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记录个人健康数据——数据的形式与记录载体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记录个人健康数据——数据的形式与记录载体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一课 《记录个人健康数据》 教案
教学时间 教学班级 四年级
课程名称 记录个人健康数据 课时 1-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数据的含义和个人健康数据。 2、掌握数据的表现形式。 3、掌握数据记录的载体。 4、学会制作个人健康信息表格。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授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数据的作用以及数据的展示方式,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2、通过实操,整理自身健康信息数据,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学会分析数据、保存数据。 四、项目目标 1、了解数据的作用。 2、了解数据的表现形式和数据记录的载体。 3、学会自行整理、保存以及分析数据。
重点 1、了解数据的作用。 2、了解数据的表现形式和载体。
难点 1、操作数据表格。
教具 WPS软件。
教学方法 教学展示、小组讨论、兴趣驱动。
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
一、导入(6分钟) 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数据大讲堂。 (提问)在上课之前,老师请问:同学们对于“数据”这两个字,是怎么理解的呢?或者,你们认为“数据”是什么呢? 很好,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棒!老师看得出来,同学们对于数据,都有着一些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大家都参加过体检,体检单上面有很多密密麻麻的数据,那么,哪位同学可以回答一下,这些数据代表着什么呢? 不错,回答得非常棒!这些数据,代表着,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就是我们的个人健康数据。那么,个人健康数据,最重要的肯定就是数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数据到底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知识讲解(15—20分钟) 个人健康数据(了解什么是数据以及数据的作用) 数据就是对事物描述的记录。什么叫做记录?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体温、肺活量等数据来描述身体健康状况,175CM可以代表一个人的身高。我们刚才说的这些数据,都是一个具体的数值或者数值范围。 (提问)请问同学们,只有数值,才能代表数据吗?或者,数据,就一定是数值吗? 答案是:不是。数据还可以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文字、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图像、音频、视频等。这些都代表着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加工之后,就成为信息。 比如,使用体温计测体温,发现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发烧了,需要吃药或者去医院,对不对?同样,医生通过病例、影像报告、处方以及硬件设备检测到的数据,就可以分析出来,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这就是把数据进行了加工,成为信息,通过数据,可以得知我们想要的内容。 同样,还可以通过身高测量仪测出自己的身高,通过体重秤测体重,通过视力表,可以检查视力值等一系列和身体相关的数据,组合起来,就是我们的个人健康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就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接下来,请同学们来看一份体检报告,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份体检报告中都包含哪些数据呢?(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分析,也可以提问学生) 非常不错,看来大家都学会了分析数据,并且能够从数据当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提问)除了这份体检报告单,健康数据,还有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呢?一定是纸质的体检报告单吗? 数据的表现形式 对,当然不是。在现如今的信息社会当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比如,记录天气变化的气象数据,游乐场统计每个时间段人数的数据。 (提问)刚才,我们也说到了,数据不一定是数字,还可以是什么呢?哪位同学可以回答? 对,还可以是文字、符号、声音、图像,视频等。就像每天进出校门的打卡记录、使用聊天软件发出的语音、卫星拍摄的图片等,都是数据。信息记录的方式不同,那么数据表现的形式也就不同。 所以,既然可以用纸质的方式来记录身体健康数据,那是不是也可以使用电脑,或手机来记录自身的健康数据呢?就像很多资料,数据都是在电脑或者手机上存储的一样。 (提问)老师请问同学们,在古代社会,没有电脑,没有纸张,古人是怎么记录数据的呢? 学生有部分回答正确:不错,看来同学们了解得很多,老师再给大家补充一下。 学生回答不上来:没关系,接下来,就让老师和大家一起揭开古代记录数据的神秘面纱吧!) 数据记录的载体 数据的记录载体多种多样,对同一事物的描述记录也可以有不同的数据表现形式。例如,车辆线路导航中表示右转时,可以用文字“右转”表示,也可以用符号“ ”表示,还可以通过语音来播报。 数据的记录载体随着时间不断发生变化。远古时代的人类会在洞穴的墙壁或坚硬的兽骨上刻下痕迹,用来记录数量。刻痕也是使用最广泛的计数方法,不管是汉字中的“一、二、三”,还是罗马数字中的“I、Ⅱ、Ⅲ”,从中都能看到刻痕计数的影子。远古人类发现了月圆月缺的周期变化,于是通过刻痕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就是人类最原始的数据。 在一万多年前,人们还发明了结绳记事,绳结的大小,打结方式,绳结之间的距离都会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经过发展,有了文字,可以通过文字来准确、丰富地进行记录,正因为有了文字,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才得以保留和传承。 (提问)我们了解了古代是怎么进行数据记录之后,哪位同学来说一说,现代社会,有哪些记录数据的方式呢? 回答得很好,近几百年来,我们发明了留声机,照相机等工具进行声音和图像的存储,之后,出现了计算机,一个小小的计算机,就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数据的载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就像我们看到的PPT,也是一种数据载体,一种数据的表现形式。 (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在生活当中,有哪些记录数据或者使用数据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呢?比如书籍从纸质版,变成了电子版... 看来同学们都有善于发现的眼睛,都说得很不错。就像刚才说到的体检报告,有纸质版的供我们观看,还有电子版的用于存储。 当这些数据,进入互联网之后,意味着什么呢?相信同学们都用过聊天工具,QQ、微信,钉钉,可以互相发送消息,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电话,在这之前呢,只能通过写信来进行交流传递信息。 同样,医生在计算机中进行搜索,也可以很方便地查询每一个病人的健康信息。
三、实操练习(10—15分钟) 相信同学们对数据以及数据的存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让同学们自己制作一个用来存储个人信息的表格,大家知道如何创作吗? (学生会做,让学生自己做,老师巡查,并且负责解决学生创作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 接下来,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电子表格,把组内每一个小伙伴的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高、体重等信息,存储在电子表格当中吧。 (学生不会做,老师讲解)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完成。 首先,鼠标左键双击电脑桌面上的图标, 接着,点击左上角的“新建”按钮, 接着,点击左上角的“新建表格”, 最后,点击上方的“空白文档”,就可以新建一个表格,同学们只需要在表格当中,填入自己想要的内容就可以了。 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电子表格,把组内每一个小伙伴的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高、体重等信息,存储在电子表格当中吧。 学生:跟着老师的讲解一步步练习。
四、课堂总结(5分钟) 老师看了同学们完成的作品,都很棒,看来大家对于今天的知识点都掌握得很好。接下来同学们打开老师发下的评价量表,认真阅读今天的学习内容,对今天的学习情况做一个简单的记录,直接选择对应选项即可。 (提问)最后,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我们今天这节课,都学习到了哪些知识点呢? 不错,大家都学习得很认真,掌握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 这堂课中,我们首先了解了什么是数据,并且能够通过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信息,其次,还了解了数据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如:图片、视频、音频、符号,文字等。然后,又了解了从古至今数据的载体有哪些,如:古代的刻字、结绳记事,还有现如今的文字、照相机、计算机等。最后,还学会了如何制作个人健康数据表,记录我们的健康信息。 在课程最后,同学们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明白吗? (有不明白的老师进行讲解) (没有不明白的)同学们在课下可以浏览一下拓展阅读,同时也要好好复习今天学习到的知识;下节课,老师会进行提问。 今天这节课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再见! 老师加以引导学生,自行总结
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