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义务教育版)四年级全一册第9课二维码伴我生活学习目标激趣导入学习活动思考-讨论课堂练习课堂小结拓展与提升单元主题单元主题单元名称 课名称 核心内容第二单元 用编码描绘世界 第6课 古往今来话编码 编码表示信息的目的和作用。第7课 数据编码随处见 编码长度与信息量,唯一标识的意义,使用编码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第8课 编码管理我知道 编码在社会中的管理意义, 准确性与可读性的兼顾。第9课 二维码伴我生活 编码的容错性,编码的安全使用。第10课 数据错误及时验 数据校验的目的和意义,校验码是通过既定规则计算得来的。学习目标激趣导入二维码广泛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便利。然而,二维码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课将通过体验扫描二维码、讨论二维码的特征和使用规范,以及制作二维码等学习活动认识二维码,树立安全使用二维码的意识。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活动1:无处不在的二维码一学习活动一、无处不在的二维码1. 全班分为 5 个小组,请各小组的代表随机抽取 1 张二维码。2. 各小组使用数字设备扫描二维码,并对扫码获取的内容进行概括,完成学习任务。3. 各小组代表汇报扫码结果。学习活动一、无处不在的二维码分组 小组1 小组2 小组3 小组4 小组5二维码内容小组合作学习单思考-讨论一、无处不在的二维码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二维码在应用场景中的作用,比较该场景下使用二维码和使用其他方式表达数据的异同点,以及使用二维码的优势。学习活动活动2:探秘二维码二学习活动二、探秘二维码1. 观察生活中的二维码,大部分二维码是否有以下特征。(1)主要组成部分为颜色相异的小方块,如黑、白方块。(2)左上、右上、左下都有“回”字图形。学习活动二、探秘二维码2. 尝试扫描破损的二维码,观察是否能有效识别。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学习活动活动3:二维码的使用安全三思考-讨论二维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有些二维码也存在安全隐患。分组讨论:哪些二维码不能随便扫描?三、二维码的使用安全1、二维码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它们具备什么特点?( B )A、只能存储文本信息B、可以存储大量信息并具有较高的识别率C、使用复杂且难以复制D、仅可在特定角度被识别课堂练习单选题2、QrCode条码在遭遇轻微污损后仍能被正确读取,这是基于二维码设计的哪个特性?( C )A、高度加密性B、强大的纠错能力C、容错性(ECC)D、独特的颜色编码课堂练习单选题3、在设计携带敏感信息的QrCode时,下列哪项措施可以增强其安全性?( D )A、使用简单的图像背景B、提高打印的分辨率C、采用单一颜色打印D、添加个人签名或密码验证课堂练习单选题课堂小结拓展与提升依据不同主题情境,使用二维码生成器制作二维码。可以通过修改二维码前景色和背景色、添加个人标志和嵌入文字等操作,制作个性化的二维码。制作完成后,请扫码展示并交流心得。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9课 二维码伴我生活 教学设计课题 二维码伴我生活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认识编码的起始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信息的呈现和传递方式,合理使用编码表示信息,建立唯一标识的意识。在本模块中,编码可以理解为按照约定进行的规范性描述,实现对现实世界中的人、物等的形式化表示,实现精准的数字化管理。四年级的学生对编码有很多直观感受,知道学号、商品上的条形码、公民身份号码都属于编码的范畴,但很少有学生能将编码与其目的关联起来。本单元基于学生视角,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常见的信息科技应用场景出发,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信息多样的表示和传递方式,让学生知道可以通过数字、汉字、字母等编码表示信息,了解编码长度与所包含信息量之间的关系,认识编码的价值,知道编码的目的是作为唯一标识、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以便数字设备识别和准确管理。【内容结构】学习目标 1. 信息意识:通过典型的应用场景,体会编码中蕴含的信息,知道可以使用数字、汉字、字母等编码表示信息,且应用场景不同,编码规则也不同。2. 计算思维:结合身边的真实情境,了解条形码、二维码等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数据编码的目的,理解数据编码是保持信息社会组织与秩序的科学基础。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观察生活中真实案例,知道如何使用编码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便于数字设备进行识别和管理,了解编码长度与所包含信息量之间的关系。4. 信息社会责任:通过分析编码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认识到在学习和生活中安全使用编码的重要性,理解数据校验的目的和意义。重点 理解编码的容错性,掌握编码的安全使用。难点 理解编码的容错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 【建构】二维码广泛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便利。然而,二维码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课将通过体验扫描二维码、讨论二维码的特征和使用规范,以及制作二维码等学习活动认识二维码,树立安全使用二维码的意识。 思考、注意 引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1】一、无处不在的二维码1. 全班分为 5 个小组,请各小组的代表随机抽取 1 张二维码。2. 各小组使用数字设备扫描二维码,并对扫码获取的内容进行概括,完成学习任务。3. 各小组代表汇报扫码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二维码在应用场景中的作用,比较该场景下使用二维码和使用其他方式表达数据的异同点,以及使用二维码的优势。【学习活动2】二、探秘二维码1. 观察生活中的二维码,大部分二维码是否有以下特征。(1)主要组成部分为颜色相异的小方块,如黑、白方块。(2)左上、右上、左下都有“回”字图形。2. 尝试扫描破损的二维码,观察是否能有效识别。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学习活动3】三、二维码的使用安全二维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有些二维码也存在安全隐患。分组讨论:哪些二维码不能随便扫描? 听讲、思考、讨论 教师通过讲授课程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通过听讲和观察,学习基础知识。另外,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练习 思考并回答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实时掌握其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 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拓展与提升 【作业布置】依据不同主题情境,使用二维码生成器制作二维码。可以通过修改二维码前景色和背景色、添加个人标志和嵌入文字等操作,制作个性化的二维码。制作完成后,请扫码展示并交流心得。 接收并记录作业 让学生通过课外作业的形式复习、巩固所学内容,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9课 二维码伴我生活.doc 第9课 二维码伴我生活.pptx