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课题 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工作过程教科书 书 名:信息系统与社会 必修二 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开展搭建动态学习网站,让学生掌握信息系统三种体系结构及其工作过程,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及信息技术思维,通过动手实践,能够运用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信息社会责任,保持信息安全意识等核心素养,积极利用各种信息系统促进学习与发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理解信息系统三种体系结构基本要素及工作过程,分析比较三种系统结构,总结优劣势,结合实例分析,了解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信息系统类型的不同,能够对比出三种结构的优劣势,体会信息系统在日常中的实际应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引出新课。 引入:教师提出问题,询问学生是否尝试如何搭建一个信息系统——动态学习网站呢?学生做出反应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常用的信息系统如在线社交网站、web端QQ、客户端微信、Skype、电驴等进行思考,信息系统与什么有关系?随后引入教学重难点。 教授新知,展开探究。 教师讲解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对等网络结构这三种结构的基本定义、组成和工作过程,请同学对引入部分的常见信息系统进行分类,让同学们以分组探究的形式以某个信息系统为例,对其体系结构及其工作过程进行深入探究,并运用结构概念去解释其工作原理。教师根据学生的合作探究结果的反馈,再次对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工作过程加深理解。 查阅资料,对比学习 教师鼓励学生分别从安全性、升级模式、可操作性方面分析三种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优劣势,教师进行总结对比,并分析三种体系结构的适用场景。 结合实践,深入探索 教师组织学生提前了解微信,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根据问题展开实践探索。 微信的常用功能有哪些,常用的使用方式有哪些? 微信的这些功能分别由哪种结构实现的呢?需要几种结构类型,分类依据是什么? 对于对等网络结构带来的一些安全隐患问题,教授学生如何规避。 课堂总结,复习巩固 以动画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直观地总结信息系统的三种体系结构及其工作过程,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理解。 学以致用,拓展活动 根据本节课所学,用实例整合学生学习的知识,请同学们思考搭建动态学习网站需要运用哪种体系结构,并尝试在课后搭建一个动态学习网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