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3)四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4.9 数据解读与分析 教学设计+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23)四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4.9 数据解读与分析 教学设计+课件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第9课
数据解读与分析
1
图表的解读
2
分析报告的撰写
一起学习
1
一起来讨论
1
一起来讨论
1
一起来讨论
1
一起来讨论
人们可以借助图表解读数据,从而分析并获取数据的价值,通过撰写分析报告,清晰表达观点。
2
图表解读
2
图表解读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图表,能够发现其中隐含的信息。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张图表,也可以将多张图表进行比较,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
2
图表解读
任务一:比较分析表格
3
撰写分析报告
3
撰写分析报告
3
撰写分析报告
撰写数据分析报告有多种途径,利用文字处理软件是其中常见 的一种 。结合图表解读得到的信息,分析报告中应呈现清晰的结 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分析报告一般包括标题、作者、研究目的、数据分析、结论与 建议等内容。
3
撰写分析报告
3
撰写分析报告
任务二:撰写分析报告
1.将电子表格软件中的图表复制、粘贴到文字处理软件中;
2.根据数据表格撰写分析报告;
3.把分析报告分享到学习平台,并进行讨论。
4
交流评价

0


G

H
统计图中蕴含了哪些信息?
168,660
126,495
普通小学学校数(所)
2017年:167,009
84,330
42,165
0
42,165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普通高等学校数(所)■普通高中学校数(所■初中学校数(所)
■普通小学学校数(所
特殊教育学校学校数(所)
同学们在调查学校趣味运动会的部分运动项目后,制作了
“学生运动项目参与人数统计图”。你如何看待这张统计图?
学生运动项目参与人数统计图
70
62
60
60
57
50
0
43
32
30
20
10
0
趣味足球
花样跳绳
接力跑
踢链子
趣味篮球
学生使用数字设备的场景
700
623
600
500
E400
331
300
214
213
200
100
0
学习
运动
娱乐
其他
各年级学生周末使用手机的平均时间统计图
50.00
47.80
46.49
45.00
42.76
40.00
35.00
32.23
33.43
29.34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数据解读与分析》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数据证明观点”单元项目化学习成果的物化环节。本课希望学生通过解读与分析数据,撰写数据分析报告,围绕研究的主题,简单处理分析采集到的数据,发现相关数据的内在联系,撰写数据分析报告,树立使用数据支撑报告中的观点的意识。本课安排了“图表解读”和“撰写分析报告”两块内容,响应课程标准中“在对简单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使用数字化工具组织并呈现收集的数据,借助可视化方式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以支撑自己的观点”的内容要求。
二、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了数据的呈现形式、作用与价值,了解威胁数据安全的因素,掌握基本的数据获取方式,能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但受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往往较难从数据中得到有意义的信息。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指向
1.结合生活实例,了解借助图表解读数据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比较和小组交流讨论,发现图表中隐含的信息,尝试解读数据背后的信息。 3.利用文字处理软件,撰写一份完整的数据分析报告,呈现结论。 【信息意识】 能对看到、体验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推导,将数据整理运用于生活。 【计算思维】 能对人脸识别过程进行分解、抽象,并将其迁移运用到新的问题解决中。【信息社会责任】 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事物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优势和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撰写格式规范的数据分析报告
教学难点:科学解读图表,归纳出合理的结论与建议
五、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激发兴趣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以学生运动项目参与人数统计图作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思考:图表中蕴含的信息有哪些,了解通过观察可视化图表可以找到其中蕴含的信息。 以学生熟悉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为情境驱动,引出本课学习主题,唤醒学生原有认知;通过观察比对提升学生发现信息的能力。
(二)初步体验,图表解读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解读对比 观察“学生使用数字设备的场景”图表,尝试交流讨论解读出图表中蕴含的信息。尝试从不同角度再度解读并进行比对。 小组合作 小组讨论自己的解读,交流发现的信息,并进行小组汇报相互补充。 教师提示: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张图表,也可以将多张图表进行比较,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 3.讨论交流 推送两个统计图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解读两个图表中的信息,并对比其不同之处。 通过观察思考提升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解读问题的能力。 结合实际情况体验: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张图表,也可以将多张图表进行比较。
(三)深度表达,撰写报告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思考讨论 如何呈现分析结果? 数据报告中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小组合作,探索 通过网络搜索、电子教材等方法,了解数据分析报告所包含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学生小结:分析报告一般包括标题、作者、研究目的、数据分析、结论与建议等内容。 动手实践,编写报告 将电子表格软件中的图表复制、粘贴到文字处理软件中,根据数据表格撰写分析报告,把分析报告分享到学习平台,并进行讨论。 运用资源和工具,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的素养 在做中学,提升学生形成数字化成果的能力。
(四)分享报告,展示成果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分享报告,自评互评 展示小组分析报告成果,并引导学生代表进行讲解和经验交流,完成学生自评互评。 通过展示交流,进一步体验图表呈现的直观性,结合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有助于深入理解报告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