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判断身体健康状态》 教案教学时间 教学班级 四年级课程名称 判断身体健康状态 课时 1-2课时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数据表达信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2、学会对数据进行分析 3、了解身体质量指数:BMI 4、学会计算BMI指数,并进行身体状况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授和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从数据中提取信息 2、通过讲授与实际操作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计算BMI值,并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会计算BMI值,并从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了解自身健康状态,让学生注重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项目目标 1、学会计算BMI值 2、学会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分析。重点 1、从数据中提取信息,进行分析; 2、BMI值计算。难点 1、BMI值计算;教具 计算器,WPS教学方法 教学展示、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一、导入(6分钟) (提问)欢迎同学们回到我们的课堂,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在上节课中,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回忆 了解到了什么是数据,并且能够通过数据进行分析来得出信息。 其次,我们了解数据的表现形式有哪些,比如说:图片,视频,音频,符号,文字等等。 再然后,我们又了解了从古至今数据的载体有哪些,比如说有:古代的刻字、结绳记事,还有现如今的文字、照相机、计算机等。 最后,我们还学会了如何去制作自己的个人健康数据表,来记录我们的健康信息。 (提问)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去记录数据,并且,在上节课我们还自己制作了一个表格,那么这个表格里面的数据,都代表着什么?大家还记得吗? 没错,表格当中的数据,就代表着每一个人的个人信息,以及一些个人健康数据。我们可以从表格当中去获取一些我们想要得到的信息,数据背后的信息,是通过数据表达出来的内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如何从数据当中获取信息,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态。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二、知识讲解(15—20分钟)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分成两部分,一是了解数据背后的信息;二是学会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值。 数据背后的信息-用数据讲故事 在上节课中,我们都已经知道了,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通常会用数据记录和表达信息。人们的感受或者事物的属性都可以用具体的数据表现出来。比如,人们在外界环境中感受到的冷热变化,可以用温度数值来表述;一件商品的价值可以用价格数值来表示,温度和价格都是数据。 (提问)那么,老师问一下大家,这些数值,都是随便来定的么? 当然不是,像是,12小时,100元,50克,这些都是使用数值表示的数据。使用它们表示信息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温标,就是使用数值表示温度的一套规则,各种温度计的数值都是由温标决定的。 (提问)老师问一下大家,如果,规则不统一,会有什么样子的情况发生? 没错,如果规则不统一,那么每个人得到的信息就会不同,数据也会记录不准确。有了规则,就可以使记录的数据更加准确,也能使人们对数据中表达的信息有统一的认知。比如,季节更替时,气温也会有明显的变化。夏天是热的,冬天是冷的。但是,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同一个时间段,全国各地的气温也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冬天,北方就会比南方冷得多。那我们从天气预报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全国各地区气候的差异。 (提问)那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真实情景是我们能直观感受到的,同时背后有数据的支撑呢? 就像是高铁站候车时刻表:从这张表当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时候开车,需要多长时间,距离有多远,这些背后也是有数据的支撑。 (提问)同样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位同学,谁更健康呢? 对数据进行分析 其实,图片当中的身高,体重是可以通过测量直接得到的信息。但是这些并不足以判断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医生在问诊时,通常会询问患者的过往病史、近期状况,也会根据病情让患者进行血液化验、超声波、心电图等检查。最终,通过综合分析身体数据,衡量各项身体指标,医生才能对患者进行健康诊断。 (提问)再比如说当我们额头发热、流鼻涕的时候,可能是感冒了,咳嗽不断,喉咙发痒可能是咽喉发炎,这些症状都是身体传达出来的信息,那么大家经历过哪些生病的情况?身体又表现出了什么症状? (提问)那么,如何来衡量我们的身体是否健康?有哪位同学知道? 身体质量指数 其实,我们有一个概念叫做:身体质量指数。 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重指数或BMI。BMI是一种评估身体健康状态的参考指标,它通过身高数据和体重数据衡量人体体形,评估营养状况和身体发育水平。我们可以参考BMI,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简单评估。 想要计算每个人的BMI值,是有一个公式的,就是BMI=体重(kg)/(身高(m)×身高(m))。 (提问)既然我们能够通过公式算出自身的BMI值,那我们如何通过得到的值,来判断我们的身体是否健康呢? 在之前,我们说过,数据表达信息时要有一套规则。因此,我们也有一个BMI量表。通过这个量表,我们就能对人体体形及健康状况进行简单评估。 (提问)大家来思考一下,这个BMI值是否可靠呢?是不是能够准确识别一个人是否健康呢? 其实,曾经也有人担心BMI这种只通过测算身高和体重的方法不能准确识别一个人是否健康,但是经过大量数据分析验证之后,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如果BMI值结果偏低,低于18.5或偏高,高于30,患慢性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所以说,我们应该要注重身体健康。 生:回答问题。三、实操练习(10—15分钟) 接下来,大家就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表格的形式,来统计一下大家的BMI值,并把评估数据,也填入表格中吧。 具体可以参考老师发给大家的表格。 (老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表格,发给学生)四、课堂总结(5分钟) 师: 快下课了,我们用3分钟来对这节课学习与完成的内容做一个评价和总结,大家打开老师发下的评价量表,认真阅读今天的学习内容,对今天的学习情况做一个简单的记录,直接选择对应选项即可。 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我们今天这节课,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呢? (老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 使用数据表达信息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学会了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想要的信息 了解了什么是BMI值,并且学会了计算BMI值 通过BMI值对人体体型及健康状况进行简单评估 不错,大家都总结得很棒,我们今天这节课就到这里啦,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身体健康,下课! 生:进行自我评价以及知识点总结。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