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二课《变量与赋值》教案一、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变量的概念和作用。2、熟练掌握赋值符号 “=” 的格式与应用。3、了解数字、函数、字符串、运算表达式与赋值的关系。4、熟悉变量的命名规则,避免常见错误。5、学会使用 input 函数获取用户输入。6、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编程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以及解决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变量的赋值操作和 input 函数的使用。难点:运算表达式与赋值的关系,以及将 input 函数的输入结果转换为数值。三、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假设大家正在设计一个计算比赛得分的程序。在这个情境中,需要用到变量来存储不同的数据,如选手的得分、比赛项目等,从而引出变量的概念。(二)讲解变量的概念:变量就像一个可以装东西的 “盒子”,可以随时把数据放进去或取出来,并且数据可以变化。(三)介绍赋值符号 “=”:x = 5,表示把数字 5 赋给变量 x。1、函数赋值,如y = len("hello"),表示把字符串 “hello” 的长度赋给变量 y。2、字符串赋值,如z = "world",表示把字符串 “world” 赋给变量 z。3、运算表达式赋值,如a = 2 + 3,表示先计算 2+3 的结果,然后把结果赋给变量 a。(四)、强调变量的命名规则:1、变量名要有意义,能反映出变量所代表的数据内容。2、只能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不能以数字开头。3、不能使用 Python 中的保留字,如if、while等。4、容易出现错误的事项:避免使用中文、特殊字符等作为变量名。(五)讲解 input 函数:input("请输入你的年龄:"),这行代码会在程序运行时弹出一个输入框,让用户输入年龄,然后把用户输入的内容作为字符串返回。示例代码:name = input("请输入你的名字:")age = input("请输入你的年龄:")print("你好," + name + ",你" + age + "岁了。")(六)例题讲解: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r= float(input("请输入圆的半径:"))c= 2 * 3.14 * rs= 3.14 * r* rprint("圆的周长为:", c)print("圆的面积为:", s)询问操作者姓名和年级,并向其问好:name = input("请输入你的姓名:")grade = input("请输入你的年级:")print("你好," + name + ",你在" + grade + "年级。")print("欢迎你!\n")(七)课后练习:1、编程计算一个正方体的体积,要求用户输入正方体的边长。2、编写一个程序,让用户输入两个数,然后计算这两个数的和与差。(八)总结(5 分钟):1、回顾变量的概念和赋值操作。2、强调 input 函数的重要性。3、提醒学生注意变量的命名规则和编程中的常见错误。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变量与赋值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掌握了 input 函数的使用方法。在后续教学中,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