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信息技术五年级全一册 第12课 闰年平年我知道(2)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信息技术五年级全一册 第12课 闰年平年我知道(2) 教案

资源简介

第12课 闰年平年我知道(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Python中的多分支结构语句,能够补全多分支结构的程序并运行,验证算法。
2.初步了解利用多分支结构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Python中的多分支结构语句。
2.用程序验证闰年平年的判断算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多分支结构程序的逻辑。
2.准确补全多分支结构程序。
三、教学准备
1.安装有Python环境的电脑。
2.多媒体课件,包含Python多分支结构介绍、闰年平年判断示例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闰年和平年的判断规则,并且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了判断闰年平年的算法。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如何用Python语言中的多分支结构语句来实现这个算法,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二)新课讲解
1.回顾判断闰年平年的规则
师:在开始学习Python中的多分支结构语句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判断闰年平年的规则。
闰年的判断规则有以下两条:
(1)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为闰年。
(2)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也是闰年。
例如,2000年能被400整除,所以2000年是闰年;2004年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所以2004年也是闰年;而1900年能被4整除,但也能被100整除,所以1900年不是闰年。
2.介绍Python中的多分支结构语句
师: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if-elif-else语句来实现多分支结构。这个语句的基本语法如下:
If 条件1: 执行操作1 Elif 条件2: 执行操作2 Elif 条件3: 执行操作3 ... else: 执行操作n
如果条件1成立,就执行操作1;如果条件1不成立,再判断条件2,如果条件2成立,就执行操作2;以此类推,如果所有的条件都不成立,就执行else后面的操作n。
3.用Python实现闰年平年判断算法
师:现在我们来用Python中的if-elif-else语句实现判断闰年平年的算法。
以下是一个用Python实现判断闰年平年的程序代码:
year=int(input("请输入一个年份:")) if year%4!=0: print(year,"是平年。") elif year%100!=0: print(year,"是闰年。") elif year%400!=0: print(year,"是平年。") else: print(year,"是闰年。")
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程序代码。首先,我们使用input函数接收用户输入的一个年份,并将其转换为整数类型存储在变量year中。然后,我们使用if-elif-else语句进行判断。如果year不能被4整除,就输出“是平年”;如果year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就输出“是闰年”;如果year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就输出“是平年”;如果year能被400整除,就输出“是闰年”。
4.明确判断处理的条件以及输入、输出的内容
(1)输入内容
师:这个程序的输入内容就是用户输入的一个年份。我们通过input函数接收用户输入,并使用int函数将其转换为整数类型。
(2)判断处理的条件
师:判断处理的条件有三个,分别对应if-elif-else语句中的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year%4!=0,即判断年份是否不能被4整除;第二个条件是year%100!=0,即判断年份是否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第三个条件是year%400!=0,即判断年份是否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
(3)输出内容
师:这个程序的输出内容有两种情况,要么是“是闰年”,要么是“是平年”。根据不同的判断条件,输出相应的结果。
5.分析程序的执行过程
师: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程序的执行过程,我们以一个具体的年份为例来进行分析。
假设用户输入的年份是2024。
首先,程序会执行ifyear%4!=0这个条件判断。2024能被4整除,所以这个条件不成立。
然后,程序会执行elifyear%100!=0这个条件判断。2024不能被100整除,所以这个条件成立,程序会输出“2024是闰年。”。
如果用户输入的年份是1900。
首先,程序会执行ifyear%4!=0这个条件判断。1900能被4整除,所以这个条件不成立。
然后,程序会执行elifyear%100!=0这个条件判断。1900能被100整除,所以这个条件不成立。
接着,程序会执行elifyear%400!=0这个条件判断。1900不能被400整除,所以这个条件成立,程序会输出“1900是平年。”。
(三)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1)让学生补全以下用Python实现判断闰年平年的程序代码:
year=int(input("请输入一个年份:")) if year%4!=0: print(year,"是平年。") elif year%4==0 and year%100==0andyear%400!=0: print(year,"是平年。") elif ____________________: print(year,"是闰年。") else: print(year,"是闰年。")
学生需要在第三个elif后面补全条件,使得程序能够正确判断闰年平年。正确的条件应该是year%4==0andyear%100!=0。
