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人机的互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 清华大学版(2024)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人机的互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 清华大学版(2024)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单元基本信息
课时课题 第2节 人机的互动
课时目标 通过计算机语言和工具的学习,了解计算机工具的发展和变化,选择合适工具 通过使用Thonny进行输入输出的学习,熟悉编程工具流程,并进行相关创作 通过体验和实践项目,了解程序编写规范和调试迭代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机房、Thonny软件(或其它Python IDE)、纸笔、学生素材、教学PPT等
教学流程
具体导学过程 意图交流
一、教学导入 由项目子问题“为编写程序代码找到适用的计算机语言及其IDE”导入,算法实现通常是要在IDE上运用计算机语言来编写程序代码才得以实现。 新课导学 教师布置本节课学习任务 ——学习计算机语言与集成开发环境等方面,并启动项目程序的开发。 教师介绍要按照认知规律去学习相关内容 ①如何利用计算机为我们工作————实现人机交互的工具 ②计算机程序如何运行———————程序的输入输出 ③计算机程序运行有什么特点要求——程序设计的注释和规范 教师布置阅读“计算机语言与集成开发环境”任务并要求进行梳理 ①自主阅读:以书本P50-53为主,网络知识作补充。 ②知识梳理:A.除Python外,我还知道 也是一种高级语言。
B.Python的IDE(集成开发环境)有很多,我选择的是 。 教师布置阅读“程序的输入与输出”任务并要求进行梳理 ①自主阅读:以书本P53-55为主。 ②知识梳理:A.Python有两种输入输出方式,一是使用命令解释器直接输入输出,二是通过 input( )与 print( ) 实现。 B.以下代码正常运行结束后,最终的输出结果是 。 教师引领学生体验“你问我答”的人机交互活动 ①尝试不同内容的“你问我答”; ②先自行调试程序,如有问题再进行组内交流; ③展示、汇报与交流。 教师布置阅读“程序的注释与规范”任务并要求进行梳理 ①自主阅读:以书本P56-57为主,网络为辅。 ②知识梳理:A.Python最简单的注释方法是在代码中插入以“#”开头的语句。 B.Python其它注释方法还有 (拓展)。 C.新手最容易犯“缩进不规范”与“使用非法字符”方面的错误。 D.执行如下图所示代码后,输出的正确结果是( ) 教师引领学生将知识技能内化为能力 执行任务:如下图所示在Thonny中输入并执行print(“3+2=”, 3+2)。 提问1:为什么输出是3+2=5你如何理解输出的结果? 提问2:有出现不能正常执行吗,是如何理解与解决? 教师促使学生形成如何挑选IDE的正确观念 要求评价:Thonny有什么优缺点? 习题测试 1.把程序填写完整。 name=input("请输入你的姓名:") # 提示“请输入你的年龄”,输入年龄 print("大家好!我叫", name, ",今年", age, "岁。") 2.下图中的代码,出现错误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缩进错误 B.使用非法字符 C.字符串未闭合 D. 除0错误 小结回顾 请同学按照下列提示进行总结回顾: 1.学到了哪些知识与技能? 2.提升了哪些方面的能力? 3.生成了怎样的观点? 布置作业 请各小组对项目探究的阶段成果进行整理并提交,整理内容: 1.进行程序开发的IDE和编程语言 2.项目程序的输入输出内容 3.程序调试迭代的问题解决记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