组,选择数字设备,讨论确定本组录制的内容。2. 开展“校园美好生活”视频录制活动。3. 分组展示交流。【学习活动3】三、处理视频录制好的视频,往往会有不满意的地方需要处理。必要时,还可以添加一些效果,使视频更生动。1. 截取自己所录视频中的精彩片段。2. 为视频片段添加滤镜或背景音乐。3. 为视频片段添加片头。【学习活动4】四、合理观看和分享视频1. 下列行为,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说说你的看法。(1)小华在学习之余想看网络视频,于是,她请妈妈帮忙开启了“青少年模式”。(2)小智觉得网络视频很有趣,他每天花很多时间观看。(3)小夏未经同意,把为同学拍摄的视频随意分享给其他人。(4)小慧把视频发布到网络平台之前,将自己的头像模糊处理。【想一想】2.在观看和分享视频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听讲、思考、讨论 教师通过讲授课程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通过听讲和观察,学习基础知识。另外,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 思考并回答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实时掌握其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堂小结 一、了解视频二、录制校园生活视频三、处理视频四、合理观看和分享视频 知识回顾 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板书 听讲、做笔记(记录重点内容)。 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各个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
拓展与提升 【拓展与提升】1. 尝试使用“慢动作”或者“延时摄影”功能,探究它们与普通的视频拍摄有什么不同。2. 尝试以“我爱我家”为主题,制作一个简单的视频作品,并与同学分享。 接收并记录作业 让学生通过课外作业的形式复习、巩固所学内容,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