(2)给出一些年份,让学生用手头上的Python环境运行程序,判断这些年份是闰年还是平年,并记录结果。
例如:1998年、2000年、2012年、2100年。
学生通过运行程序,可以得出1998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2012年是闰年,2100年是平年。
2.拓展练习
(1)让学生修改上面的程序代码,使得程序能够判断一个时间段内的闰年和平年数量。
例如,程序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起始年份和结束年份,然后逐个年份进行判断,如果是闰年就进行计数。最后输出这个时间段内的闰年数量和平年数量。
以下是一个修改后的程序代码示例:
start_year=int(input("请输入起始年份:")) end_year=int(input("请输入结束年份:")) leap_year_count=0 common_year_count=0 for year in range(start_year,end_year+1): if year%4!=0: common_year_count+=1 elif year%100!=0: leap_year_count+=1 elif year%400!=0: common_year_count+=1 else: leap_year_count+=1 print("从",start_year,"年到",end_year,"年,共有",leap_year_count,"个闰年,",common_year_count,"个平年。") print(year,"是闰年。")
(2)让学生思考如果要判断一个世纪内有多少个闰年,应该如何修改程序代码?
学生可以在程序中固定起始年份为一个世纪的开始年份,结束年份为这个世纪的最后一年,然后进行闰年和平年的判断和计数。
例如:
start_year=2001 end_year=2100 leap_year_count=0 common_year_count=0 for year in range(start_year,end_year+1): if year%4!=0: common_year_count+=1 elif year%100!=0: leap_year_count+=1 elif year%400!=0: common_year_count+=1 else: leap_year_count+=1 print("从",start_year,"年到",end_year,"年,共有",leap_year_count,"个闰年,",common_year_count,"个平年。")
3.综合练习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与闰年平年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使用Python程序进行解决。
例如,一个小组设计的问题是:某公司成立于1980年,每隔四年会举办一次大型庆典活动。到2024年为止,公司一共举办了多少次庆典活动?
小组可以通过分析问题,确定需要判断从1980年到2024年之间有多少个闰年,因为每隔四年举办一次庆典活动,所以闰年的数量就是庆典活动的次数。然后使用Python程序进行计算。
以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程序代码:
start_year=1980 end_year=2024 leap_year_count=0 for year in range(start_year,end_year+1): if year%4==0and(year%100!=0oryear%400==0): leap_year_count+=1
print("从1980年到2024年,公司一共举办了",leap_year_count,"次庆典活动。")
(2)每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小组设计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进行讲解。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对展示的内容进行提问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用Python中的多分支结构语句实现闰年平年的判断算法。我们回顾了判断闰年平年的规则,介绍了Python中的if-elif-else语句,用它实现了判断算法,并明确了程序的输入、判断处理的条件和输出内容。我们还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个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2.强调重点和难点
师: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Python中的多分支结构语句,用程序验证闰年平年的判断算法。难点是理解多分支结构程序的逻辑,准确补全多分支结构程序。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多做一些练习,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中的相关题目。
2.自己设计一个与闰年平年相关的问题,并使用Python程序进行解决。
五、板书设计
1.闰年平年判断规则
2.Python多分支结构语句
3.程序输入、条件、输出
4.程序执行过程分析
六、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回顾闰年平年的判断规则,引入Python中的多分支结构语句,让学生逐步掌握用程序实现算法的方法。在新课讲解环节,详细地分析了程序的输入、判断处理的条件和输出内容,以及程序的执行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程序的逻辑。在巩固练习环节,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包括基础练习、拓展练习和综合练习,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理解多分支结构程序的逻辑时还有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另外,在小组合作练习中,有些小组的沟通和协作还不够顺畅,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小组合作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对用Python实现闰年平年判断算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