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生物学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二节 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比较,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2.能够举例说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问题导入 【播放视频】 地球生物多样性宣传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地球之美。 【问题】 视频中出现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你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判断的? 【思路启发】 展示石头鱼、生石花和钟乳石的图片,提问:如果你是科学家,你第一次看到它们,你怎样获得证据来判断它们是不是生物? 【过渡】 科学家对大量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进行观察和研究,从大量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中,去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才最终概括了生物的共同特征。我们应该以生物的共同特征作为标准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吧。 让学生感受地球之美,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小组合作, 主动参与 【布置学习任务】 教师利用教学互动系统向学生推送学习资料的素材包,学生学习素材资料并思考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资料一】 图片资料:洋葱根尖细胞照片(图1)、人体肌肉细胞照片(图2)、病毒结构图(图3)。 1.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动植物的结构具有什么特点? 2.图3中病毒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资料二】 动态图片资料:阳光下生长的小麦、吃草的兔子、长了青霉的橘子。 1.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植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2.动物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营养? 3.生长在腐烂橘子上的青霉如何获得营养物质? 4.以上三个例子说明了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资料三】 多媒体资料:运动员游泳的视频。 图片资料:酵母菌、面包切片和酸奶的图片。 1.在游泳的过程中,运动员为什么要经常把头露出水面? 2.植物会呼吸吗?植物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和动物一样吗? 3.用来制作面包和馒头的酵母菌也会呼吸,你知道面包和馒头中的小孔是怎么来的吗? 【资料四】 活动提示:请用手触摸桌子上含羞草的叶片。 动态图片资料:猎豹追逐羚羊的动图、向着太阳生长的向日葵。 1.用手触碰含羞草时,出现了什么现象? 2.猜想羚羊发现猎豹后的反应。 3.向日葵的生长方向和阳光有什么关系? 4.综合分析以上资料,可以得出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资料五】 图片资料:青蛙生长发育繁殖的循环示意图(从受精卵到蝌蚪再到成蛙)、种子的萌发、小鸡破壳而出、馒头长毛。 从上面的图片资料中,你发现了生物具有什么生命现象? 【资料六】 图片资料:狗的一家。 1.狗妈妈和狗宝宝都是同一品种的狗,这体现了什么现象? 2.五只小狗宝宝在体色上有所差别,这又体现了什么现象呢? 3.你能例举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遗传或变异现象吗? 【资料七】 图片资料:出汗、落叶。 人体新陈代谢,会产生很多体内不需要的废物,这些废物是通过哪些方式排出体外的?植物又是如何排出体内废物的? 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实例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中获取证据并作出判断,建构“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概念。展示交流, 得出结论 【展示交流】 每小组选择一个资料包,展示对应的学习成果和讨论结果,各组间可以互相补充和质疑。 教师对学生展示交流的结果进行补充讲解和归纳。 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及小组合作精神。归纳总结, 建构概念 【小游戏:接龙】 随机点一列学生进行接龙,每个人说出一个生物的特征。学生积极参与接龙游戏,思考并梳理生物的特征,并将生物的特征归纳整理在课堂笔记上。 引导学生建构本节课完整的知识框架。学以致用, 举一反三 【布置任务】 请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找出以下观点的证据。 1.石头鱼和生石花是生物。 2.钟乳石和仿真机器人不是生物。 呼应前面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评课本节课教师捕捉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将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引入课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带领学生一起探究、体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展开学习,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针对生物的每个具体特征,都精心选择和补充了有代表性的实例,使这节课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高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借助信息化手段使课堂更加高效,从而归纳出生物共有的特征,实现学生的思维进阶。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