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张PPT)第11课 有序的世界探索一年级(1)班的班主任老师很苦恼,因为班里有多个学生的名字相同或相似,在点名时,往往“一呼百应”。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助解决这个难题吗 一(1)班学生名单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李子涵 女 2015年3月李子涵 女 2015年6月李梓涵 男 2015年5月李紫晗 女 2015年5月王子轩 男 2015年8月王梓轩 男 2015年2月编码的目的是建立唯一标识。编码时需按照约定的规则,表示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中所有的人和物,从而实现精准管理。感知唯一标识试一试找一找生活中的唯一标识和不唯一的标识。感知唯一标识在人们身边,有许多独一无二的标识,如在学校里,所有的学生都有学号,所有的教师都有工号;扩大到全国范围,每个公民都有公民身份号码。感知唯一标识小组讨论:在为全校学生编码时如何保证唯一性。编码的作用想一想:生活中的数据编码起到了什么作用?tips:1.可以结合生活中例子说一说。2.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寻找答案。编码的作用通过数据编码建立唯一标识,才能实现精准管理。编码的作用编码可以使事物变得有序。如小区快递点快递存放十分混乱,从中找到自己的快递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如果将快递存放在快递柜,并将存放信息编码成取件码发送给客户,会大大提高取件速度。练一练练一练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不同位数的数字有着不同的含义。其中,第7~14位数字表示出生年月日;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奇数为男性,偶数为女性。小明在收集到外婆外公和爸爸妈妈的身份号码后忘记记录了,分不清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你能运用编码的知识帮帮他吗?33××××19600715154433××××19571106153533 ××××19850620152333 ××××198402201571《有序的世界》教学设计一、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是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身边的编码》第2课,内容为“感知唯一标识”以及“编码的作用”。本课的内容基于当前国家提倡的创新创造精神和信息化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未来参与数字化社会的竞争力,响应课程标准中“知道数据编码的作用与意义,理解数据编码是保持信息社会组织与秩序的科学基础”的内容要求。二、学情分析本课学习对象为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了数据的呈现形式、作用与价值,了解威胁数据安全的因素,掌握基本的数据获取方式,能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解读,感受到编码的存在,理解编码与数据的差异。此外,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已经有了对编码的唯一性的认知积累。学习目标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指向1.通过结合生活学习实例,感知并理解编码的目的是建立唯一标识。 2.通过查找搜集典型案例,理解编码是能够精准管理以及方便管理。 3.通过案例分析与思辨,提升合理理解、运用和设计编码的意识。 【信息意识】 能对看到、体验到的信息进行梳理和简单推导,将数据编码运用于生活。 【计算思维】 能对数据编码的过程进行初步分解、抽象,并将其迁移运用到新的问题解决中。 【信息社会责任】 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事物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关注数据编码应用带来的优势和问题。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编码的目的是建立唯一标识教学难点:理解编码是保持信息社会组织与秩序的科学基础五、课前准备学习环境:计算机学习资源:PPT、网络设计思路本课遵循《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科学原理和实践应用并重”的课程理念,基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沿着“场景分析-过程探究-迁移应用”的学习逻辑,逐步探秘编码的作用和目的。七、学习过程(一)情境引入 激发兴趣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以同名问题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分享应用,激发兴趣 小组讨论分享:在学校里如何区别姓名相同的学生? 加前缀、用学号…… 以学生熟悉的“同名问题如何解决”为情境驱动,引出本课学习主题,唤醒学生原有认知;通过对生活中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梳理,感受人脸识别技术对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二)初步体验,感知唯一性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结合板书观察身份证号的组成。感受公民编号的唯一性。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身边还有什么独一无二的标识? 小组讨论并交流汇报:在为全校学生编码时如何保证唯一性。 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的环节,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编码意识,提升学生对编码唯一性的认识。(三)再度体验,探究作用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呈现编码,思考编码对生活的作用。 小组活动:通过网络搜索、电子教材等方法,汇总不同情境中数据编码对生活起到的作用,并结合身边例子进行举例说明。 汇报分享:总结编码的作用 建立唯一标识,实现精准管理。 利用编码规律,方便整理和管理。 合作探究,网络搜索,结合多种形式掌握编码的作用,提升编码意识和认知。 通过分享交流、代码体验、师生共同小结,从而进一步感受编码的作用,突破本课重点。(四)探究含义,提升拓展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研究自己和家人的身份证号,探究其编码规则。 拓展练习。 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不同位数的数字有着不同的含义。其中,第7~14位数字表示出生年月日;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奇数为男性,偶数为女性。小明在收集到外婆外公和爸爸妈妈的身份号码后忘记记录了,分不清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你能运用编码的知识帮帮他吗? 33×X×X196007151544(外婆) 33×x××195711061535(外公) 33 ××××198506201523(妈妈) 33 ××××198402201571(爸爸) 深入探究生活中最常见,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编码,再次体验其唯一性,精准管理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1课 有序的世界 .pptx 第11课《有序的世界》教学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