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视频记录片段》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视频记录片段》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全一册
《视频记录片段》教学设计
项目 内容
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记录美好时光》中的第 6 课。本单元主要围绕记录美好时光展开,前面的课程已经介绍了文字记录和图片记录,本课则进一步引入视频记录,让学生学会用视频的方式更生动地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2. 教材内容
(1)认识视频录制设备:介绍常见的视频录制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让学生了解不同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学习视频录制技巧:讲解视频录制的基本技巧,如稳定拍摄、合理构图、注意光线等。
(3)视频剪辑初步:简单介绍视频剪辑的概念和基本操作,如裁剪视频、添加字幕、插入音乐等。
(4)分享视频:引导学生将自己录制和剪辑好的视频分享给他人,如通过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方式。
3. 教材特点
(1)贴近生活: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记录自己身边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用性强:通过学习视频录制和剪辑,学生可以掌握一项实用的技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发挥作用。
(3)循序渐进:教材内容从认识设备到录制技巧,再到视频剪辑和分享,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视频记录的全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情况 1. 认知特点
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生动的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对视频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对于如何录制和剪辑视频还比较陌生。
2. 学习能力
三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3. 兴趣爱好
学生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喜欢通过视频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活动。他们也渴望展示自己的作品,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扬。
设计理念 1. 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2. 实践导向: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视频录制和剪辑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视频录制和剪辑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独特的视角和创意记录生活中的美好时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常见的视频录制设备,了解其特点和使用方法。
(2)掌握视频录制的基本技巧,如稳定拍摄、合理构图、注意光线等。
(3)初步学会视频剪辑的基本操作,如裁剪视频、添加字幕、插入音乐等。
(4)学会将视频分享给他人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视频录制和剪辑的方法和技巧。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引导学生用视频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掌握视频录制的基本技巧。
(2)学会视频剪辑的基本操作。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在录制视频时运用好拍摄技巧,提高视频质量。
(2)如何让学生在视频剪辑过程中发挥创意,制作出有特色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播放一段精彩的视频,如动物世界的片段或学生活动的视频,让学生欣赏。
视频内容:可以是生动有趣的动物行为,或者是学生们在校园里的快乐活动。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视频吗?视频中的画面是怎么记录下来的呢?
学生回答:喜欢。视频是用相机或手机等设备录制下来的。
3. 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视频记录片段》,用视频的方式记录我们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精彩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课
1. 认识视频录制设备
(1)教师展示不同的视频录制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并介绍它们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设备特点:手机携带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录制;平板电脑屏幕较大,方便查看录制效果;数码相机画质较好,功能更专业。
使用方法:打开设备的相机功能,切换到视频模式,调整参数后即可开始录制。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家里有哪些视频录制设备呢?你们平时用这些设备录制过视频吗?
学生回答:家里有手机、平板电脑。有时候会用手机录制视频。
(3)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对。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视频录制设备,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视频录制。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常见的视频录制设备,了解其特点和使用方法,为后续的视频录制做好准备。
2. 学习视频录制技巧
(1)教师讲解视频录制的基本技巧,如稳定拍摄、合理构图、注意光线等。
稳定拍摄:可以使用三脚架或双手持稳设备,避免画面晃动。
合理构图: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或黄金分割点上,使画面更加美观。
注意光线:选择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拍摄,避免逆光或光线过暗。
(2)教师播放一些录制效果好和不好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视频对比:一个画面稳定、构图合理、光线充足的视频片段和一个画面晃动、构图混乱、光线昏暗的视频片段。
学生分析:好的视频画面清晰、美观,不好的视频让人感觉不舒服。改进方法可以是使用三脚架、注意构图和选择合适的光线。
(3)教师提问:同学们,在录制视频时,你们还会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回答:要注意声音清晰,不要有太多杂音。要选择有趣的主题进行录制。
(4)教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录制视频时,我们要注意稳定拍摄、合理构图、注意光线,还要注意声音清晰和选择有趣的主题,这样才能录制出高质量的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和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视频录制的基本技巧,提高视频录制质量。
3. 视频剪辑初步
(1)教师介绍视频剪辑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进行视频剪辑。
概念解释:视频剪辑是将录制好的视频进行裁剪、拼接、添加特效等操作,使其更加精彩。
作用说明:可以去除视频中的多余部分,突出重点内容,增加视频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2)教师演示视频剪辑软件的基本操作,如裁剪视频、添加字幕、插入音乐等。
操作演示:打开视频剪辑软件,导入视频素材,进行裁剪、添加字幕、插入音乐等操作,最后保存输出。
(3)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视频剪辑可以给视频带来哪些变化呢?
学生回答:可以让视频更短、更精彩。可以添加自己喜欢的音乐和字幕,让视频更有个性。
(4)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对。视频剪辑可以让我们的视频更加精彩,突出重点内容,增加趣味性和艺术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对视频进行剪辑加工。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视频剪辑的概念和基本操作,为后续的视频剪辑实践打下基础。
4. 分享视频
(1)教师介绍将视频分享给他人的方法,如通过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方式。
分享方法:将剪辑好的视频保存到手机或电脑上,然后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或电子邮件发送给他人。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想把自己录制和剪辑好的视频分享给谁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想分享给爸爸妈妈,让他们看看我的作品。想分享给同学们,一起分享快乐。
(3)教师总结:同学们都很有分享精神。分享视频可以让我们的快乐加倍,也可以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我们的作品。希望大家在录制和剪辑好视频后,积极与他人分享。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将视频分享给他人,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自信心。
三、课堂实践
1. 教师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主题,如校园风景、班级活动等,用视频录制设备录制一段视频,然后进行剪辑加工,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任务要求:
(1)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运用所学的视频录制技巧,录制高质量的视频。
(3)对录制好的视频进行剪辑加工,添加字幕、音乐等元素,使其更加精彩。
(4)将剪辑好的视频分享给其他小组,互相欣赏和评价。
2. 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你们小组选择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
(2)在录制视频时,你们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3)在视频剪辑过程中,你们添加了哪些元素?为什么要添加这些元素?
(4)你们打算如何分享视频?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1. 各小组展示自己录制和剪辑好的视频,并介绍视频的主题、录制过程和剪辑思路。
展示内容:播放视频,讲解视频的主题、录制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剪辑过程中添加的元素和创意等。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
(1)小组自评:各小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介绍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小组互评: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3)教师评价:教师对各小组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同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向。
3. 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视频记录片段》,大家用视频录制设备记录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通过剪辑加工制作出了精彩的视频作品。在实践过程中,大家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了合作学习。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用视频记录美好时光,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课堂练习 1. 学生可以继续完善自己小组的视频作品,添加更多的特效和创意元素,使视频更加精彩。
2.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主题进行视频录制和剪辑,尝试不同的拍摄技巧和剪辑方法,提高自己的视频制作能力。
板书设计 《视频记录片段》
一、认识视频录制设备
1. 设备特点
2. 使用方法
二、学习视频录制技巧
1. 稳定拍摄
2. 合理构图
3. 注意光线
三、视频剪辑初步
1. 概念和作用
2. 基本操作
四、分享视频
1. 分享方法
2. 分享对象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认识视频录制设备、学习视频录制技巧、进行视频剪辑和分享,让学生掌握了用视频记录生活的方法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播放精彩视频、对比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视频录制和剪辑任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视频剪辑软件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在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部分学生的评价语言还比较单一,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也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