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二单元 第6课 数据传输方式多 课型 新授课备课时间 月 日 主备人 Xinxijishu886 授课时间 月 日- 月 日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直播网络我来建》第6课,课题为《数据传输方式多》。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实例分析,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网络设备数字身份识别的基本认识。教材从IP地址的定义、作用、表示方法讲起,逐步深入到IPv4与IPv6的对比,以及我国在IPv6领域的进展,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整体上,教材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同时也考虑到了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来阐述较为抽象的网络技术,为学生掌握数字身份辨设备的相关知识提供了清晰、实用的学习路径。课标要求 对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网络设备较为熟悉,但往往缺乏对设备背后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因此,学情分析显示,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将抽象的IP地址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网络应用相结合,从而提高他们对数字身份辨设备的认识和操作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身份在网络环境中的重要性,提高对数字设备的识别能力和信息敏感度。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数字身份与设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保护数字身份,创新数字设备的使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应能够认识到网络协议是如何随着技术发展而创新的。让学生了解数字身份保护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 理解IP地址的表示方法和编码含义:这是课程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掌握IP地址的不同表示方式及其背后的编码逻辑。教学难点 IP地址编码:IP地址的编码是课程中的难点,涉及对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以及对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理解。。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指导探究,操作法学习方法 合作交流法,动手实践教学工具 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网线、无线路由器等硬件设备、教师自制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二次备课复习巩固:为了让更多人感受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校将对校园运动会、读书节等活动进行直播。直播会涉及很多设备,怎样区分网络中的这些设备呢?新课导入: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每台联网的电脑都有一个识别号也就是说IP地址。那么今天所学的内容是IP有关的数据传输方式多。新课教学: 为了加以区分,人们给网络中的设备设置了数字形式的标识,即 IP 地址。日常提及的 IP 地址,主要指 IPv4 地址。从形式上看,IP 地址常常由“.”隔开的 4 个十进制数来表示,这种表示方法被称为“点分十进制”法。IP 地址是个 32 位长的二进制数,例如:192.168.10.4 11000000101010000000101000000100依照用途,IP 地址分为公用地址和私有地址。公用地址可以在互联网中使用,由专门的机构负责统一分配;私有地址只能用于单位、家庭等组建的内部网,可以由组网人员自行分配。参照老师的提示,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使用 ipconfig 命令,查看本机的 IP 地址。与之前类似,展示一种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的方式即可,如执行菜单命令、双击配套资源中的 cmd.bat 文件等。依照用途,IP地址分为公用地址和私有地址。公用地址:在互联网中使用,由专门的机构负责统一分配。私有地址:用于单位、家庭等组建的内部网,由组网人员自行分配。活动11.使用ipconfig命令,查看本机的IP地址。本机使用的IP地址是:这个地址属于:公用地址 私有地址 2.访问IP查询网站,查看本机上网时对应的IP地址。 本机上网时对应的IP地址是:这个地址属于:公用地址 私有地址 此活动让学生观察本机私有地址和上网时对应的公用地址,这里涉及共享上网会用到的地址转换技术。6.2 IP地址的编码意义互联网是由各种网络连接而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也要有自己的标识,IP 地址中就含有这样的标识。IP 地址一般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图 6.1)学习活动2 当前,一些犯罪活动发生在网络上,警方往往通过分析数据包中IP地 址的方式,追寻犯罪嫌疑人。警方是怎么做到的呢?通过分析 IP 地址,可以找出其中的网络号,而网络号往往对 应着现实中的某个地区或机构的网络。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缩 小侦查范围。此后再根据主机号,寻找相应的上网设备就可以了。通过分析 IP 地址,可以找出其中的网络号,而网络号往往对应着现实中的某个地区或机构的网络。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缩小侦查范围。此后再根据主机号,寻找相应的上网设备就可以了。6.3 我国的IPv6建设IPv4地址最多有232 个。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IPv4地址资源已经枯竭。研究人员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第6版IP,即IPv6。IPv6地址长度有128位,从理论上讲,可以提供约 3.4×1038 个 IPv6 地址,足以给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手机、智能冰箱等提供一个 IPv6 地址。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 IPv6 试验和应用的国家,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 IPv6 网络,在技术研发、网络建设、应用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已具备大规模部署 IPv6 网络的基础和条件。教学过程 课堂练习:学习活动3 实验目的 了解IP地址实验条件 可联网的计算机实验步骤1.记录教师用机的IP地址。2.尝试把本机IP地址的最后一位改成260,观察操作结果。3.尝试把本机IP地址改成教师用机的IP地址,观察操作结果。4.使用ipconfig命令,查看本机的IPv6地址。可使用配套资源提供的《IP地址仿真实验》软件完成部分实验。课堂小结:1.IP地址可理解为网络设备的数字标识,包括网络号和主机号。 2.IPv4地址是32位的二进制数,常用“点分十进制”法表示。 3.IPv6地址是128位的二进制数,可提供更多地址资源。 4.我国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IPv6网络。作业布置:在 IPv6 建设和应用方面,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的领导者之一。请查找 IPv6 的相关资料,结合 IPv6 在某一具体领域的应用,如物联网、云计算、 5G 网络等,探讨 IPv6 的优势。板书设计 第6课 数字身份辨设备一 IP 地址二 IP地址的编码意义组长审批意见及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教学反思课后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