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制作数字小报 课时 1课时年级 三年级 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数字相册的特点、素材类型以及制作数字相册的过程。学生将学习如何选择数字相册制作软件,收集和整理素材,使用软件制作数字相册,并进行完善和发布。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和探索新事物。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和软件应用,具备一定的基础。然而,他们对于数字小报的制作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指导和实践来掌握相关技能。此时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数字小报的组成部分和制作过程需要通过直观的展示和实际操作来理解。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数字小报的组成部分,包括标题、正文、图片、装饰线条等。 掌握制作数字小报的基本步骤,包括启动文字处理软件、插入形状和文本框、插入艺术字标题、输入文字并调整格式、插入图片并调整大小和位置、完善作品等。 学会设置文本框的形状轮廓为 “无边框颜色”。 了解一些美化数字小报的方法,如选择合适的图文环绕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数字小报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规划数字小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制作数字小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教学重难点重点 难点数字小报的组成部分和制作步骤。 如何根据主题和需求规划数字小报的页面布局。 如何选择合适的素材和图文环绕方式,使数字小报美观、协调。 如何在制作数字小报的过程中体现创意和个性。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展示一些精美的纸质小报和数字小报作品,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异同。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这些小报,有什么发现吗?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例如,展示一张纸质小报,上面有精美的插图和手写的文字;再展示一张数字小报,上面有丰富的色彩和动态的效果。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如 “纸质小报是手写的,数字小报有更多的颜色和动画”“数字小报可以添加链接和音频” 等。 认真观察展示的小报作品 分享自己对纸质小报和数字小报的看法。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让学生通过比较,初步了解数字小报的特点。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讲授新课 1.了解数字小报 播放一些数字小报作品的演示视频,让学生观看。提问学生:“这些数字小报主要有哪些组成部分?需要哪些类型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数字小报的组成部分和素材类型。例如,展示一张关于动物世界的数字小报,让学生指出其中的标题、正文、图片、装饰线条等组成部分,并讨论需要哪些动物图片、相关文字介绍等素材。与学生互动,提问:“你们觉得这个数字小报的标题怎么样?为什么?”“这些图片和文字搭配得好吗?” 认真观看数字小报作品的演示视频,仔细观察数字小报的组成部分。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回答教师的提问,如 “这个标题很吸引人,能让我一下子知道小报的主题是动物世界”“这些图片和文字搭配得很好,能让我更清楚地了解动物的特点” 等。 认真听教师讲解规划数字小报2.规划数字小报 讲解规划数字小报的重要性,包括确定主题、用途和收集素材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确定数字小报的主题和用途。指导学生收集相关的图片和文字素材,并保存在计算机的合适位置。例如,给出一些主题建议,如 “我的校园生活”“我最喜欢的动物”“有趣的节日” 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提问:“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你打算收集哪些素材来展示这个主题?” 制作数字小报 演示制作数字小报的具体步骤,包括启动文字处理软件、插入形状和文本框、插入艺术字标题、输入文字并调整格式、插入图片并调整大小和位置、完善作品等。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文本框的形状轮廓设置、图文环绕方式的选择等。巡视学生的制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例如,在演示过程中,详细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文字处理软件,如何插入形状和文本框来布局小报的页面,如何插入艺术字标题使其更加醒目,如何调整文字和图片的格式使其美观协调等。提问:“你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展示和评价 的方法,理解规划的重要性。小组讨论,确定数字小报的主题和用途,并记录下来。收集相关的图片和文字素材,保存在计算机中。回答教师的提问,如 “我选择‘我的校园生活’这个主题,因为我想分享我在学校的快乐时光”“我打算收集一些校园活动的照片和同学们的故事来展示这个主题” 等。 认真观看教师的演示,学习制作数字小报的方法和步骤。小组合作,根据规划好的主题和布局,制作数字小报。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或同学请教。回答教师的提问,如 “我在插入图片时遇到了问题,不知道怎么调整图片的大小”“我通过小组讨论,找到了调整图片大小的方法” 等。 欣赏其他同学制作的数字小报作品,学习他人的优点。根据教师的点评和同学的建议,对自己的数字小报进行修改和展示一些学生制作的数字小报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例如,指出某个数字小报的优点,如主题明确、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等;同时,也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如文字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图片可以更加清晰等。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经验和体会。提问:“你觉得这个数字小报怎么样?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完善。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讨论,深入了解数字小报的组成部分和素材类型,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规划数字小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组织和准备制作数字小报所需的素材。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数字小报的制作世界,就像进行了一场有趣的冒险! 我们了解到,数字小报就像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宝库,它由许多部分组成,有吸引人的标题,有详细的正文,还有漂亮的图片、装饰的线条等等。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能够让我们的小报变得生动有趣,传达出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制作数字小报的技能,还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出更多精彩的数字小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意。 认真听教师的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意图: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总结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回顾数字小报的组成部分和制作过程,同时激发学生对制作数字小报的兴趣和热情,鼓励他们在今后继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拓展提升 提问学生:“在制作数字小报时,你选择哪种图文环绕方式?你还知道其他环绕方式吗?”介绍一些美化数字小报的方法,如选择合适的字体、颜色、背景等。鼓励学生尝试使用这些方法,进一步美化自己的数字小报。例如,展示一些不同图文环绕方式的示例,如四周型环绕、紧密型环绕、穿越型环绕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效果。介绍一些美化数字小报的技巧,如选择与主题相符的字体和颜色,使用渐变背景或添加装饰图案等。提问:“你想尝试哪种美化方法?为什么?” 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选择的图文环绕方式和对其他环绕方式的了解。学习美化数字小报的方法,尝试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回答教师的提问,如 “我想尝试使用渐变背景,因为它能让小报看起来更有层次感”“我想选择一种有趣的字体,让小报更具个性” 等。设计意图: 通过拓展与提升,让学生了解更多制作数字小报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使学生的数字小报更加美观、有创意。教学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展示纸质小报和数字小报作品,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看视频、讨论交流、实际操作等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了数字小报的组成部分和制作流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制作数字小报的基本技能。然而,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在规划数字小报时,主题不够明确,素材收集不够全面;在制作数字小报时,一些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更多的练习;在美化数字小报方面,学生的创意和个性体现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