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第3课《计算机主机探秘》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第3课《计算机主机探秘》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计算机主机探秘》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题 计算机主机探秘 教师姓名
教材版本 武汉版 年级 五年级
二、教材分析 (渗透大单元设计理念,若是创编教材可进行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按照大单元的课程理念,纵观整部教材来看,本课的内容衔接了三年级教材《勇探计算机“城堡”》一节课,这两节课都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内部构造和各元件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学习者学习情况分析及小组建设情况)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对计算机组成部分之一的主机有一定的了解,但关于主机内部的构造以及其内部组成元件了解不多。学生已经建立完整的学习互助小组。
四、教学目标 1.信息意识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数字设备,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主动使用数字设备的兴趣与意识。 2.计算思维目标: (1)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内部构造和各元件的作用。 (2)画成《主机内部元件作用图》。 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数字设备,让学生了解现代计算机的结构理念。 4. 信息社会责任目标: (1)培养安全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内部构造和各元件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现代计算机的结构理念。
六、教学准备 (学习者线上、线下学习资源,教师教学平台等) 课件、实物展台、拆散的主机内部元件、每个小组准备一台拆掉侧板的主机。
七、教学策略 (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突破重难点,可尝试使用项目式学习、混合式学习等) 小组合作、体验式学习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数字化学习环境及作用分析
一、 新课导入 师:谁知道计算机由什么组成? 师:那你们知道主机里面是什么吗? 师:那究竟是不是如这位同学所说呢 我们来一探究竟! 学生回答 回顾旧知,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二、 实践活动自主探索 任务一:探索元件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探索计算机主机内部有哪些元件,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将探索的成果填入学习卡。 师:说一说你们小组准备如何分工来进行探索任务。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完成任务,每个小组都有一台拆开的主机。讲台上有老师准备好的已经拆散的元件,可以供同学们参照。 【学习卡】 主机内部元件表序号元件名称元件的作用 教师巡视,各小组抽签确定汇报的元件名称。 生:可以自学课本,也可以网上搜索,打开主机箱…… 生:动手探索,并完成学习卡的填写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内部构造和作用。
三、交流探索成果 请每一个小组派一名成员来展示你学习后所得! (每一组轮流派一位成员来讲讲机箱内部构造和各元件的作用)
四、知识拓展 小组讨论:计算机工作时,这些元件是如何进行分工协调工作的呢? 师: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研制成功。但你知道吗?在组建的研发团队中,包括许多工程师与物理学家,虽然采取了最先进的电子技术,但缺少原理上的指导。比如说:计算机要如何工作,到底需要哪些设备?导致困难重重。 这个时候,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计算机由五个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现代计算机发展所遵循的基本结构形式始终是冯·诺依曼机结构。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结构图(课本P18)。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看懂这张图,我们先来欣赏一个小舞台剧。 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思考:每位同学对应的是哪个组成部分。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来看一下这个结构图(课本P18)。 5位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剧本表演舞台剧。 学生讨论交流。
五、教师小结 1.主机箱内不可缺少的硬件设备有哪些 (完成课本P18填空) 2.这些硬件设备精密合作才能为我们所用,我们一定要正确地使用,好好地爱护它。 3.今天我们每个小组正好也是5个人,像计算机一样团结、合作,圆满的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一直保持这种很好的学习的方式。 梳理知识点,培养安全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九、板书设计 计算机主机探秘 主机内部的构造 各个元件的作用 冯诺依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