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 《数据的表达与预测》 教案教学时间 教学班级 四年级课程名称 数据的表达与预测 课时 1-2课时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数据的几种表达方式并学会应用; 2、利用数据的表达方式绘制图表; 3、学习什么是数据的预测,常见的几种数据的预测方式; 4、简单了解什么是“大数据的预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授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数据的表达并学会在Excel内绘制图表,学习数据的预测方法以及它的应用场景; 2、通过制作全班同学的BMI指数图表,巩固学生对数据表达方式的认识与应用,并对健康管理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与更直观的了解。 3、通过解释说明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数据的预测,以及数据预测的方法都有哪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主制作图表,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对数据的解读能力。 四、项目目标 1、利用图表表示出全班同学的BMI指数; 2、根据全班同学的BMI指数情况,预测同学们的未来身体发展趋势,并提供合理的饮食与锻炼建议。重点 1、掌握什么是数据的表达与数据的预测; 2、独立制作图表。难点 1、独立完成图表的制作;教具 WPS软件教学方法 教学展示、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导入(6分钟) 今天我们来学习数据的表达与数据的预测。在讲本节课的内容之前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在上节课中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吗? 师:是的,在上节课中我们学到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用数据的收集法收集到了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并用数据的处理法计算出了全班同学的BMI指数。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内容:数据的表达与预测。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二、知识讲解(15-20分钟)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分成两部分,任务一是掌握数据表达的几种方式,并用条形图绘制出全班同学的BMI指数;任务二是学习什么是数据的预测以及数据预测的几种方法。 数据的表达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什么是数据的表达。数据的表达一般都会用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那么常见的几种图表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知道?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数据的表达也可称为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理解数据的重要步骤之一,利用图表直观地表达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常见的图表有折线图、条形图、柱形图,它们在呈现数据时各有特点。 折线图 师:什么是折线图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折线图是统计学图表的一种,通过在数据点之间连线而产生,因此叫作折线图。它可以显示随时间而变化的连续数据,所以非常适用于表示在相等时间间隔下数据的变化趋势。 条形图 师:下面我们再认识一下什么是条形图,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数据多少的图形。条形图可以横置或纵置,纵置时也称为柱状图。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学习到了什么是数据的可视化,以及它的几种表达方式。那你们知道数据可视化的应用场景都可以有哪些吗? 其实在生活中,数据的形式是多样的,在表达大量的、 多种类的数据时,不局限于使用某一种图表,也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折线图、条形图、柱形图等。只要能够把枯燥无味的数据通过图形化设计表现,达到一种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数据分析和表达,都可以称为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常见的有导航软件中的交通线路图及台风模拟路径图。 三、实操练习(10-15分钟) 师:好了,同学们。在上面我们讲解了什么是数据的表达、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及应用场景。那么怎么制作出可视化数据的图表呢?该怎么制作图表呢? 接下来,老师带着大家绘制一个折线图。我们一来看一下,如何在Excel表格内绘制图表。 第一步:创建并打开一个新的Excel表格,在表格中填入数据,例如,小清过去五年的身高 第二步:选中表格内容,单击上方的“插入”,选择“全部图表” 第三步:选择“折线图”,表格中就会生成一个折线图 第四步:单击图表标题,将标题修改为“小清过去五年的身高变化”(在这里老师也可让学生改成自己想命名的名字,可随意发挥) 课堂活动(8分钟): 师:同学们,接下来请大家独立完成图表的制作。 数据的预测 师:好,同学们,在上面的环节中我们学习到了什么是数据的表达,也独立的完成一份图表。那你们知道如何利用这些图表或这些可视化数据来预测信息呢?换句话说的话,数据的预测是什么呢?该怎么去预测?都有哪些方法呢? 利用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分析,虽然不能百分百的准确预测,但是有数据理论支撑的趋势预测是客观可靠的。当数据分析的目的涉及未来决策时,就可以大胆使用预测的思路和方法,比如根据 BMI指数制订饮食计划、锻炼计划等,这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而言非常重要。 师:常见的数据预测方法有类推法、经验判断法、时间序列预测法等。 类推法就是根据相似的个体进行类推,相似的个体通常其属性也具有相似性,如果想要推算某个体的某属性,那么找到具有相似性的个体作为预估值就可以了。 经验判断法就是根据预测者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主观判断,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估计和判断。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时间短、费用低、简单易行,能综合多种因素。 时间序列预测法是以时间数列所能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性,进行引伸外推,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方法。运用历史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它尤其适用于每年基本模式变化不大的场景。 大数据预测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什么是大数据吗?在这堂课中我们一直在讲数据的表达与数据的预测。那你们思考一下,大数据是否也是可以被表达出来被预测出来的呢? 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什么是“大数据预测”,大数据预测就是将传统意义“预测〞拓展到 “现测”。大数据预测的优势体现在它把一个非常困难的预测问题,转化为一个相对简单的描述问题,而这是传统小数据根本无法企及的。从预测的角度看,大数据预测不仅能得到处理现实业务简单、客观的结论,更能用于做出经营决策,收集起来的资料还可以被规划,引导发挥更大的作用。人口调查就是典型一例,即使一个大国都做不到每年都发布一次人口调查,因为随机调研实在是太费时耗力。但有了云计算和数据库以后,获取足够大的样本数据乃至全体数据,就变得非常容易。 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绿色” 学生:回答问题。 生:思考讨论。实践练习: 师:请同学们根据本单元所学、所获得数据预测一下同学们未来身体发展趋势,并提供合理的饮食与锻炼建议。 拓展阅读 同学们,在这堂课上我们主要学习了折线图、条形图、柱状图。那么其实除了这几种图以外还有一个“扇形图”也是经常被人们使用的,那你们知道“扇形图”是什么样子的吗? 师:扇形图就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 师:那你们知道扇形图一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吗?当你想要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扇形图。比如,一个学校的男生、女生比例,或者一个班级参加每项运动的人数百分比等。这些都可以使用扇形图,让数据变得清晰透彻,各部分的数量一目了然。四、课堂总结(5分钟) 师:快下课了,我们用3分钟来对这节课学习与完成的内容做一个评价和总结,大家打开老师发下的评价量表,认真阅读今天的学习内容,对今天的学习情况做一个简单的记录,直接选择对应选项即可。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据的表达与预测,常见的数据表达方式有折线图、条形图、柱状图,它们都各有各的特点。数据的预测方法有类推法、经验判断法、时间序列预测法还学习了什么是“大数据预测”。好了,同学们这就是本节课的全部内容啦!本单元的课程也在这里结束啦。 下个单元我们再接着学习关于信息与编码的内容,同学们再见。 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